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本地食材何處尋 CY遙指堆填區


土地正義聯盟/影子長策會:《重奪新界東北──構建城鄉郊共生的六種想像》,即將出版。

封面攝影/何家豪:坪輋及打鼓嶺,新界東北「三合一」新發展區之一,在2013年的修訂方案中被剔除,其後成為「發展新界北部地區」研究的一部分。按原方案該區發展面積達171公頃,毗鄰深圳,主要用作特殊工業和低密度住宅,但並無任何公營房屋計劃。

難為了Jamie Oliver

英國靚仔名廚Jamie Oliver的餐廳近日在香港開業,成為城中話題。但其中最惹人注目的焦點,卻是餐廳一早公開聲明:不會採用來自大陸的食材。

此舉一下子觸到了香港人的痛處。

Jamie Oliver 一向以新鮮食材入饌著稱,全球各地分店的蔬菜都是取自當地農場。有記者於是問他,香港食材多從遙遠的外地進口,如何能保持新鮮?這一問題真是難為了Jamie Oliver,推廣本地生產的團體「港嘢」旋即表示會主動跟進,希望可以撮合本地農場和餐廳合作。

其實香港已故名廚陳東的女兒陳嘉惠,近年已成為Jamie Oliver「為食起革命」(Food Revolution)的香港及亞太區義務發起人,亦為Go.Asia「我惜食」籌劃者,連同其他義工一起到各大、中、小學推廣健康正確的飲食知識。在香港能找到世界各地不同的食材,但她還是推廣本地食材,因為本地食材始終最新鮮,而且只經本地運輸碳排放較少,也較環保。不過即使只是為了個人健康著想,相信香港人也會「為食起革命」。

東北發展蠶食農地

2014年8月10 日,《明報》刊出了「香港農業復興系列(五)」,指出本港97%蔬菜來自內地,可是內地剛於今年4 月公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况調查坦承: 「全國土壤環境狀况總體不容樂觀」。7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全球土壤研討會警告,因侵蝕、酸化、都市化、養分耗盡和化學污染等因素,全球已有三分之一的土壤因而退化,影響土壤的持水力,透氣性,最終影響生產量。

報導又指出,香港約5,000 多公頃農地中,有多達76%為棄耕地(近3,900 公頃),政府似乎事在必行的東北發展計劃,把剩下的24%常耕農地進一步蠶食。香港的地理環境和氣候適宜耕種,但許多問題阻礙農業發展:一、農夫人口老化,收入不高,少人入行;二、昔日的水塘建設,將集水區的雨水引入水塘,可是為耕種而設的灌溉水塘數量不足,導致鄉村灌溉用水減少;;三、農業1980 年代中式微,許多荒廢農地,被發展商買下待價而沽;另有一些祖堂地,未必會出售或租出;還有一些村民棄耕,將農地丟空。

到了9月14日,《明報》續刊出了「農業復興系列」,披露8月的報導刊登後兩星期,接到發展局的電郵,提供了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補償方案。《明報》記者同時又刊出了土地正義聯盟執委劉海龍、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對補償方案的質疑。

「發展局東北補償方案」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即古洞北及粉嶺北)的規劃已盡量減少對農戶的影響,包括把塱原核心地帶約37公頃的土地劃為「自然生態公園」,園內可繼續進行農業活動(特別是濕耕)。新發展區內另約有58公頃土地會維持為「農業」地帶,當中約2公頃現為休耕農地,其他鄰近「農業」地帶(如馬草壟)內現時亦有一些休耕農地(約10公頃)。然而,推行新發展區無可避免會令一些農戶不能在原地繼續耕作。按實地視察所估計,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受發展影響的常耕農地約有28公頃。

政府所公布的計劃已經有為受影響農戶而設的特殊復耕安排,在古洞南物色了53公頃土地,當局會主動為希望復耕的農戶作出配對。有農戶對是否能夠租到農地復耕表示憂慮,當局會進一步研究是否可以有更好的安排,令希望復耕的農戶都能夠復耕。」

「土盟和長春社的質疑」

跟據《明報》記者的綜合,土盟和長春社對發展局的方案提出以下質疑:

「1. 古洞南部分的常耕土地,現在已變作休耕地。政府在推行補償措施時,有沒有方法保障古洞南原本正在耕作的農民,不受補償措施影響,而被地主逼遷?

2. 補償方案中提到,政府在古洞南物色了53公頃農地,為希望復耕的農戶作出配對。地主是否已承諾將農地租給政府?現在許多地主出租農地的租期只有兩年,政府有何方法保障受影響的農民可租長約?

3. 資料提到,塱原核心地帶約37公頃的土地劃為「自然生態公園」,園內可繼續進行農業活動。塱原本身是一個高耕作率的地方(包括濕地和旱地),在佔地37公頃的「自然生態公園」裏,究竟有多少公頃是可進行農業活動?是否預留了土地給受影響的農民復耕?目前在「自然生態公園」範圍內耕種的農夫(包括旱田菜農),是否不會因發展而要調遷或改變種植模式?

4. 新發展區內另約有58公頃土地會維持為「農業」地帶。現實中,在農業地帶傾倒泥頭,囤積農地待發展或賠償,又或是土地擁有人改變「農地」用途來起屋的情况屢見不鮮,局方有何方法防止常耕地未來出現這些問題,保障農地農耕?沒有保護農地政策,新發展區只會滿足部分人囤地願望,常耕農地變休耕的情况將不斷上演。」

「發展局對質疑的回應」

就着土盟和長春社的質疑,《明報》記者又找來了發展局回應,則指塱原核心地帶約37公頃的土地已被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自然生態公園」地帶,未來在這自然生態公園內的所有土地,都可以進行適當的農業活動。

關於囤積農地、在農地起屋以及傾倒泥頭問題,發展局只強調「填土/填塘等改變農地用途的相關工程,有可能會對排水情况及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除在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的《註釋》另有訂明外,在新發展區的『農業』地帶內進行該等活動,必須先取得城市規劃委員會的許可,否則政府可對有關違例人士提出檢控。」

發展局曾提及,在古洞南物色了53公頃土地,會主動為希望復耕的農戶作配對。《明報》記者進一步追問,地主是否已承諾將農地租給政府?有何方法保障受影響農戶可租長約?對此發展局表示,「受影響的農戶可以選擇購買或租用其他地方的私人農地繼續耕作,並可向地政總署申請農業遷置。另外,政府有意推出一個特殊農地復耕計劃,為願意出租或出售土地的人士與受影響的農戶優先進行配對。政府亦會考慮以短期租約方式將連帶的空置政府土地租予受影響的農戶。」

此外,發展局又向《明報》表示,新發展區內部分非農業地帶已改為農業地帶,而食物及衛生局和漁農自然護理署現正檢討農業政策,計劃在今年內就未來發展方向諮詢公眾。

發展局:「何不食肉糜?」

對農地被倒泥頭及農夫無處覓地耕種,我們認為,發展局於《明報》所作的回應,實在是「何不食肉糜?」

時下有機蔬菜有價有市,理應農業興旺,青年學農(相比起來,建造業不比務農輕鬆得多呢),四處復耕才是。站在規劃角度,「農業」地帶當然希望用作耕田,但為何倒泥頭、囤積養蚊在農地上累見不鮮,令香港農地有超過四分之三荒廢呢?

現實是地主、發展商甚至政府,都將農地視為建屋土地儲備,他日政府再搞個「新界XX」新發展區就能起樓大賺。農夫善用土地為香港種靚菜嗎?原來這只會是地主發財(包括年前被揭發、在古洞囤積農地二十年的陳局長及其家屬)的絆腳石罷了。最明顯例子,是今日被鐵網圍堵的粉嶺馬屎埔村,僅存兩成的活躍農地,跟聯和墟城鄉共生了四年的社區農業模式,通通都被政府劃作石屎森林。

地政總署不批官地給農戶,地主囤積養蚊不放租,政府就叫農民買地自耕?這不是「何不食肉糜」是什麼?所謂的「特殊農地復耕計劃」,漁護署其實做了二十多年,目前都沒有地主願意放租,輪候復耕的農夫數目已逼近三百!

沒有保護農地政策,新發展區只會滿足囤地願望,常耕變休耕將不斷上演。香港人有居住權,同時有享用安全食物的權利。請發展局尊重農夫原地耕種的權利,先在棕土等地起樓,還地於農;同時善用農地杜絕囤積,還菜於民。

民建聯:「綜合農業堆填村」?

至於發展局向《明報》提及的「農業政策檢討」,乃源於梁振英2014年1月施政報告的第45段,提出「檢討現行的農業政策,以提升生產力和促進可持續發展,包括引進現代化、環保及保育大自然資源和農業生態的農業技術,為市民提供優質的農產品,亦可促進鄉郊的多元發展。」縱使食衛局及漁護署將在年內進行諮詢,但香港農業正因農地消失而復甦無期。陳茂波,身為管理香港土地的發展局局長,首先便要放下自己及家人囤地的利益,讓規劃署及地政總署跟漁護署合作,建立保護農地農用的政策。

惟事有湊巧,民建聯就在施政報告差不多同一時間,提出利用堆填區發展「綜合農業村」。民建聯表示「認同香港土地資源不足,對本地傳統農業帶來影響。他們較早前到本港及台灣植物工廠,視察最新農業高新科技,包括水耕技術,期望為本地農業帶來出路,推動農業轉營及可持續發展。在研究本港周邊地區城市農業發展後,發現台灣、日本等地傳統土耕用地雖然較香港多,但已開始未雨綢繆,就水耕技術作研究,這做法值得香港借鏡。目前當局有意發展新界,藉土地重新規劃,可把握這機遇,把棕地及復修後的堆填區發展水耕種植,帶來雙贏局面。他們又建議政府撥出合適土地,建立引入農業優先理念的綜合農業村或發展其他農業用途,平衡城市規劃與漁農業發展的矛盾。」

儘管施政報告和民建聯打出提倡本地農業的旗號,但實際上卻無視農業背後的複雜生態網絡,將問題簡化為工業化、集團化的高新科技應用,將生產程序悉數放在與外界隔絕的「農業水桶」。這到底能否「為市民提供優質的農產品」仍難以逆料,但卻肯定不涉及「亦可促進鄉郊的多元發展」。就正如民建聯提出的所謂「綜合農業村」,只是為消滅新界鄉郊傳統社區鳴鑼開道;而所謂「平衡城市規劃與漁農業發展」,則是把原有精耕細作小農,悉數剔除在漁農業發展以外,並進一步鞏固現時漁農業的封閉壟斷性。凡此種種,盡皆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

或許到時可以介紹Jamie Oliver,到堆填區找新鮮食材亦未可料。

明報2014年9月14日報導〈發展局回應新界東北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