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靚姑:藝術愛好者?

【文化論政】靚姑:藝術愛好者?

圖為三月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場外排隊購票情況。

剛過去的三月巴塞爾藝術展,已是四度在香港舉行,而筆者亦連續四年入場觀展。場地設計及展覽形式亦與往年大致相同,甚至當中不少作品也「熟口熟面」。然而,今年最特別之處,就數場外場內的盛況空前,堪稱歷年之冠。筆者觀展多年,未曾見過一個藝術展能吸引觀眾如此大排長龍。入場人次增多,無疑對藝術家的宣傳有利,但對於視此次為重要生意場合的畫廊及藝術機構,其影響卻就未必完全正面。

筆者先後於貴賓優先預覽日及公眾開放日入場,兩天截然不同的體驗,令人不禁思考──香港的藝術教育和文化推廣是何等的落後,而那不知何時才會建成的國際級視覺文化博物館M+又是否能與我城接軌呢?

預覽日當天,由於只限獲邀請人士,場內未算擠逼。儘管今年展出的作品整體而言較往年平庸而且有太多重複性,筆者尚算享受這一天能從容地看展覽的時間,以及向在場參展機構職員了解作品的機會。但隔天再到場時,吸引著筆者眼球的,並不是場內令人眼花繚亂的藝術品,而是場內觀眾與藝術品的「互動」。

最先觀察到的,是為數不少的大小朋友均會用手去觸摸作品;油畫、雕塑、裝置均無一倖免。大會很快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斷廣播呼籲觀眾不要碰觸藝術品;參展畫廊則在牆上貼上大量「不能觸碰」的告示、用欄杆繩索把藝術品圍起來以作分隔、安排職員充當保安員嚴格監察觀眾的一舉一動,深怕作品受損。

本應是個自由自在、互相交流的藝術大市集,一下子變成了守衛深嚴的高級商場,市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監視甚至歧視,實在無不可惜。

其實,對待藝術品眼看手勿動本是常識,但原來這「常識」在香港卻非被廣泛理解。巴塞爾被譽為藝術界的奧斯卡,這項盛事來到香港,趨之若鶩的大眾彷彿將此變成有如書展、美食展一般的大眾化活動。這完完全全反映了香港社會完全未準備好迎接藝術融入大眾的生活,而我們的社會制度則從根本忽視了這方面的教育。

另一令筆者感到很無言的是巴塞爾在香港的成功 ── 如果本土藝術活動同樣可以得到如此多的公眾注意力,香港的藝術界發展就不會如此令人沮喪了。

每年的暑假,筆者都期待到本地不同藝術院校看藝術系學生的畢業展。而每一年,筆者都會落力推介這些畢業展給身邊的藝術愛好者朋友,希望更多人能關注這班本土出爐的藝術家。但到了最後,卻發現香港藝術最缺乏的不是好的藝術家、也不是政府的支援、而是真正支持藝術的市民。

顯然地,大部分在公眾開放日入場看巴塞爾的觀眾並不是平日會逛畫展的人,所以愛護藝術品之意識才會如斯薄弱。那到底是甚麼原因令平日藝術冷感的人花時間和力氣排隊購票入場,還要在人山人海中穿插找空位移動呢?大概是巴塞爾的名牌光環吧。

還記得上年五月,筆者在參觀浸大視藝畢業展期間與場內當值的同學閒聊,方知道原來整個畢業展都是由學生自發策劃和籌辦。學生要在自己課餘時間,甚至犧牲做畢業作品的時間,去準備這個於大部分的他們而言,首個正式面向公眾的藝術展覽。籌備委員會按各委員的喜好和專長去分配工作 ── 展覽場務、工作坊策劃、宣傳、設計及印刷、開幕禮等等,全部均由學生自行構思和實行。

除了人力外,原來籌辦一個展覽也需要不少經費;同學說整個畢業展用了超過六位數字,而當中絕大部份是由學生自行找贊助得來。細問來看展覽的是甚麼人,她說大部分是考慮將來修讀藝術的中學生、藝術家和在藝術界內工作的人。「沒有一般市民嗎?」「也有少部分住在附近的街坊吧。」同學臉上當下流露出一絲的為難。筆者不禁為展覽中近百位的畢業生和負責籌辦整個展覽的同學們感到不值。

首先,展出的作品雖未至於每一件都值得令人想駐足觀看,但當中也有不少作品很令人驚喜,甚至有相當專業及完整的作品。展覽中無論作品媒介還是題材都非常多樣性,展覽書冊和場地布置也做得非常專業。筆者實在為它沒有得到公眾的注意感到無奈和可惜。

不論是巴塞爾場內公眾對藝術品的態度,還是大眾對其他本地藝術活動的冷淡反應,都叫筆者搖頭慨嘆,到底這個城市的文化教育和藝術推廣出了甚麼問題?政府花了數十億蓋建一個公眾不能理解的M+(和不會理解香港的M+),但我城更需要的應是對本地藝術的支援和推廣,培養香港人對本土藝術的關注和自豪感,做到真正的公眾參與,讓藝術融入生活。

畢業季節快到了,筆者期望三月時曾到會展湊熱鬧的藝術愛好者能抽出時間,入場支持本地藝術畢業生。筆者很有信心,這些畢業展會比巴塞爾更值得大家參與。

筆者為藝術工作者,曾策劃多個本地藝術和文化活動。

文章原載於《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2016年4月25日

本欄逢周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