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在田野間收集生活故事:「Choose Life!」收成節

在田野間收集生活故事:「Choose Life!」收成節

Choose Life. Choose a job. Choose a career. Choose a big carrot. Choose broccoli. Choose potatoes. Choose a ginger. Choose good health, low cholesterol……

香港還有農村嗎?農村住著甚麼樣的人?誰可以在這裡生活?這種生活需要甚麼投入和付出?我可以選擇嗎?我有甚麼選擇?這裡有甚麼故事?我的居所、我吃的食物,又可以有實實在在的故事嗎?

攝影及耕作

「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今年第二年與生活館合作,舉辦為期五個月的耕種及攝影工作坊,十多位年輕學員自去年十一月起,每周日來到錦上路謝屋村生活館,向大自然學習,嘗試親手種植和照料農作物,學習落種、除草、施肥等,過程中不斷反思食物生產議題。工作坊學員在田野間進行觀察練習,舒展感官,透過體力勞動,擴展想像空間,加深對土地生活的體會。參與學員各有得著與感受。Phoebe從四角豆葉子上,看著小甲蟲停留,一步、一步,留下一個個洞,她卻探頭從小洞裡看光線、看世界;學員文軒在攝影過程中,發現水塘的變化超乎想像,她寫道:「混濁時水面上好像形成一層有如阻隔外來窺看的隔膜,千方百計阻止你觀看它自己的小小世界;清澈時可以又毫無保留地將塘的本來面貌鉅細靡遺地展現在你眼前,等候人來發掘它的神秘之處。」收成節當日將舉行攝影展,觀眾可以在田裡以一個新角度體驗大自然。

農村有段故

生活館作為錦上路謝屋村社區的一份子已有五年之久,過程中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農業生產和生活,與鄰居們「有機地」互動,創造出一種農村關係及經濟。當生活館開始在田裡賣菜,對於鄰居傳統農夫的耕種和賣菜模式有沒有影響?許多原居民把土地賣出發展,地主又是為了甚麼把地租給生活館?當我們在生活館上課,有兩位外國小男生赤腳走進來買黑麥汁;當黃昏時隔鄰一群羊跑出來吃草,牧羊人優悠地趕羊……你發現,農村容許了多少截然不同的生活想像?

由耕作到攝影,再到農村社區故事,其實一脈相承。從觀察練習我們發現水塘、農田與土地的密不可分;從訪問鄰居我們理解農村生活的關係。收成節當日學員將會展現當地居民的生活小故事,將一些被遺忘、被丟失的關係重新拾起,重新連接。以下為一些故事人物預告:

全叔:務農超過三十多年,直至現在六十多歲,每天仍堅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凌晨兩時多開始收割,五時多把收割好的菜送至菜站,八時多到元朗市區飲茶,直至十一時多又開始第二輪農活。即使有外來的農莊帶動了全叔的收入,每天生活仍是大同小異,澆水、施肥、收割、賣菜。即使擁有豐富務農經驗,全叔仍笑言耕作沒有什麼經驗之談,只有聽天由命。但問到為何仍堅持做農夫,全叔卻毫不猶豫地回答:「自由囉!」

山哥:在生活館旁邊的農地開闢了「小樂園」,最初養了七頭羊,打算把附近的雜草吃掉,結果現在已有二十頭了,也不會吃,當寵物養。小地方除了羊,還有一小塊地種菜,養小白兔,還有三個大小魚塘。前幾天才出生的小羊,是一隻羊哥哥和一隻羊妹妹。「四號剛生了兩隻,那天我還在上班,聽到就趕回來了。」他接著說:「昨天忘了關好門,牠們把西蘭花都吃掉了,只餘下一點點,哈哈!」

James:生活館最年輕農夫之一,本來是中學英文老師,但發現「半農半X」的「X」,最好還是跟「農」有關,於是生活選擇有所轉向。2010年在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做義工時,認識生活館農夫曾德平,後來到這裡成為農夫,現在同時教補習、做翻譯、在中學的天台種薯仔。喜歡體力勞動,參與大自然於其中,看著農作物「BB」長大。

我們透過與生活館鄰居的對話,重新發掘生活中各種「關係」。學員Carol寫道:「住在城市裡的人又好像不經意地丟失了一些關係,那些原本是一環扣著一環的生活鏈子,硬生生地分拆成一個又一個獨立個體,但我們卻不以為然。」當日將以不同形式的活動與公眾分享學員的學習成果,包括「農夫餐桌」──以一張農夫餐桌,共餐,共享在這個網絡中共同產生的成果,慶祝當下奪回飲食自主性的一天;「植物拓印工作坊」──學習觀察和欣賞植物的形態;「農村有段故」── 借你一雙耳朵,聆聽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周日農墟」──認識本地及有機農作物;「導賞團」──帶你遊生活館,認識一塊農田的運作和生產。

「Choose Life!」收成節
日期:2015年3月22日(星期日)
時間:11am - 6pm
地點:新界元朗八鄉錦上路謝屋村生活館
前往方法:
1)於西鐵錦上路站C出口轉乘64K巴士(往大埔方向),於「杜屋村」站下車
2))於太和火車站轉乘64K巴士(往元朗方向),於「謝屋村」站下車

Facebook專頁:「Choose Life!」收成節 | Harvest Festival

---------------------------------

關於「啟德」

「啟德」研究與發展中心由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於2013 年成立,以促進本地以及鄰近地區的視覺藝術發展。「啟德」座落於一級歷史建築物(前英國皇家空軍軍官俱樂部)內,透過策劃不同類型的計劃,包括藝術家駐場計劃、展覽、工作坊、講座及刊物,致力推動學術研究、藝術教育及社區參與。 http://ava.hkbu.edu.hk/

關於「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

「憧憬世界」是一項非牟利的攝影教育計劃,由何鴻毅家族基金創辦及贊助,並由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啟德」研究與發展中心策劃,藉著校內攝影工作坊、社區合作計劃、研究與出版,推廣創意藝術教育。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往往被既有的影像設下了框框。我們希望鼓勵青少年以新的視角觀察和體會身邊的事物,擺脫既有的框框,重新探索自我,並加深對社會的認知,以及建立自身與外在環境的聯繫。
http://www.toe.org.hk/

關於生活館

生活館生於反高鐵護菜園運動。現為新鮮蔬菜及新社群模式的生產基地,深信有機耕種之於社會運動及推翻平庸政府的激進意義。
http://sangwoodgoon.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