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分幫派、有丁權、等運到……殺校前,南約區中學老師如何教?

分幫派、有丁權、等運到……殺校前,南約區中學老師如何教?

新界鄉議局南約區中學這所座落於大嶼山,又是鄉紳居民籌辦的學校,趣聞很多。筆者上月撰寫〈梅窩的空置校信,復校還是建公屋?〉一文,訪問了曾在該中學教書的梁景輝及陳祿開老師訪談,聽說了很多師生趣聞及學校興衰故事,因此筆錄下來,希望給舊生重溫往事,也令大家更了解這座「神秘」的學校。

sir x 2

問=余桐 陳=陳祿開 梁=梁景輝

問:你哋一開頭係點嚟南約中學教書㗎?

陳:我1988年開始教書,主要教附加數學。當時喺市區住,都唔知有呢間中臬學。第一次嚟到南約,覺得好靚、好peaceful(平靜)。舊時喺bBand 1學校教書,唔洗點教,啲學生都識㗎啦。但嚟到南約先發現應該點教書,要重新學教書。

梁:我1987年入南約教書,中間走過,所以總年期無冇陳老師咁多。開始時教科學,後嚟進修完就教經濟。初初嚟,有千幾個學生咁多,係因為要吸納整個離島區既嘅學生。

問: 你哋對南約學生嘅印象係點?

梁:南約學生同出面(島外)學生比嘅話,係比較單純啲,同講義氣多啲。老師對學生好啲,佢哋就會對你好。

陳:呢度啲細路係喺幼稚園已經識,一齊升到小學同中學。佢哋感情好好,彼此之間嘅義氣好強。

梁:其實學生自己都分幫派㗎,東涌幫,梅窩幫,坪洲幫,長洲幫。嗰陣時其中一個工作係防止幫派衝突,因為佢地鄉民意識好強,會打架交。

問:鄉民意識即係點?

梁: :嗰時嚴格嚟講,嗰啲山頭主義都會有個細嘅地區。但都係嚟梅窩讀書,例如大澳、長沙、貝澳、水口、塘福等,好多區都會嚟南約讀。唔同派別之間都會盡可能避免衝突,但好多時避免唔到鄉村細路嗰種少少強悍,有時一啲唔經意嘅磨擦,同區就要幫兄弟出頭,咁就好容易變成區與區之間嘅學生衝突,所以當時要令佢哋無咁容易衝突。

問:當時係唔係成績好、家境好嘅學生就出香港讀,成績差、家境差就去南約讀?

梁:早年交通無咁方便嘅時候,讀書好定唔好都會嚟南約,雖然平均成績偏低,但有幾個係讀到書嘅。我哋有出過醫生,、工程師。

陳:佢哋成績唔好,唔代表佢哋操行唔好。有啲真係好乖,但真係讀唔到書。有啲因為係漁民家庭,佢哋覺得天跌落黎,應得。例如捉魚咁,因為係個天畀,得來太容易。雖然漁民好辛苦,但當時漁獲價錢好高,所以佢哋嘅仔女會覺得洗咩讀書啫?另外,有啲同學因為自己家庭喺地區嘅勢力好大,會覺得讀唔讀書都得,反正我有(土)地。所以要鼓勵佢哋讀書係幾難。

梁:其實當時嘅經濟活動會影響到學生讀書,我醒起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係好震撼咁起丁屋。原居民啲仔可以坐定粒六申請丁屋,我哋都聽過:「阿sir,我地洗咩讀書啫,我坐底有一座丁屋。」而另一個時期就影響大澳多啲,係改革開放初期,走私電器好好賺,啲學生放學就做part-time(兼職),去推啲電器上大飛。有筏可(佛教筏可紀念中學,位於大澳)教書嘅朋友畀人串:「我推電器都勁過你。」梅窩嗰時都有㗎!

Wall_A

問:南約點解後期愈來愈少學生?

梁:梅窩個轉捩點應該係有快船之後,好多學生轉出去讀,於是南約收生就開始跌。因為如果喺中環或灣仔返學,有快船就唔需要每日最少搭1小時15分鐘慢船。嗰時開始,就吸引家長揀出面嘅學校,唔洗局限喺梅窩讀。

陳:加上嗰時(大嶼山及離島)人口減少,通常父母出去搵食,零至六歲都係留喺梅窩,由阿爺、阿嬤、外傭照顧,等到後嚟子女會帶走啲細路出去讀書,梅窩就變成有好多零至六歲同七八十歲。而坪洲基於起咗愉景灣,成家搬咗去住,男嘅去起愉景灣,女嘅就幫愉景灣打工。愉景灣發展到差唔多,交通方便咗,所以好多坪洲人搬走咗。於是坪洲三間小學執剩一間。人口老化,年輕人覺得好難搵食,跟住又搬走。

梁:梅窩人口收縮同農業式微有關,後生一代唔再務農,咁佢哋會出去搵嘢做,唔再返嚟住。我睇返《鏗鏘集》先知,原來我其中有個學生嘅爸爸係最後一戶喺大嶼山種稻米嘅。

問:南約點解會被殺校?

陳:後期南約收生不足,會收中六、中七喺出面住嘅學生嚟讀。我試過教經濟科,一個人對兩個學生,而歷史科更試過一個老師對一個學生。由於畀人發現,教育局就命令南約執笠。其實當時教育局唔想執,但畀人質疑點解執其他(同樣收生不足嘅)中學,而唔執自己官校?所以無辦法,當時命令南約同沙頭角(即沙頭角官立中學,早於南約停辦)執,兩間都因為人數偏少,老師比例高,經營成本太貴所以執。

問:當時有無諗過其他辦法?

陳:嗰時無咁嚴,只要無人發現就無事。但因為有咗審計處之後,變咗解釋唔到。蔡崇機校長想繼續,試過搞宿舍,但都無用。我唔捨得,校長知道消息就安慰老師,畀老師選擇去留。而且對學生負責任,保證就讀中一可以讀到中三。最尾嗰屆同學都保送到筏可中學。

Wall_B

【結語】

訪談那日,筆者本以為與老師談及南約殺校一事,他們會充滿唏噓和遺憾,但言談間,他們卻只訴說了溫暖而豐富的回憶。相信「南約中學」的回憶,對該校師生和大嶼山人來說,一直佔着重要的位置,往事已矣,到底這所空置校舍,會迎來怎樣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