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宗教對話與交流

宗教對話與交流

2003年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為慶祝成立三十周年,於香港公園建立石頭刻記,榮幸邀請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揮毫「和衷共濟、存異求同」

作者: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李鈞杰博士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人,錫克教徒1萬人。從中可以反映香港在七百多萬人口中呈現宗教信仰版圖是多姿多采,稱得上東西方文化的熔爐。這一集旨在說明佛教、道教、孔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等主要六大宗教組成的六宗教領袖座談會的背景及宗旨,事實上香港發生不同教派嚴重衝突是絶無僅有,宗教和睦共處在全球芸芸眾多城市中堪稱模範。

香港在地理位置上是處身於中國的南大門,屬於中國大陸的腹地。同時也是銜接中國大陸走向全世界的樞紐,亦是通向亞洲及世界各地的中介,在經濟上扮演轉口港以及貿易中心,一直是中國吸收新知識、引入新事物和新思潮的地方,也是中國走向西方和世界的窗戶,是一個中西文化薈萃、傳統與現代並融之所。香港開埠之初,西方商人、公務人員來港發展,隨著而來不同宗教傳教人士視香港作為傳播中國的宗教跳板,以及在香港植根拓展教務;另者,以信奉中國傳統的儒、佛、道的華南中國和珠三角華人來港謀生,僧侶、道侶以及民間信仰傳播者隨著移民來港建寺立廟或興建靜室、茅廬,因應港英政府奉行保守的文化政策及積極不干預的宗教政策,延續及傳承各宗教的祭祀和禮儀,以及自身發展的社會福利服務或慈善事業。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成立背景及宗旨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於1978年6月16日成立,包括香港佛教聯合會、天主教香港教區、香港孔教學院、中華回教博愛社、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和香港道教聯合會。這個組織成立之前,已醞釀一定的氛圍和契機。在1972年至1976年達四年之久,香港上述團體的宗教領袖已開始接觸和交往,大家同意安排一次聯誼聚會,藉此增進認識和溝通。期後,領袖們願意展開宗教領袖之間的高層次對話,並且就共同關心的社會議題如傳媒的道德水準下降、教育制度忽視青年德育等發表聯合公函,籍此發揮宗教界的力量,呼籲社會不同持分者關注社會議題。同時,它也定期舉辦宗教思想交談會,旨在六宗教教友善信提供更廣泛的宗教知識,藉此增加彼此之間的教義、理論、儀式以及文化等範疇,為宗教共融和平做了積極的貢獻。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秘書處開會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秘書處開會

回顧香港六宗教領袖談會於過去42年舉辦不少有意思的活動,如向政府反映社會議題,包括加強品德教育、關注賭波規範化、傳媒社會良知、加強監管網吧等,以及促進世界和平、關注環保以及促進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文化等。宗教在現代社會的公共領域針對社會不良風氣和存在流弊,持續扮演監察者、良知者以及反省者的角色,對社會移風易俗帶起催化的作用。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的宗旨是「和衷共濟、存異求同」,眾周所知,宗教對話是當代宗教研究的重要議題,宗教現象學和宗教哲學家均致力在理論及方法論上探討對話的可行性。真正的宗教對話,令許多宗教群體在全球多元主義的境況中重新修訂其對本身傳統的理解。在宗教對話過程中,縱使對人類整存價值和模式產生新的理解,並不意味著原先的宗教世界觀被另一個外來的宗教世界觀取代。宗教對話的目的不應是非此則彼的選擇,而是令一個宗教信仰著成為一個更具備本土文化視野的宗教信仰者。因此,宗教思想交談會圍繞人類關心的課題,以不同宗教的角度剖析及切入,從而達致上提的宗教對話意義和目標。

本集嘉賓陳劍光牧師(中間)和陳根成先生(左二)
本集嘉賓陳劍光牧師(中間)和陳根成先生(左二)

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服務」節目《喜閱香港2:香港宗教萬花筒》邀請不同宗教人士,帶領大眾認識各種宗教及相關文化。以理性角度剖析香港宗教多面性,讓聽眾理解香港不同宗教的內涵,共建和諧的宗教文化。節目逢星期三晚上8時至9時在港台普通話台(AM 621/FM 100.9跑馬地、銅鑼灣、灣仔、屯門北/FM 103.3將軍澳、天水圍)播出,節目重溫請瀏覽cibs.rth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