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不要國民教育,「居民教育」又如何?

如果接下來的新學年要多加一門學科,不要國民教育,可以加甚麼?

雖然不是身為人師,但當我認真想要開一門課的時候,我發現其實開科的目的就是想同學知道一些事。內容或異,但過程可以同樣暴力。例如我個人喜歡藝術文化,要求開一科Experience of Hong Kong Arts and Culture,一向對本土藝文有興趣的同學,也許覺得這科一試無妨,然而對於一些素來不看書、不聽歌、不理世事的人來說,看起來很溫婉的內容,也可以換來強烈的反彈。重點在於「必」,如果這是選修科目,無論藝文科也好,數理科也好,甚或國民教育科也好,社會迴響也不會那麼大。

然而,國民教育不是興趣學科,而是意識的培養。簡單來說,課程目的是要在同學中間,養成對國民身份覺醒的習慣。表面例子有如:見到國旗會大聲唱國歌,望見長城會揚起思古之情……跟歐洲國家不同,亞洲地區普遍不是nation-state。國境之內,多元文化,以至多族共存的情況比較多。國跟族不是連結在一起的概念,愛國還是愛族,往往是未能釐清定義。國民教育推行不來,身份認同與課程內容指向迴異,乃一大重點。

對香港人(起碼迄至我們這一代)來說,國很遠,很模糊;血脈相承的家,才是港人的依歸。甚或,我們對華人的身份並不排斥,對華人的認同感甚至比中國人的身份更有好感。處處反映出港人內心的國族矛盾。相信活在這城的居民,即使抱怨政府無能、地產霸權、貧富差距大,但都不能否認「我是香港人」的事實,也不羞於承認這身份。當我們看著神九升空、零八奧運的同時,還不能掩蓋我們對李旺陽、陳光誠的悲慟。看起來,香港人是愛港,卻沒有「進化」為「愛國」。實在我們不是麻木不愛,只是不麻木去愛。敢愛敢恨,才建構出五味人生。

愛不分大小,無論深淺。愛一個地方,才會有投入。近年樂見我城關心社會時政發展的人多了,本土運動的投入和普及,讓我感覺到這年頭的香港人有想建造「我們的香港」的志向。問,如果那名稱不是國民,而是居民,講的不是中國,而是香港,文本的不是毛的書法,而是許冠傑的半斤八兩,這樣的課程,有沒有存在的價值?

(關於國民教育,可見吉暝水新文: 如何開始說「愛」—從奧運會到國民教育。關於「洗腦」,可見吉暝水另一文章:比「洗腦」還要恐怖的是…

(本文同步發佈於吉暝水的部落格,參考連結:http://movingfromhere2there.blogspot.hk/2012/07/blog-post_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