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請你不要收起偏執:雲高爾首敗的啓示與莫耶斯的枉死

請你不要收起偏執:雲高爾首敗的啓示與莫耶斯的枉死

雲高爾首敗,雖出乎不少曼迷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無論他的戰術理念何等崇高,但落敗後他也不得不坦認,這支球隊的人腳陣容是難以實踐其意圖。從史雲斯一戰看,雲高爾環繞352陣式建軍可要踏上漫漫長路。

論個體
首先環顧這場比賽三線球員的發揮。費查位置感弱也無力控制中場的攻守節奏;史摩寧的閱讀球賽能力偏弱,以第二球失波看,別說後場指揮他連一個中堅的基本責任也丟了。再者他欠缺出球能力,只能一味橫傳下陣形無法向前壓;小豆作為一個帶波能力差的poacher,無法好好為隊友扯開活動空間;贊奴沙獨扭如此,對中路配合和小組推進意識為零,連雲高爾也為之驚呆(甚至攝進直播鏡頭裏去)。蘭尼雖然不乏一對二破關的表演,但最後因為無人接應而後勁不繼。

朗尼死抱禁區葫蘆頂的問題也依舊,一味為搶隊友的possession,使馬達受拖累。記得上半場有一幕,球隊好不容易有反擊機會,但他並沒有插入禁區,隊友眼見無人在禁區內走動,就惟有橫傳給蹲在葫蘆頂的朗尼亂射了事。

雲高爾雖然佈下三中堅陣式,但個人發揮猶如在踢費格遜往日遺下的442。以雲高爾執教拜仁的首季為例子,雖然直到歐聯擊敗祖雲達斯才上正軌,但他聯賽首場就展現兩側邊線的四人小組進攻。反觀這隊曼聯,這套雲高爾的進攻標誌蕩然無存,中路連接和配合差,最後淪為分邊和傳中收場,於是比賽中段索性轉打4411了。如果以上季曼聯球迷批評莫耶斯的尺度來看,也是否應拿雲高爾出來批鬥一番?

論整體
曼聯今仗的問題可以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 三中堅出球能力不足(詳見前文談史摩寧);
- 靴利拿被夾擊下,費查跑動不足,以致後衛到中場的傳送選擇不足,只能靠邊線推進;
- 邊線只有一翼衛,推進效果不佳,最多就是造犯規;
- 前場沒有支點,有過頭長傳也無人執行。

以上的問題在當前傷員復出後會解決不少。但曼聯對三後衛的演繹,問題開始在實戰浮現。

史雲斯今場擺下4231,三條防線距離緊密,並利用曼聯兩翼太靠上的特點,中路一斷球直接就是4打3的困局,一擊便即致命。不過整場而言史雲斯並不太依靠邊路做文章,兩閘壓得不靠前,曼聯兩條邊壓力其實不大。

曼聯的病根在於中路。三位中堅之間距離平均23米,於是兩位中場中:費查和靴利拿因為回撤太深填坑而被防守累死。回撤太深又同時拖累了由守轉攻,結果被對手來得及回防。

這個問題一直延伸至下半場。第二個失球實則是後防稚嫩至極的表現:楊格冒頂,史摩寧只顧向球證一味抱怨不止,Blackett沒有保護他身後或者試圖干擾對方的死球。以上前提下,費蘭尼顧此失彼,也談不上要負甚麼責任了。

雲高爾堅持打三後衛,要害就是已方的大禁區角兩側至葫蘆頂旁邊一帶的空檔(英文世界稱之曰"Half-Spaces"),這場比賽史雲斯的入球就是掌握住曼聯這條痛處而來。要打三後衛,必須要一側翼衛回防,三人整體横移變成4人防線,另一側翼衛留在前場等反擊,把突兀的3-5後衛轉換成平和的3-4-5後衛轉換才能解决,否則就是已方防守人數經常短缺。如有留意干迪的祖雲達斯,其後防運轉原理便即如此。 ——咦,这不就是莫耶斯着力灌輸的東西嗎?

論轉會市場作為
雲高爾面對的問題和莫耶斯是相同的,偏偏前者比後者好運,因為最讓人困惱的大老們相繼離開,場內表現至少未被更衣室拖後腿(長遠如何難料)。但事實證明,以一干腦筋不靈的英人後衛演繹三中堅陣式是不可能解決燃眉之急。羅祖也好,比納迪亞也好,都不合符這道防線所需:閱讀比賽能力高,貼防和纏鬥性也要強。除了希臘的馬諾拉斯,環顧歐陸這類即戰力也買少見少。當然,曼聯能否爭得過阿仙奴和祖雲達斯,就只有天曉得。

另一個痛症是欠缺前場的壓制點,能單人爆破對方防守空間的強者(猶如洛賓之如荷蘭)。當下小豆無法為隊友扯開空間,就只有等待韋碧克的復出方可直接替代之。但是小豆時日無多,而韋碧克長期傷患在身,能撐得起單線作戰也算勉強,從戰術價值看似乎只有卡雲尼才是最可靠的良藥。但曼聯即使買得起,對方會否捨下歐聯席位紓尊降貴是另一回事。

雲高爾的問題,不是莫耶斯的遺產,是費格遜見招拆招的成功所換來的代價,一家班霸近三四季未能徹底換血、提升中軸線戰力,豈不咄咄怪事?雲高爾要把球隊帶進前四,務必先把後防整頓,才能固本培源。

展望
雲高爾,請你把352貫徹下去。看看你的前任,不只死在更衣室曄變、一群只懂懷緬過去的勝利球迷和眼裏只有股價的管理層,還在於未能把一些合適的戰術套路堅持到底,最後為這幫球員的踢球習慣妥協。

世界杯所見的你稜角稍稍減了,也許這十年的磨鍊讓你學會融通萬物。但既然莫耶斯的心血白白付諸東流,請你也不要收起偏執,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