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船和人:大澳造船者的故事

船和人:大澳造船者的故事

文:馮小燕
圖:Fonnie、黃書朗

大澳曾經漁船處處,亦曾有十多間船廠。隨著漁業式微,現在,大澳只剩下一間「大澳三利船廠」。船廠由周錦棠和他的兄長共同經營,船廠由兩間玻璃纖維屋和幾塊大簷蓬組成,入口處沒有顯眼的招牌,只有各種機械放滿門前,而裡面,是逢一至六仍在船廠造船的周錦棠。一輩子,周錦棠只專心鑽研一種手藝:造船,他和船廠隨年月一起老去。

doc01195220201130130029

大澳僅存的三利船廠

周錦棠的造船手藝承襲自他的父親周煜。六十年前,周煜在大澳開設三利船廠,聘用了十多個工人,周錦棠十來歲開始要到船廠工作,當時,船廠的主要工作是維修木船,如升起船隻以修補船底和剷走蠔殼。每次颱風吹襲,都是難忘經歷,他最怕水浸,因為船廠的工具、船模、油漆、玻璃纖維等等都是浮水或不能濕水的,「上次,山竹(吹襲令)水浸到90九十厘米,好似搏鬥咁,見到嗰樣浮走,就要儘快執返……」

自八十年代,大澳漁業式微,因木船被淘汰,很多船廠面臨結業,周錦棠為了求變,把「玻璃纖維獨木舟」的技術引入三利,製造較小型的玻璃纖維釣魚船和快艇,一艘船往往可用五十年。周錦棠說:「我哋嘅船好多地方都有,例如西貢、白沙灣、將軍澳、銅鑼灣、筲箕灣、長洲、南丫島、香港仔嗰啲地方,都有我哋啲產品。有時經過,見到我自己啲產品,都有啲滿足感。咦,呢隻船係我造㗎喎!」

20201018_142816

備戰奧運還是繼承船廠?

以船為業,興趣也離不開船。大澳男人都是龍舟能手,周錦棠也不例外,他在1980八十年代初更是香港獨木舟代表隊的成員,曾隨隊到北歐參加世界獨木舟錦標比賽。當年,有位獨木舟好手陳平有,這人來到大澳做工程,每天傍晚都會練習獨木舟,遇上練習龍舟的大澳青年,陳平有邀請他們玩獨木舟,周錦棠至今仍回味著:「一班人玩,好開心!」

這群大澳青年代表海豚獨木舟會出賽,參與了半環島、西貢、城門河等長短程比賽,贏了很多本地比賽。周錦棠擅長獨木舟,比賽的個人分數紀錄都很好,獲總會招攬加入香港隊。當時,總會正挑選合適的選手參與1984年奧運,然而周錦棠須在大澳船廠工作,無法負擔來回大澳至沙田受訓的六小時交通,他選擇了留在船廠。

記者問:「如果回到三十年前,有機會畀你參加奧運,你會唔會參加?」他停了下來,像思考一條很重要的問題似的,「如果啊?咁如果,你要考慮好多嘢……如果無嘢做,我都會㗎!都會㗎!」

小題:大澳青年 齊齊造船

他其實沒有後悔當年的決定,反正已見識過世界獨木舟錦標比賽。直至1990九十年代,當時一起玩獨木舟的一群大澳青年,因為外出工作或組織家庭,參賽次數漸少。他慢慢習慣在船廠下班後,一個人玩獨木舟。從參加比賽變成最純粹的興趣,他更自在。

沒料,今天的大澳青年,竟會對他的個人興趣與造船手藝俱感興趣,大澳青年向他學師,自己獨木舟自己造。事情源於他的兒子周進在大澳足球隊認識了黃書朗,黃書朗在大澳居住數年,因不同的社會參與和工作而認識了大澳的不同社群。周進有次提及父親是獨木舟好手,懂得自己製造獨木舟,且保留了那隻四十多年前的獨木舟模,形號為Tiger,又稱肥婆艇。黃書朗對手造獨木舟很好奇,希望有機會學習。

IMG-20201204-WA0012_B

今年夏天,周進跟周錦棠說:「不如造隻獨木舟玩下?」周錦棠便在星期日這船廠惟唯一休息日,與兒子和黃書朗一起製作一艘屬於周進的獨木舟。周進也曾在船廠工作一年,雖然已有造船經驗,但這次製作獨木舟,卻有一份奇妙的成功感,「自己整獨木舟,自己扒,唔係賣畀人,唔係做生意,佢係我女朋友!」他所說的「女朋友」的意思是要好好保護這隻獨木舟。

以後,周進放假,常常相約黃書朗和父親一起玩獨木舟、看日落。

黃書朗是「大嶼文化工作室」的創辦人之一,後來,工作室舉辦了兩次「獨木舟工作坊」,邀請周錦棠和周進為義務導師。黃書朗希望參加者感受到製作獨木舟的快樂,並記得大澳的獨木舟、周錦棠、三利和海洋,「都市好多嘢都會好快消失,我唔想香港消失!所以對人或社區好嘅事,我都希望去做,去保留。船廠嘅工藝就係其中一樣想保留嘅嘢!」

doc011953202011301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