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毫不簡單的雞蛋仔 一份難能可貴的專業

訪問日期:2011年4月14日

被訪者 (身穿黃衣):百事 (Patsy) ,灣仔市集關注組成員,自中學時代已經與雞蛋仔伯伯結緣 (註一) 伯伯見到她和兒子就很高興
訪者及筆錄: 車人,灣仔市集關注組成員 (註二) 在網上偶然看到撐雞蛋仔伯伯新聞 激到彈起 與同路人奮起推倒無理又過時的小販條例

車人:百事,你是如何認識雞蛋仔吳伯的?

百事:我由小到大都喜歡吃雞蛋仔,記得我讀中學的時候,差不多每天都在屋企附近一檔車仔檔買雞蛋仔,有時可能一日食兩次,因為父親回家時可能會買回來一起享用。我還記得那位買雞蛋仔的伯伯,在新鮮做起的雞蛋仔上撥着他的葵扇; 我一直不明白為何要將熱辣辣的雞蛋仔故意弄涼,他解釋這樣做的原因是要令雞蛋仔的皮更脆呢。後來我和家人離開香港,八年光陰飛逝,我一直很想尋回那一份難以忘懷的味道,可是每次都失望而回,心裏想究竟能否再重遇伯伯,重拾昔日的味道?

結果讓我尋回吳伯身影,數年後的一天,不經意走進一條甚少踏足的街道,忽然看到一輛木頭車,嗅到濃濃蛋香,走近看到碳爐前的伯伯,他與我十多年前認識的雞蛋仔伯伯很相似,只是身形瘦削一點。我吃了一口就知道是他! 就是這種味道,錯不了! 為了確定自己沒有弄錯, 我一邊吃一邊問伯伯以前曾經擺賣的地點,是否曾以半底交易等, 是他沒錯了,心情真是興奮極了。

車人:我都是透過你的介紹才認識吳伯的,我第一次吃,覺得他的雞蛋仔就是獨特,雞蛋仔是實心的,卻能做到外脆內軟,放在有小孔的紙袋中,十多分鐘都能保持溫度與脆度,你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

百事:別看十元一底的雞蛋仔以為簡單,可是大有學問呢。首先伯伯從木頭車舀出蛋漿,蛋漿是雞蛋仔的靈魂,蛋的份量要剛剛好,多了燒起來容易燶; 太少就不會有香味; 麵粉不能亂買,要買軟滑的; 他用的是傳統碳爐,必須透過加碳碎來調校火候,燒煮的時間會較電爐長, 但會香口得多。

我很欣賞他對每一底雞蛋仔的認真態度,伯伯為了能令每位顧客吃到新鮮、熱辣、香脆的雞蛋仔,都不會預先燒好,怕放涼了味道不好,一定要即叫即燒。由落蛋漿,加碳碎,轉動熱爐,取出雞蛋仔,用葵扇撥涼,每一個步驟都會做足,誠意非常可嘉。

更難得的是,每天收檔下班後,無論蛋漿是否賣完,都會全部倒掉, 接着清潔木頭車,由爐邊到盛放雞蛋仔的鐵架和盤,都掃得一乾二淨,再以清水抹淨; 燒蛋漿的爐具也清洗乾淨,然後吹乾; 最後再以雙重布帳將木頭車包好。這個清潔程序需要約一小時,吳伯每天都堅持每一個程序,他說過: 「吃下肚的嘛」。每星期一次的大清潔,會再進行爐具消毒,確保顧客食得放心。

車人:不聽真不知道,他比很多食物提供者認真得多,看我們偉大的城市,發生過酒店自助餐中毒 (註三),超市油魚 (註四),到今天的塑化劑污染等事件 (註五)千奇百怪? 怎麼我們走進極為推崇包裝的室內供應鏈,食物卻越來越不乾不淨,走向戶外光天化日之地,吃進肚的才夠安全,我們的城市究竟有什麼問題? 我不期然想起馬國明的<<路邊政治經濟學‧新編>>一書 (註六),提到有否聽說有人吃過燴蕃薯炒粟子肚瀉沒? 沒有啊!

可我們城市的執法構關對這些認真的街道產品提供者趕盡殺絕,真是荒謬透頂! 香港才一千九百名無牌小販,每年執法檢舉數字卻有二萬多宗,平均一年無牌小販就大約被檢舉十次,而今次吳伯在兩個月內就遭受到接近一年的平均檢舉次數。我知道食環署高層在強迫下屬達到某個檢控指標 (meet quota),追數本身就不合理,數字根本不能代表質素,數字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在小販條例,條例本身就是惡法,自從70年代停發小販牌照起,政府就有心殺絕小販,使其在街道消失,市民對小販的需求一日不減,街道都會有小販出現,有小販告訴我們,曾特首及其他高官要員都來過市集購物,他們不窮吧,為什麼都喜歡光顧小販?

現在政府也轉換態度了,開始加發雪糕牌照,又讓助手或有志投身小販行業的市民抽籤爭取空置小販的牌照,政府態度是良好的,既然城市不再禁絕小販,因為大家都應該理解販賣行為根本無罪,而公共街道是屬於每一個香港市民的。吳伯的事件,更多對小販無理欺凌的事件,有人亦犧牲了寶貴的生命 (註七),現在就是時候認真地檢討最少30年沒更動過的小販條例,剔除對小販的苛例,確認市民對公共空間的使用權,將執法人員的角色由盲追指標糊塗執法改為共同有效的管理等。

百事:這城市就是自絕自己開創的道路,我們都唱過<<獅子山下>>這首歌曲,期望能夠自食其力不靠政府,默默耕耘養育親人,怎麼現在政府做的卻剛好相反? 趕絕小販,使其失去尋找生活的方法,令其推向福利網,讓其盡失尊嚴。像吳伯那樣,他就是不怕辛苦,他願意站在陽光暴烈的地方,天寒地凍就只穿一件單薄的衣服,又甘願在數十年間蝸居在細小的木屋裏。數十年來,他不停地受到打壓,已經轉過好幾個地方擺賣了,直到今天仍然保持幹勁,努力地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

我還有一個觀察,我發覺吳伯擺賣時很少看人,他總是向兩旁看守地張望,不然就是看着爐火,即使你和他談天,他也是保持在這種緊張的狀態中,我相信他不是沒禮貌的,他可是沒辦法啊,無理無道的執法人員可以隨時到來充公他親手製作的寶貴財產木頭車,再送出一張無情告票!

我不禁要問,我們的社會為要何要這些願意靠自己雙手、自食其力的人受盡打壓。像吳伯一樣,擁有一份「專業」、有技能、有才華的人實在很多 : 像修理鞋子的鞋匠、能將麵粉製作成色彩繽紛公仔的師傅、製作各類應節食品的街坊,他們都渴望運用自己的專業幹活; 可是當各區的租金貴得不再理性、小商戶不能再立足屋邨商場、街道都變得連鎖店化的時候,令我更加相信小販行業就是本地就業的一條出路。

此外,我們的社會至今依然缺乏退休保障,吳伯就是這種基層市民的寫照 – 越想靠自己的雙手自力更生,反而越艱難。老人家在香港捱了數十年,有血有汗,到晚年生活依然無保障,想靠自己幹活過生活,卻更備受壓迫,這是什麼的道理 ?

後記

回家的路上,想起有一個星期日的中午,我看見吳伯伯沮喪地蹲在地上,身旁有一位警察人員,卻沒有在擺賣。了解後才知道原來樓上有一位街坊投訴有炭味,向執法人員投訴,執法人員豈能光吃糧不做點事情? 他們就算不想來,也得來警告被投訴者。我很想知道,那位市民是否如此不能接受數小時的炭味,小小的爐火背後養育着整整一個家! 這位市民想過嗎? 執法機關的問題最大,他們有沒有調查一下投訴的市民是否真正受到影響? 還是可能有其他的誘因? 我心想:是啊, 我們還要面對着可惡的地產霸權,可恨的高地價、政府長期干預市場,向地產商傾送利益,戰線實在太漫長了,管他呢? 一代做不好,下一代繼續下去,不到岸 不止息!

寄語親愛的的吳伯,多少默默耕耘受盡欺凌的小販們

《默默向上游》
唱: 張國榮 曲:顧嘉輝 詞:鄭國江

幸運不肯輕招手 
我要艱苦奮鬥
努力不會有極限 
若遇失敗再重頭

現實欺弄不擔憂 
我要跟它決鬥
挺著胸對抗命運 
用力握實我拳頭

#成功不會驟然降 
喝采聲不想白白承受
求能用心 求能用功 
求能做好鼓手

*像怒海的小孤舟 
冷雨淒風繼續有
我願那苦痛變力量 
默默忍淚向上游
(重覆#,*)

註一: 雞蛋仔是港式傳統小吃,通常要一底底買,但十多年前也可以買半底。雞蛋仔的材料通常有雞蛋和麵粉,完成後會成為橢圓形一個個的蛋糕仔模樣。以前多數在街邊車仔檔賣,現在十居其九都在舖內,也甚少以傳統碳爐燒

註二: 灣仔市集關注組,成立於2006年天星皇后碼頭事件之後,太原街交加街小販當時已幾被判死刑,全個露天市集共約一百六十名小販,就為了「尊貴」的尚翹峰車主出車,政府以改善交通之名,要把商販趕進室內街市,商販團結反抗,最後特首在施政報告中宣佈保留整個太原街交加街露天市集

註三: 其中一宗酒店自助餐中毒事件發生於2008年8月,兩批共11名市民懷疑細菌感染,出現腹痛、嘔吐等癥狀 (見明報「洲際酒店自助餐11人食物中毒」2008年8月27日

註四: 於2007年1月,香港百佳超級市場被媒體揭發以「藍鱈魚」、「鱈魚 (油魚)/ CODFISH (OILFISH) 」等名義出售價錢比鱈魚低7倍的油魚的急凍魚柳,詳情見維基網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9%BE%E4%BD%B3

註五: 由台灣引發的塑化劑污染風波,製造商用之以代替取價高數倍之起雲劑,由運動飲品引爆至約500款食品如果汁、果凍等,事件發展至今暫未有停歇的跡象

註六: <<路邊政治經濟學‧新編>> 馬國明著 2009年7月 進一步媒體有限公司出版

註七: 其中一宗執法人員導致小販身亡事件,發生於2006年6月26日,一名天水圍售賣草藥的老小販牛大力遭食環署人員圍捕,被迫至跳河逃走,最後溺斃身亡 (評論文章見謝柏齊撰寫之「小販末路,純屬意外?」2007年6月11日 獨立媒體http://www.inmediahk.net/node/224399)

註八: 本篇文章部份內容收錄在<<頂‧社工 助人自助與頂人自頂>> 由Patsy撰寫的「不變的味道」篇章2007年12月 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