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五個小孩的校長》看「31個小孩的教師」

《五個小孩的校長》是近期非常成功的一套本土電影,截至4月10日票房已直迫千萬,故事內容講述香港教育界發人心省的故事,非常感人和勵志,筆者亦為了支持本土電影,購票入場欣賞。當中最令本人動容是由楊千嬅飾演的校長願意深入各學生的實際處境,以學生為本的方式介入學生的家庭及協助學生面對成長中的困難,同時間亦會堅持教育專業傳遞知識責任,鼓勵學生回校上課,並以切合他們的需要和動機的前題下教學。

無疑這是一個教育工作者的一個理想畫面,但回頭再看我們的現實教育情境-根據教育局網站,2013/2014年度每班平均人數生比例是31,小學每班平均人數是27.1,教育局有關小班學的網站由2010年後幾乎沒有更新。當然了解香港教育政策的朋友也跟我一樣,在2007-2008年施政報告承諾的小班教學政策,至今已蕩然無存。

不計其他行政工作及高層壓力,每班師生比例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下,教師在課堂時基本上只能授課、派功課、收功課、不定期進行活動。而課餘時間也很難對每個學生逐一了解和傾談,更難以像楊千嬅一樣逐個家庭介入和協助。而參考其他教育界朋友的經驗,學校其實並不鼓勵教師介入學生的家庭,原因通常是因為太費時,同時亦因為家庭關係的複雜令學校難以處理。但是教師們卻很知道,很多學生在學習上的問題的情況,都是跟家庭有關,因此如何適當地介入學生家庭有時比更用心設計課程更加重要。

以筆者為例,本人較幸運在一間小班教學的學校任教,學校不是行班主任制,反而以班導師制度(mentorship)處理學生和老師關係,因此學生跟老師的關係走得較接近,他們甚至會將家庭中的不同故事跟我們分享。當中我發現現代家庭的關係遠比自己的想像複雜,離婚、單親、父母分居、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甚至異父異母都可能發生。而學生出現一些教育界視為學習問題的情況,如專注力不足、社交障礙、過度活躍、情緒問題,其實很多時都是因為學生童年缺乏照顧、安全感不足的家庭因素而成。

拙文至此,再思《五個小孩的校長》,反而悲從中來,因為它更像一個悲情電影,跟我訴說現世孩子的困局。身為教育工作者的自己,又能否如呂麗紅校長一樣,置物質及社會主流價值於後,而走在教育工作的最前,承擔更多的責任?政府又憑什麼不實踐2007年小班教學的承諾?

政府,是不是要所有老師也如楊千嬅一樣,一起請辭扮演呂麗紅校長,主動離開主流學校,走入社區進行小班教學,他們才會正視這個問題?

共勉之!

作者:馮世權, 進步教師同盟成員,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