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九龍公園已有「地下空間」二戰防空洞 不須再挖

九龍公園已有「地下空間」二戰防空洞 不須再挖

原題為《就有關九龍公園地下空間提第二期諮詢之我見》。

九龍公園地下空間發展的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將在8月21日完結,作為一直關心尖沙咀發展的人士,筆者對有關之發展有以下的意見:

九龍公園前身及背景

九龍公園的前身是威菲路軍營,威菲路軍營建於1890年代,至1910年已有多達85座軍營建築物在內,是香港在英治時期的重要防禦工事,而在1941年日治時期,相信曾被日軍用作拘留營。

1967年,軍營交由當時的市政局作康樂用途,其後經歷兩次改建,分別為1970年(第一次)及1989年(第二次)並維持至今。當中前威菲路軍營第S4座、第S58座、第S61座及第S62座及示九龍西二號炮台均被列為一級古蹟,而同時1941年英軍在軍營地底開挖的防空洞隧道也被保留但未有評級及未有開放,根據資料,已知的防空洞包括位於前威菲路軍營下K2,全部四個入口皆位於柯士甸道。該隧道至一九七零年代才由英軍交由政府管理,另K2A位於前威菲路軍營下,這個防空隧道和柯士甸道防空隧道互相貫通。共有四個入口,現存的三個入口分別位於廣東道近中港城(編號K13)及廣東道遊樂場內(編號K4),皆仍然可以辨別,九龍公園內多處亦設有通風口。

69455107_2335436356570272_6401742273305903104_n
位於柯士甸道的K2防空洞入口

現況

九龍公園現時是全九龍第二大(以佔地計)的公園,是九龍區重要的 「 市肺」,而由於佔地較大,對於附近東西向車輛造成了阻礙,加上高鐵站及西九龍文化區相繼落成,公園北面一段柯士甸道在無法擴闊的前題下,只能維持每邊2線來回(路口前會較闊),日間大部份時間至深夜也經常長時間擠塞,而公園南邊的海防道本身也被於1970年代建成的九龍公園徑天橋所覆蓋,並把威菲路軍營一分為二,而海防道九龍公園中段入口,也因為比較斜而不太方便進出。

至於公園東邊的一段彌敦道,在1986年改建落成並定名為栢麗購物大道,但當年未有無障礙概念,所以大部份進入公園範圍的均以梯級為主。西邊的廣東道及九龍公園徑,本身只有接駁中港城的天橋,但住宅區如港景峰卻無法直接進入九龍公園,除了往廣東道的一後小徑。

政府建議的問題

政府希望發展地下空間以增加可用土地,九龍公園成為了其中一個優先研究之列,並希望將之發展為餐飲、商店、公共空間甚至停車場等。到底是否真的是當區以至全港市民之福?

交通問題

首先,更多的商店、更多的食肆,不是帶來更多的人流嗎?在海防道再加停車場設施,只會為附近路面帶來更多的車流,而且不要忘記海防道是單程路,也只有廣東道一個入口,大部車都是要到彌敦道左轉或堪富利士道直去,加劇尖沙咀東內街塞車的問題。而公共交通極為方便的尖沙咀地區,不是應鼓勵大眾多加以利用集體運輸,盡量減少開私家車前往?再加上,區內的西九文化區將帶來更多的停車位,是否有必要在此大量增加停車位置?

保育角度

建議中海防道地下隧道,掘地的位置,正正就是在S4及S58兩座歷史建築旁, 同時S61及S62旁也會加設廣東道的出口,而我擔心有關工程影響到有關古跡的樓宇結構,畢竟他們已有超過一百年歷史!

另方面,建議中的柯士甸道隧道入口正正就是在原防空洞K2入口所在位置,一但落實計劃,無可避免破壞整個防空隧道的完整性並且做成不可挽回的破壞,是對九龍公園的戰時歷史肌理的嚴重破壞!之前在發展前水警總部(1881)時已有破壞地底地下坑道的案例!

68752046_510603706410098_6778505939906461696_n
柯士甸道原防空洞K2入口,對上就是足球場

動物權益

工程對園內動物包括雀鳥、魚類以及野生動物(如於園內棲息的貓隻)等的生活有何影響,特別是空氣及噪音等問題,對動物來說是十分敏感。在未有詳細合適的補償及/或遷移計劃前,有需要考慮是否合適。

68741826_381087605936970_5688916442498465792_n
鳥湖

68573363_340911200123655_461550504321744896_n
九龍公園內有很多貓咪居住,筆者1小時內遇上了3隻

工程需時經年,空污噪音可持續

建議中工程施工期最少要3-4年,長則6-7年,對已經飽受附近多項大型工程(包括之前的高鐵及現時的西九文化區項目)影響的當區居民(如港景峰),工程會是「 可持續滋擾」 ,空氣及嘈音也會是大問題,更不要說長時間失去休憩空間。

長遠營運及環境問題

就當有關的地下空間發展可行,但因為在地下發展,必須提供抽氣(通風)、照明、冷氣等設施,而有關之能源耗用如何?比一般同樣大小地面空間多用多少能源?

另方面,通風口的設置也影響到附近居民及市民享用公園設施 – 「 我是來吸新鮮空氣不是來吸二手廢氣」,而文件也未有交待出風口的建議位置、方向、噪音、風向等資料。

為拆卸官涌市政大廈鋪路?

根據傳媒報導,食環署多次對官涌市政大廈內街市商販發警告信,有意無意進行迫遷,原因之一或因該市政大廈位置優越,極具重建潛力,一但拆卸賣地,將為庫房帶來數以億計收入!要拆卸市政大廈,除了需要安置街市,更需要安置大樓5至6樓的室內運動場,九龍公園地下空間發展,將會是提供改變官涌市政大廈土地用途的良好理由!類似的例子,就有改建香港大球場加設跑道,以為清拆灣仔運動場這學界鬥獸場鋪路!

結論

在未有解答以上問題、未有進行全面的環境評估、交通評估、文物評估的情況下,在九龍公園地底發展地下空間,不見得有甚麼值得支持,而事實上,改善及加強維修九龍公園現有的設施、改善無障礙通道(如栢麗大道一邊的百步梯加設升降機)、改善各出入口防跣設計,已可大大增加行人的接連性(Connectivity)及可達性(Accessibility),不一定要發展地下空間才能改善,而且成本一定比發展九龍公園地下空間合乎成本效益,另方面,復修及開放九龍公園戰時的防空洞作旅遊項目,讓遊客認識二戰時的香港歷史,本身已很有吸引力,南韓非武裝地帶(DMZ)的第三地道、中華民國金門縣金城鎮民防坑道就是很好的例子。

69135634_484812225427807_7926228326471958528_n

69101295_345566866329247_7787706676169146368_n

69040240_652486815263463_3024077758624956416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