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世界遺產推動保育?澳門關注人士︰只是保育的起點

世界遺產推動保育?澳門關注人士︰只是保育的起點

中國大陸不斷申請世界文化/自然遺產(世遺),月初,廈門的鼓浪嶼和青海的可可西里成為最新入選的「世遺」,令中國的世遺數目達52個,首次與意大利並列第一。不少關注團體關心「世遺」成為招徠遊客的搖錢樹,大量遊客擁有影響保育,其中以色列聖城耶路撒冷就因為過度的旅遊客被聯合國列為「處於危險的世界遺產目錄」

我們訪問的澳門文物關注人士Carol Law,了解澳門12年的「世遺」之路是否真是達至保育和發展的平衡呢?

1. 成為世遺後,澳門政府對文物保育態度有否改變呢?

在澳門,受保護的建築除「世遺」外,亦有其他「名單」,如「具建築藝術價值之建築物」、「紀念物」等。在成為世遺城市前,甚至回歸前,澳門一直有法令將具價值的建築分類及保護。有研究指 ,澳門的文化遺產保護始於1953年。當時的澳葡政府受到二戰後歐洲文物保護熱潮的影響,澳門總督史柏泰(Marques Esparteiro)專門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展開文物普查以確定當時的建築文物。1960年澳督馬濟時(Jaime Silvério Marques)任命了一個新的工作組,令其「研究和提出適當的措施以保護和重視具歷史和藝術價值的文物」。此後經過多年的醞釀,政府於1976年頒佈了第34/76/M 號法令,這是澳門第一個文物保護法令。它將文物分為受保護的建築物、建築群及地點三類,共有89個項目被列入文物保護名單,同時亦成立了一個直接隸屬於澳督的文物保護委員會 ——「維護澳門都市風景及文化財產委員會」,由政府和民間代表共同組成。

而法令亦不斷修改演進。第34/76/M號法令(關於澳門藝術財產分類事宜,於1976年由澳督簽署)後,出現了法令第56/84/M號法令(設立保護建築物、風景及文化財產委員會,於1984年由澳督簽署)、第83/92/M號法令(修改之前之古蹟、建築群及名勝名單,於1992年由澳督簽署)。其中第83/92/M號法令第11條亦訂明,「在不抵觸八月二十一日第79/85/M號法令對未經准許而實施工程之規定下,違反本法規有關對具建築藝術價值之建築物進行拆毀、保存、修葺或加固工程之規定者,根據該法令第五十八條第三款訂定之標準,科處澳門幣一萬元至十萬元之罰款,且不免除違法者可能引起之刑事責任。」

2005年,澳門申遺成功。令澳門受保護的建築除上述法令名單所涵蓋之外,更有「世遺」級別。2014年3月1日,澳門《文遺法》 亦正式生效,當中第19條亦有提到澳門居民「可向文化局提交評定具重要文化價值的不動產的建議」,而負責評定建築物是否可受法定保護的「文化遺產保護委員會」亦於同年告成立。可見澳門的相關法例在過去嘗試不斷更新,完善保護。

而自申遺成功以來,澳門政府一直大力推廣世遺建築的歷史及建築特色,對象有遊客及市民,特別是下一代。近年澳門文化局有開設「文化講堂」 ,向學校提供一系列不同領域的專題文化講座,當中包括澳門歷史。圖書館亦有推出「時間的足跡」 系列講座,從多角度,不單是世遺建築,講述澳門的過去。期間澳門政府亦活化了多個舊建築,較近期的包括「中西藥局」、「沙梨頭更館」、「戀愛電影館」等。

但必須強調,雖然在保護文物的法律及歷史推廣上,政府做了不少工作,但世遺建築及歷史文物仍時有受到破壞 。同時,不少「活化個案」亦受到熱烈爭議 ,可見法律精神與保護成效存在巨大差異。當中存在人為疏忽、巡查力度、教育推廣,政府與建築管理團體(如廟宇、教堂等)的溝通等問題,而更重要是政府對於「保護」的理念、重視與魄力。同時值得提出的是,「保護」不單是建築本身,也應包括世遺城區管理及片區景觀。然而,在澳門,片區限高一直是爭議點所在。文化部門在現時的體制下僅是提供意見的角色(文化遺產委員會亦然),而意見都是非約束性,在不少個案中可看到,文化部門的意見不一定要被接納 。由2007年的「護塔行動」 ,到近年松山一帶的高樓爭議 等,都可見這樣的拉鋸從未止息。同時不免讓人質疑,文物保育於這世遺城市的地位。

2. 城區以外的保育工作呢?會否加快清拆保護區外的建築呢?如︰荔枝碗船廠、六國飯店

另一方面,不屬世遺級別的受保護建築,如六國飯店,其情況政府一直沒有公開 ,可見政府在面對公眾時的透明度極低。巡查力度及跟業權人的溝通亦非常缺乏 。沒被列入名單中的歷史建築群,例如荔枝碗船廠 ,其保護更是薄弱。事實上,政府的文物普查及評定程序可謂相當緩慢。雖然《文遺法》有規定要一年內完成評定,但首批(十個建築)仍然超出原訂時間,而文化局雖然今年初表示目前當局已完成約70個項目的基本普查工作,將於2017年上半年啟動第二批文物評定程序,但一直未有透露更多訊息,包括第二批評定究竟有多少個建築物 。故其進度是否能追上建築物的情況成疑,而在澳門發展急速的情況下,相關建築如欠缺民間關注及輿論壓力,恐怕亦朝一日會在推土機下消失。

3. 世遺後的光環,會否增加遊業的收入呢?有否影響民眾生活呢?

世遺對旅遊業有一定幫助,但目前澳門未有具體數據指有多少遊客因世遺而到訪,因世遺而消費多少。最直觀的衡量,恐怕是大三巴下手信店的人流。一般而言,居民如非必要,亦不會在旅遊高峰期(如新年)到訪該區。

世遺對於居民的影響,或許我們可引用另一個有趣的數字。根據澳門統計局的《市民參與文化活動調查》2015年第2季,即申遺成功十年後,「參觀博物館或世遺景點」的本地居民共9.56萬人,按年下跌2.1%,活動參與率按年下跌0.8個百分點至22.2%。平均參觀次數為2.8次,較去年同季(3.0次)稍微下跌。以年齡在35-44歲的參與率最高,達30.7%,同比上升3.2個 百分點;其平均參觀次數為2.8次,按年下跌0.4次。參與此項活動的本地居民中,71.2% 有參觀世遺景點(6.81萬人),66.9%有參觀博物館(6.39萬人)。

2016年,參觀博物館或世遺景點的本地居民有11.39萬人,按年上升 19.1%,活動參與率上升4.0個百分點至26.2%。平均參觀 次數為2.8次,與去年同季相同。年齡在55歲及以上的本地居民以參觀博物館或世遺景點的參與率最高,為18.3%,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平均參觀次數均為2.6次,下跌0.4次。參與此項活動的本地居民中,72.4%有參觀 世遺 景點(8.25萬人),65.9%有參觀博物館(7.51萬人),按年分別上升21.1%及17.4% 。

4. 近年澳門有不少保育事件,如︰愛都・新花園重建計劃、拆卸山頂醫院倉庫及戒毒中心民間對保育態度,會否因為世遺而改變呢?

申遺成功以來,無可否認政府做了很多推廣工作,很多市民,不論是上一代或年輕一代,都到澳門的過去感興趣,加上發展急速,不少居民對適日的小城緬懷。在這氛圍下,一些歷史關注團體,如澳門文物大使協會 、澳門口述歷史協會 等多個組織在這十數年間相繼成立。網上亦出現網頁,由獨立歷史愛好者製作及與網民分享。一些藝文團體亦時有各自舉辦社區導賞團 及製作地圖 。可以說,世遺是一個起點,讓公眾更了解自己身處的這個城市,特別是當澳門的教育並不包括澳門史。但個人認為,澳門現時有關歷史及古舊建築的論述及推廣仍然不足,特別是不屬世遺級別的建築。在資訊不平等,不平均的情況下,普羅市民很難透徹認識建築的價值,從而作出多角度理性討論及判斷。而當不是每一位澳門人都具備相關資訊,保育亦容易變成一部分人的事,而非全澳門的事。

本文由「越界華文答問」製作,為「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