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環保與消費真的不能共存嗎?~走訪新界西堆填區的經驗(下)

         上一次講述了筆者參觀屯門稔灣堆填區的經歷,從而反思香港的環保問題。今次則以城市及個人層面出發,探討我們能夠怎樣平衡環保與消費。同時亦會覆述分享會上婦女推行環保所遇到的困難。

       

         在香港,政府推廣環保最積極的政策是設置三色廢物分類回收箱,至於沒有被回收的垃圾則被送往推填區。興建環保園、徵收廢物處理費等措施則仍然在計劃階段。然而,其他城市已經將廢物處理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亦即是從一開始便減少垃圾的產生。在分享會上,一名曾經住在新加坡的婦女便憶述獅城減少應用膠袋的方法。原來在新加坡每一座大廈,只有最底有一個大垃圾箱。如果大廈居民要拋棄垃圾,只需揭開位於廚房的槽蓋,傾倒下去,垃圾便會傾倒於大廈底層的大垃圾箱。於是乎,將會變成垃圾本身的垃圾袋數目大幅減少。

         另外,在外國(分享者忘記了是哪些國家),顧客在超級市場購物時,如果想索取膠袋,便要額外支付膠袋的費用。道理就好像我們在食堂外賣時要多給一至兩元,以支付飯盒及膠杯費用。雖然在分享會上,立即有人提出反對,認為香港超市給予免費膠袋是天公地義。但是筆者想深一層,為保障長遠環境資源,改變少許生活習慣亦未嘗不可。反正現今香港派發免費膠袋的做法也是約定俗成的,並非不能改變的真理。

         於個人層面上,雖然我們能夠做到保護環境的力量很細小,但是「常哦行動」(一個成功要求月餅製造商減少過度包裝的行動)顯現了一個小群體仍然擁有改善社會現狀的能力。除了自備環保袋及減少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外,更有參加者提出應用DIY(do it yourself,即是奉行自我製造及自我應用的原則)的見解。例如家長與小孩一同製造玩具,使大家更加珍惜這些玩具之外,亦可促進親子關係。

         可惜的是,參加者分享在實踐環保時,遭遇到相當困難。即使在家庭層面,她們也可能被家人責備「阻著地球轉」,或者「阻著香港經濟發展,令到很多人失業(例如包裝工人)」。這些主流意見彷彿將環保及經濟發展對立起來。兩者真的找不到一個平衡點嗎?從另一個角度看起來,發展回收工業及相關配套可能給予港人更多意想不到的就業機會、減少過度包裝可以減低處理廢物所需負擔的成本,從而剩餘更多資金在基建或者發展文化事業上,簡接促進本地消費。

有一些參加者訴說她們自備發泡膠盒到超市買肉類食品時超市職員堅持用回超市的新發泡膠盒。這當然涉及衛生及責任問題的考慮,但也證明個人有心支持環保,卻也可能無功而還。亦有參加者反享她們以步行及踏單車來支持環保,單車徑卻被西鐵割裂的情形。從道路設計上,筆者感到原來單車這一種極為環保的交通工具,在政府的眼中,只是具有康樂用途。

    最後,有分享者提出智能家居的概念。筆者也不大記得實際內容。大概是抽濕機抽入的水份會自動輸送往洗衣機洗衣服、又不知怎樣駁去熱水爐或者冷氣機等等。總之理念就是把食水等資源不斷循環再用,直至用無可用才排走。這些結合環保概念的日常設計,並不是什麼破天荒的偉大發明,而只是一點兒生活智慧。可是香港在這方面實在乏善可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