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Made in HK. Grown in HK.

Made in HK. Grown in HK.

中美鬧一鬧,「香港製造」這老字號又多人討論了。

它的意義其實一直在演變。六、七十年代香港靠製造業起家,「Made in HK」比「Made in China」更早打入世界市場。八、九十年代港商紛紛在內地設廠,港產製品便一落千丈。

有趣的是,雖然港產規模已無復當年,但「香港製造」並沒完全死去,更開始由「描述」進化成為「品牌」。香港始終有人材、制度上優勢,能發展出一些具本土特色產品。其實,香港在典章制度上的優勢,較諸貨物更為明顯,畢竟國際社會對香港的信心,比國內高出許多。

農業界上,本地也有認識機構打着香港旗號,但服務對象大多是內地或台灣農產品……也是收取Made in HK的紅利吧。

如果說基本法是一國兩制的政治依本,那麼Made in HK與 Made in China的分別,就是商業生產上的一國兩制。唇亡齒寒,這一年來特區政府蠻衝亂撞,一國兩制都差不多報銷了,Made in HK又怎能獨存? 見到特區政府嚴厲譴責美國政府,始作俑者反過來罵人,真是胡鬧。

商界也要看清楚點,國安法是否真的令香港社會「長治久安」﹖讓基本法「行穩致遠」﹖

我們攪農業的,不能make in HK,只能grow in HK。不過,種植很難完全本地化,現時農夫使用的肥料,無論有機與否,大多屬進口;此外還有種苗、農藥等各項材料。最本地化的農用耗材,應該要算牛潭尾的馬糞堆肥。

少部份農夫會嘗試避免使用進口肥料,儘量採用綠肥、自製魚肥、草木灰等,實在其志可嘉。

種植週期的比例,也是計算grow in HK成份的重要指標。由種子開始在本地種植,本土含量自然最高;如果短週期作物使用種苗(如士多啤梨),本土成份便相應低一些。較特別的是養菇,前期準備工夫較種植周期為多,計算方法又與種菜不同。

最極端的,是將一個已經打果的菠蘿盆栽,放入田中,再給人採摘。這就難免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