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加泰羅尼亞:一條漫長的自治運動道路

眾所周知西甲有皇家馬德里與巴塞隆拿兩大班霸,每次對壘也有引起熱議,又稱為國家打吡(El Clásico),而不少對歷史有些認識也會知道在兩支球隊的背後隱藏的是長久以來的加泰羅尼亞國族主義。

要知道早在十一世紀,「西班牙」還只是一個地理名詞時,伊比利亞半島大部份土地仍然在穆斯林手中。伊比利亞半島東岸的巴塞隆拿當時已經是深受古羅馬遺風影響的一個獨立小王國,並成立了後來稱霸地中海的阿拉岡王國(Kingdom of Aragon)。阿拉岡擁有着十分成熟的權力制衡,王權亦需要受到憲法制約。受到十四世紀地中海興起的商人階級以及意大利城邦中開始出現的文藝復興滋養,加泰羅尼亞的文藝創作也繁盛一時。

然而瘟疫與內戰亦大大削弱阿拉岡的勢力,直至十五世紀基督徒逐漸從穆斯林手中收復失地(Reconquista),半島上的卡斯蒂利亞王國(Kingdom of Castile)影響力與日俱增。阿拉岡國王斐迪南(Ferdinand of Aragon)與卡斯蒂利亞女王伊沙貝拉(Isabella of Castile)的通婚更加象徵了半島上的兩大王國結而為一,有趣的是當時的兩個王國只是在個人名義上結合,兩個王國依然保留住自己的國界、議會、法律。直到他們的著名的曾外孫菲利浦二世(Philip II)在馬德里建城,西班牙國家建設才漸漸成形。隨着大航海時代揭幕,王朝的經濟重心也逐漸從地中海轉移到新大陸,卡斯蒂利亞語也超越加泰羅尼亞語漸漸成為了西班牙的國家語言。

但加泰羅尼亞保留着由政治體制、語言、文化到社會結構上的根本差別,這種差別讀令當地人民有着強烈的自我身份,亦不時與馬德里鬥爭,甚至兵戎相見。西班牙的日不落帝國黃金年代也只維持了二百年左右,1716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成為了法國波旁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兩大歐陸霸權逐鹿王位的戰場。最後加泰羅尼亞支持的奧地利大公查理六世戰敗,也令加泰羅尼亞的自治地位取消,各個王國的名銜正式統一為西班牙中央王權。

法國大革命帶來的浪漫主義及國族主義風潮對加泰羅尼亞的影響極為巨大,國族主義也正式以現代的形式植根於人民心中。十九世紀見證着加泰羅尼亞的浪漫主義文藝復興(Renaixença),巴塞隆拿裏的知識份子嘗試以過去解釋現在,追溯歷史以塑造加泰羅尼亞人的國族身份。加泰羅尼亞主義中的僅有的最著名人物莫過於建築師高迪(Gaudi),他設計的建築物無一不是追溯加泰羅尼亞的神話、歷史、文化,最有名的聖家堂(Sagrada Família)由1882年到現在還在興建中。

雖然加泰羅尼亞的國族主義運動成為十九世紀文化運動的主軸,但卻從來沒有走出過承認馬德里政府為主權國家的原則上。以當時巴塞隆拿是西班牙農業社會中僅有的工業城市,加泰羅尼亞的資產階級亟需借助馬德里開拓國內外的市場,由此在西班牙的國家主權下尋求加泰羅尼亞的更大自治權成為了右翼國族主義的路線。相反左翼總在自治運動走得更前,更在1931年重新得到了波旁王朝前的自治政府地位。好景不常,1936年的西班牙內戰爆發,工業重鎮的加泰羅尼亞迅速成為了反佛朗哥的左翼陣營根據地,不過不少右翼加泰羅尼亞主義者卻因為天主教信仰及反社會主義的原因而向佛朗哥靠攏。在佛朗哥三十多年的法西斯統治下,加泰羅尼亞主義者遭清洗及鎮壓,加泰羅尼亞語亦被嚴厲禁止。

1975年西班牙開始的民主化,令加泰羅尼亞的獨立問題也成為了議會政治的爭拗點,馬德里與巴塞隆拿的鬥爭,也由兵戎相見轉移到綠茵場上,反而爭拗了幾百年的統獨問題在民主政治下反而顯得不甚重要。近期香港也開始了自治運動的論爭,本來香港與北京的政治身份跟巴塞隆拿與馬德里有其相似和參考的地方,但在夾雜新移民和「雙非」孕婦引發的歧視問題上,本土論述也因此在左右兩邊的互批中失焦。然而在追求自治的道路上,加泰羅尼亞人用了幾百年時間與鮮血,香港人又準備好了嗎?

貝加爾

原文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