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陳淑莊:體育城文化城繫於城市規劃

(轉載自《信報》2012年11月9日)

近日,欣見差點兒胎死腹中的啟德體育城有了較明確的發展方向,初步考慮採用「設計、興建及經營」模式,並擬以公私營合作的財務和融資方式,香港的體育城終於有望在2019至20年落成。那麼,香港的文化城呢?就是要等待2015年起分階段落成的西九文化區嗎?答案是:文化城就在我們身邊,但大前提是城市規劃(以及場地管理文化)。

一切由局長評估

回看體育城峰迴路轉的發展,醞釀十年,新政府上場就想打這塊地的主意,把體育城一腳由啟德踢去欣澳,「吉地」則用來起住宅,體育發展幾乎與運動員在海外得獎揚威與否掛鈎,這種「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的心態,把體育文化置於次要,終於在體育界強烈反彈後得以撥亂反正。

如今落實體育城的發展,未知是吉是凶,因為據規劃署《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下稱《準則》),九龍東(包括觀塘、黃大仙和九龍城)仍缺兩個運動場和四個室內體育館,有了啟德體育城,至少有地方可以使用,有望傳承和普及體育文化。

反觀藝術場地,《準則》內根本沒有一個按人口比例的客觀標準,只是簡單描述為:「無既定標準,按需求而定,而是否存在需求,則應由民政事務局局長作出評估及提供意見」。

好一句「由民政事務局局長作出評估及提供意見」!自從1998年納入《施政報告》的西九文娛藝術區發展納入《施政報告》內,新的藝術場地供應幾乎完全停止,近十年來新增的只有油麻地戲院和高山劇場新翼,政府慣以在地區興建綜合式用途的場地,例如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和柴灣青年廣場,以為便可滿足藝團對場地的需求。

不過,政府沒計算到,中小型藝團在同期正不斷增長,單靠綜合用途的場地實在不足夠,藝術場地應分為全港性和社區性兩種規模,試問政府自從對興建西九文化區的作過評估及提供意見外,在社區興建藝術場地做過什麼?不就是停滯不前,殘抱在十年前的視野!我認為,政府應重新釐訂《準則》,明確興建藝術場地的客觀標準,就如體育設施一樣,讓公眾知道在社區欠缺多少個藝術場地。

西九發展一波幾折,2006年推倒重來,後來預計2012年部分設施落成,但又要讓路起高鐵,至今仍是只聞樓梯響,首階段兩項設施戲曲中心和Freespace仍要多等三年,至2015年方會落成,西九這項大型的城市規劃提供了文化政策的硬件,政府別以為有了儼如文化城的西九,就如有了體育城便可普及體育,重要的是軟件的配合,我們要有全民運動的意念,一如普及文化需要文化藝術的氛圍。

小型表演場地不足

文化的氛圍可以散布在公共空間,市民及遊客可逗留及圍觀,久而久之成為人民的表演場地,甚至旅遊景點,就是善用公共空間的最佳例子,但我們的香港呢?康文署提供的公共空間讓表演者使用,只是在正式場地外圍的細小用地就視作公共空間,這個空間有限,對表演者而言只是聊勝於無,並不便利即興表演,以及流動性高的表演者。其他由發展商管理的所謂「公共空間」情況就更壞,沒有管理公司的批准,表演者休想在此類空間演出。沒有康文署的官僚文化,我們期望西九管理局可以自由地讓表演者作不同類型的表演、交流,體現文化多元,亦讓政府參考、借鏡。

本周五(9日)政府便要到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交代新一屆政府的文化工作,預先提交的文件顯示康文署「篤數式」列出十七個場地可供中小藝團演出,例如孫中山紀念館、茶具文物館和南蓮園池等,其實只是騰出場地外圍的小小公共空間,雖然此類場地能加強藝術家和藝團與社區的接觸,但始終不是正統演出場地,對小型表演場地嚴重不足,只是杯水車薪。此類場地絕不能代替正規的社區性藝術場地。

全港性的藝術場地如西九文娛藝術區,不是封閉式的、孤芳自賞的,不是少數人才可使用的場地,透過有效的規劃令這個園區帶動周邊活動,以有機地改變格局,吸引藝術團體及從業員在周邊地區生活,增加人流,好讓西九啟用後,西九連同附近社區可以普及藝術和教育藝術,市民前往欣賞文化,兼使用餐飲零售設施,以支援西九收入,得以營運下去,我們不希望再出現另一個「圓方」。

活化工廈或變劏房

透過城市規劃配合文化發展,在地少人多的香港,最地道的方法就是活化工廈,把文化氛圍滲入不同的社區內,向高空發展,令社區有更好的發展,在區內多聚集多元文化人,更新一個社區,令工廠區走向文化發展,就是善用城市規劃去推動文化規劃,社會發展趨向完善,政府應進一步放寬工廈的限制,好好活化發展。但近期我們留意到,租用工廈的文化人面臨加租與迫遷,活化了的工廈可能淪為賺錢的劏房作住宅用途,這絕非政策的原意,政府應考慮把一些較難發展的工廈地區活化,在條例、交通上作出配合,邀請藝術創者租用,發展成「有機工廈」。

沒有有效的城市規劃、沒有客觀的標準,如何告訴市民要普及文化藝術?更何況要帶動社區和香港經濟發展,成為一項創意產?我們希望西九不會淪為大白象,而是人民的藝術文化廣場,政府不要以為興建完就是西九管理局去推動普及文化,一如以為啟德體育城完工後就由營運者推動體育普及,惟有在城市規劃上滲入社區,哪怕是一條緩跑徑、一個公共空間的小平台,都會吸引市民自發使用,形成運動和文化氛圍,這些來自民間智慧的軟件,才會令硬件的落成得以成功運用,體育城、文化城根本就在你身邊。

作者為公民黨黨員

本欄逢周五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發展,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