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革的宦海浮沉:溫玉成起落跌宕

文革的宦海浮沉:溫玉成起落跌宕

【圖:1964年1月,葉劍英(前左三)在廣州軍區上元崗軍區靶場觀看坦克戰術表演後,與黃永勝(前左四)、溫玉成(前左二)等人合影,摘自《軍人永勝—— 前解放軍總參謀長黃永勝將軍前傳》】

這陣子在讀馮客(Frank Dikötter)的《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People’s History 1962-1976),從人民的角度書寫他們在文化革命中的遭遇和社會面貌,而權力的起落更替和鬥爭則非重點,有待有興趣的讀者另行探索。當中提到1968年初,當時的總參謀長楊成武連同北京衛戍區司令傅崇碧被林彪認為他們傾向保護軍中一眾老將而一併被打倒,是為「楊余傅事件」。林彪四野嫡系親信、廣州軍區司令員黃永勝接任總參謀長,而北京衛戍區司的指揮權則由林彪的另一個忠實追隨者接受。馮客沒有點出這個將領的名字,google一下,才知道這位文革時起落跌宕、現已不為人所熟知的將軍名叫溫玉成。

溫玉成,一個幾近被忘掉的人物。四野出身,是林彪的老部下,開國中將。

1968年3月「楊余傅事件」之後,在廣州軍區擔任參謀長、副司令員的溫玉成中將一夜之間被擢升為副總參謀長、北京衛戍區司令,執掌京畿重地,成為當時軍政界一顆耀眼的新星。一年之後的中共九大,文革新貴紛紛進入權力中樞,林彪與江青的文革小組兩個集團主要成員幾乎都成為政治局個成員。但令人意外的是,被視為政治局鐵定人選,身兼九大主席團成員、軍委辦事組成員、同為林彪系統四野出身的溫玉成卻該外落選政治局,成為唯一一個落選政治局委員的九大主席團成員。

溫玉成這個副總長其實並不好當,處於林彪與江青兩股勢力波譎雲詭鬥爭的夾縫之間,一碗水難以端平,想討好兩邊,但最終左右不是人,劉慶棠事件、黃永勝出國與軍裝事件以至李必達事件,溫玉成都成為兩方拉扯、交鋒的所在,既得罪了江青,又不見容於林彪。林彪拉下溫玉成,以討好江青,但又被江青用作打擊林彪的炮彈,最終都難以全身而退。

1970年溫玉成被林彪貶到成都軍區當副司令,由副總參謀長(大軍區正職)降為軍區副司令(大軍區副職)。同年「九一三事件」林彪墜機溫都爾汗,被林彪貶到成都的溫玉成又被視為林彪的死黨而遭隔離審查,祕密關押6近年。1976年獲釋後,溫玉成四出上訪,希望平反。後來得到時任中紀委常務書記、軍紀委書記,曾與彭德懷一同在「廬山會議」上蒙冤的黃克誠協助,1983年經中央軍委甄別調查,結論為「辦過錯事,說過錯話,不給予處分,恢復大軍區副職待遇」。然而,中共中央曾明文規定1955年首批授予中將以上軍銜的開國將軍們離休時享受大軍區政職待遇,但溫玉成似乎是例外。溫玉成曾繼續嘗試證明自己深受林彪及江青兩個集團迫害,要求恢復大軍區正職待遇,最終未果。後來溫玉成夫婦悄然到南京定居,度過了6年的時光,於1989年10年逝世,享年74歲。

身為1955年首批獲授中將軍銜的開國將軍,溫玉成是一位能征慣戰的將軍,15歲參軍,17歲成為紅軍中級指揮員,在四野屢建戰功,成為林彪麾下主力之一。但會打仗不一定懂政治,究竟是溫玉成的驟浮驟沉,是身不由已無辜受害,抑或是兩邊想討好但最終兩邊不相容?

在文化革命那特殊的時代,六億神州,人生命運盡轉折。曾經大權在握的黨政軍領導都一大批被打倒,不少被推上台的政治新貴不久後便突然在公眾視野中消失。政治風雲變幻而起落跌宕者豈獨溫玉成一人?毛主席親密戰友、寫進黨章的指定接班人林彪也被指謀害毛主席而倉惶出逃終至折戟沉沙;北大的聶元梓、清華蒯大富文革初期風頭也是一時無兩,但不久之後就被整肅,文革之後被追究判刑;文革小組江青、張、姚、王等四人曾經呼風喚雨,予取予求,但在毛澤東死後不久便奪去權力繼而推上審判席成為階下囚;還有因政治需要而被推上政治舞台前沿的勞動模範,例如山西大寨農民陳永貴、女工吳桂賢等,在文革之後便完成了他們的政治使命,迅速淡出政治舞台。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權力鬥爭的倏起倏落,古今中外屢見不鮮,儘管如此,當看到他們的人生如斯大起大落,驟然浮沉,仍是不免是令人悵然嘆息。

---------------------------
關於溫玉成內容取自以下文章,對於溫玉成與黃永勝以及江青的關係,以為他為何被貶到成都,兩者各有不同的見解,可作對比。遲澤厚的文章亦對陶文提出不少質疑,特別是溫玉成是否真的不諳政治、成為兩派爭鬥的犧牲品、陣前卒,抑或是溫玉成對林彪「感恩圖報」、反而靠攏江青不成?或許在網上看這些鉤沉故人故事的文章,確應存疑三分,不可盡信。

陶朱問《溫玉成文革沉浮錄》,原載2005.07.28《南方週末》
遲澤厚《我所知道的溫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