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社區設計角度看黃色經濟圈

從社區設計角度看黃色經濟圈

已經有無數黃色經濟圈的評論,先定義一下我的理解:一)「黃色」(對某些人而言)是帶有額外效益的消費符號,正如食店以「有機」、「綠色」等符號招徠支持其價值觀(例如茹素)的顧客一樣,是消費者的自願行為。二) 要在完全自願的情況下促成集體行為,並且只光顧帶有某種價值觀的商店,那必然這些消費者重視某特定價值觀更重於該商品的實際質素,亦即進行「黃色消費」帶來的效益,足以抵銷識別何謂「黃色店舖」所帶來的交易成本。

在一個自由經濟體系的社會,我們可以提倡「黃色經濟圈」,自然也可以有「藍色經濟圈」、「綠色經濟圈」、甚至是「紅色經濟圈」,其實根本不值得某些論者大驚小怪,聲言會撕裂香港,甚至有主事商經的官員回應為「畫地為牢」云云。我有興趣探討的,是什麼樣的社區設計,才有機會令「黃色經濟圈」(或者藍綠紅,不贅)這個餅可以越做越大。

一)黃色經濟圈必須減低顧客的交易成本

以「美心」這個集團為例,旗下的食肆及特許經營的店舖五花八門,單在維基百科有列明的就有接近90個。如果市民不攪「顏色經濟圈」,決定普通人是否進入某舖頭進膳的,主要是價格和口味,還有就是舖頭位置是否方便。現在要消費者以店舖的「顏色」來決定是否消費,首要解決的就是經濟學中最基本的問題:如何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Google map標示黃藍店是基本步,但還是有點麻煩;在店外貼連儂牆可能更直接,但要深黃店才可能會主動去做;群組「香城Online黃色經濟圈」有25萬位成員,呼籲黃店加入「米豬連」標誌及發行「小黃人購物卷」,已經有認證機構的雛型。


圖:貼有「香港人『米豬連』小店」的店舖,攝於西環

人類的懶惰其實遠超乎你我想像,唯一可以克服人類懶惰天性的,是運用習慣的力量,讓價值先行的消費行為成為習慣。最值得參考的,是一眾開發online game的遊戲商。先以免費遊戲作招徠,然後設計一些check point(例如每日簽到、某時間有特殊道具領取之類),讓玩家形成定期上線的習慣,再以社群的力量(例如設立軍團、軍團互相競爭一統天下之類)令玩家產生共同體的情感,出於不令團體失望及慣性的力量,遊戲商不怕你不課金。

同樣的原理應用於黃色經濟圈設計,就是有什麼日常生活可見可感的小道具及社區設計,可以讓參與的人產生習慣?例如現有平台可以收集顧客打卡check-in的相,以程式獲取相片的GPS location,自動顯示在Open Street Map供社區共同協作。又或者定期舉辦地區的黃色墟市,讓地區人士更加容易識辨及交流,建立社群。

其實精於營商之道的香港人,怎會不嗅到這難得的商機?市面上至少有「WhatsGap」及「和你Eat」兩大APPS可以幫讀者即時在街上定位附近的黃藍店資料,完全可以適合兩邊的陣營各取所需。下筆之際(12月19日),「和你Eat」便佔據Apps Store Food & Drink Top Charts的第一位,打敗其他著名公司,例如Foodpanda、Deliveroo及Openrice。

再一次強調,這些所有可降低交易成本的社區設計原理,不但適用於黃色經濟圈,也適用於藍綠紅色經濟圈(或者其實已經在每天實行中)。

二) 黃色經濟圈必須建立去中心化的交易媒介

因為要降低認證的交易成本,所以需要一個認證機構或群體,但又不想出現大台,要如何才可以解決這個矛盾?

答案是社區貨幣,或者是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

說到底,建立黃色經濟圈的最大理由,就是想建立本土及社區經濟。社區不需要是單純地域意義上的社區,而可以是共同體意義上的社區,只需社群共同信守某一特定價值觀(例如自由)及情感(例如反警暴),是可以跨地域、甚至是跨國界。

社區貨幣在香港存在已久,最大問題在於流通量。為什麼要放棄世界通用的紙幣,而使用只局限於某一群體才流通的貨幣?這就回到第一點:我們需要一個可以讓我們形成習慣的設計,或Nudging(請參考本欄「推動政策創新的社區設計」)。

例如,我們在Facebook看到一篇文寫得很好,或者在Instagram看到一幅好攝影,然後你給了一個like。這個like無法把你給予的贊賞直接化為作者的收入,因此獲益的,是壟斷這個平台的Facebook,而不是作者。同樣道理,即使你經常去黃店,但獲益的,是壟斷香港土地的港資中資集團,或食利者。

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對於一些沒有銀行帳戶的窮人來說(全球有25億人沒有銀行帳戶),尤其是中東婦女們,(大家可以搜尋Women Annex理解阿富汗少女如何以比特幣出稿費),是建立社區經濟不可或缺的基石。當然,以香港虛擬貨幣的發展程度,我們還是比較難以了解美國人是如何用Bitcoin買pizza,但我們還是可以一步步的,建立一個更基進民主的交易媒介。

香港有這樣的媒介嗎?Likecoin是不錯的嘗試,雖然日常使用往往局限於幾個社交媒體平台及一班blogger圈子,但整個使用者體驗的設計及社區營造已經有一定程度的基礎,只要能夠吸引更多的人使用作為交易媒介,就更能幫助大家脫離壟斷者的控制。對於有志推動黃色經濟圈的人,與其花時間辯論黃藍之別,不妨多想如何利用社區設計把獎勵黃店的行為制度化,就像Likecoin可以用自己手上的like去鼓勵內容製作(content creation),而不鼓勵製作跟隨社交媒體運算法的內容一樣。

原載於《信報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