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疫情下的農夫

疫情下的農夫

疫情下,多了人關注食物生產及糧食供應問題,微觀、宏觀的分析都有。不過,如果未能理順當中連結關係,容易出現誤解甚至偏見。

舉個例子,有人說疫情下多了人訂本地有機菜,農夫生意因此好了;但也有人說,現時大多數農墟都暫停運作,農夫收入下降了。究竟那個才對?

兩個陳述其實都沒錯,只不過並非事實全部。疫情對市民的買菜模式,有相當大影響,但非純屬正面或反向。有些中產家庭,為了減少外出或不想去濕街市,傾向訂購有機菜。所以,有做直銷、具送菜服務的農場,生意的確好了,情形就如食肆外賣。

不過,對於依賴農墟收入的農戶來說,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此外,有些農場本身也兼營導賞、休閑項目,不難估計,近來這類型活動,許多都已經取消。

現今的香港農業,規模雖不及七、八十年代,但農場的多元及複雜性,卻遠遠過之,很難將一、兩個簡單因果關係,套用在大多數農場身上。

你或會問,轉型不就可以了嗎?要明白農場模式不是話改就改,對一些老農來說,轉身尤其不易。將責任都推都農夫身上,未免過於殘忍。

如果將食物鏈問題放到國際層面,影響就更大。現時許多國家的農業生產模式,都是跨區甚至跨國的,例如農場本身平日以較少人手管理,但到收成階段、需要人手密集時,就聘請薪酬較低的外勞(甚至黑工)來執行某些低技術工序。

這些運作模式,在正常日子不會出亂子,但遇着封關、封城的突發事情,就隨時會「斷纜」。今年農曆新年期間,國內也曾出現工人未能及時回蔬菜生產基地的事件。

有人因此提出「近家種植」構思。糧食生產在生活居所附近,才是最安全的。這其實也不是甚麼新概念,自古以來農村一向都是居耕合一的;到了近世代出現工業化、全球化,才離開了原軌道。

扯得有點遠了,回說本地。現時特區政府的援助方案,也有包括農業。數目雖然不多,但總算沒遺忘農夫。業界對此當然會有意見,批評或支持都好,這裡不作細談了。

罵也好,讚也好,回應之後,一齊回到自己工作崗位,共同努力面對難關。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