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摩連奴如何突破瓶頸

摩連奴如何突破瓶頸

三連敗並不是判定摩連奴執教能力的標準,或許他在以下三點想通了,情勢會有變化。

一、白蘭特和中堅組合的問題:白蘭特的一對一防守的確差勁,但無可否認,他是曼聯後場少有的出球點。目前曼聯沒有前場壓迫(受限於伊巴謙莫域、朗尼的缺陷),一旦反過來被對手緊迫的時候更倚賴後場的出球能力發動進攻。但是,曼聯的build-up play的確很慢很慢,原因是沒有白蘭特的長傳加快進攻節奏。因此,摩連奴或許要考慮長遠會否指派白蘭特復任正選。史摩寧和拜利在踢法和功能上有重疊之處,以他們其中一位搭配白蘭特是比較合理的做法。

另一方面,史摩寧有身體質素在防守技術和判斷上仍不免粗糙。面對屈福特的恩哈奴背身和艾拉巴治的斜插,史摩寧都拙於應付,防守動作既不乾淨,反應也不夠快。如果要跟白蘭特和拜利爭正選,史摩寧未必有優勢。

二、普巴的隱形和中場覆蓋:相比所謂「心態」或身價壓力的問題,這一環節很影響普巴的發揮。如要發揮普巴的威力,要不改踢4-3-3,要不改用舒拉達連,目的離不開減少普巴墮後的頻率。摩連奴既要遷就朗尼的位置,又要強調中後場的密度,所以選擇擺出4-2-3-1,並以費蘭尼和普巴擔任中場。但是,法國在歐洲國家杯的失敗經驗表明,這陣式不能有效發揮普巴的威力。

況且,費蘭尼的身體優勢不小(有身高,擅長以胸停球、護球),但覆蓋範圍不大,使普巴經常要墮後,不能表現他的技術優勢。在曼城一仗的下半場,摩連奴把陣式切換成4-3-3,讓普巴、馬素爾和梳爾組成一個小組,另一邊廂以朗尼、靴利拉和華倫西亞組成另一個小組,似乎是打破僵局的一個修正方法。普巴需要添上一位中場的銜接點,減輕他墮後的壓力,才可以改善表現。或許摩連奴可以折衷一下,選派覆蓋面更廣的舒拉達連代替費蘭尼擔任正選。

三、曼聯的前場壓迫和無球跑動:普巴、伊巴謙莫域的個人質素固然強,但是要同時派上兩人的話隊友的無球跑動開銷很大,再加上一個朗尼的話就更加難以想像了。而且,曼聯對於對方中後場的壓迫、撋截都稱得上貧乏,使屈福特輕易找到空檔,以兩三腳球餵給前面一雙箭頭,這為後防帶來極大的壓力。未來一兩個月摩連奴如何找到解決的方法,也是值得注視的地方。

更值得擔憂的是,摩連奴在臨場調動方面顯得比過往慢,或許他需要慢慢積累一些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