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Inside-out》──Pixar心靈雞湯

《Inside-out》──Pixar心靈雞湯

Pixar動畫曾帶我們上天下海,天馬行空,這次帶觀眾走到最接近自己,卻又最難明白的地方──人腦。

在醫學上,人腦是人體所有器官中最複雜的部份,內裡包含神經系統、記憶及掌管情緒;而Pixar這次向難度挑戰,以動畫形式,將最複雜的事簡化,向大人甚至小孩解釋人腦,結果它再次成功做到「小孩笑,大人哭」的效果,截止7月25日,爛番茄網站竟錄得高達98%的正評,實屬佳績。Pixar創意總監John Lasseter亦明言,《腦筋急轉彎》是他們拍過最難的動畫。

說《腦筋急轉彎》是誠意之作,絕不過份,導演Pete Docter以自己女兒為藍圖,創作出Riley這角色,而他為了了解人的情緒如何左右行為,請來神經學家和腦神經專家,到Pixar總部進行教學,製作團隊每天要學習各種醫學知識,最後還要深入淺出和有趣地展示腦內世界。Pete Docter表示,要觀眾情感共鳴,故事才動人,電影不只講大腦,還探討情緒、心靈,甚至接觸到幻想、夢境和潛意識,難度可想而知。

注意:以下內容含劇透。

情緒專員各有不同顏色,例如阿樂像顆星一樣閃閃發亮,阿愁是憂傷的藍,阿憎最討厭西蘭花,自己卻長得跟西蘭花一模一樣!

Riley一出世,便由「阿樂」掌管她的情緒(阿樂在情緒專員中擔當隊長的角色),所以Riley性格開朗,直至11歲舉家搬到三藩市開始,「阿愁」不斷多手摸記憶球,而遭阿愁摸過的記憶球,是不能還原的(阿愁在故鄉時,比較循規蹈矩,但她說不知道為何很想去摸這些記憶球,是因為搬家後,外在環境不斷刺激Riley,令阿愁控制不到自己,為Riley製造憂傷記憶),所以阿樂索性畫了一個圈,要阿愁乖乖地留在原地看書(顯示出開朗的人有時缺乏同理心,只是一味叫人別傷心,卻沒有深入了解別人憂傷的原因),但阿愁仍是忍不住去摸球,結果Riley變成一個喜怒無常的少女。

直至一次,阿愁竟摸了準備進入核心記憶區的球,阿樂為阻止記憶球進入核心記憶區,與阿愁雙雙墮進Riley的長期記憶區,途中遇到幻想樂園、發夢製作工場以及乒乓(Riley兒時幻想的玩伴)和負責吸走沒用記憶的清潔員(大概就是我們生活上一些不值記住的小事),尋找回到總部的過程中,笑料百出,例如阿愁居然愁到走不動,要阿樂拖著她的腳走(最後阿樂還要扮她賴在地上!);當乒乓介紹幻想樂園時,阿樂興奮得手舞足蹈,阿愁卻冷冷地說:「我係咪每個都要俾反應呀?」

看著Riley的島(鬼馬島、友誼島、冰上曲棍球島、誠實島和家庭島)逐個崩塌,阿樂和阿愁均十分焦急,後來留在總部處理Riley情緒的阿躁、阿驚和阿憎卻搞出「一鑊粥」,令Riley離家出走,3人無論按任何掣,也無法令Riley回心轉意:「佢已經對我哋冇晒感覺喇」,解釋了人類為何有時感到絕望;而在大腦區,阿樂、阿愁與乒乓因追不到火車,乒乓傷心坐在崖邊,阿樂無論怎樣扮鬼臉講笑話去哄他,他都沒法振作起來,反而阿愁坐在他旁邊,跟他一起呻:「係囉,真係好愁。」居然令他重新站起來,說明了我們在失落時,對那些鼓勵說話聽不進耳,反而需要一個聆聽者,或是同路人,與我們分享,令我們知道自己不是在谷底。最後,阿樂與阿愁終於及時回到總部,眾人無法抽出的「燈泡」,居然由阿愁抽出了,令Riley及時下車回家,抱著爸媽大哭一場,這時,阿樂明白,即使是一個開朗的人,憂傷也不能不存在,人有時需要釋放自己情緒,裝笑反而倍添壓力,既然不開心,就應該找方法發洩出來。

電影最後還透視了每個人腦內都有這5位情緒專員,只是並非人人都是阿樂作主管(媽媽由阿愁掌控,爸爸由阿躁主導),連貓狗小丑也有情緒專員,此時,觀眾會想,自己腦內又是誰在掌控情緒呢?如果大腦有堆填區消滅記憶,我們又扔了甚麼記憶下去呢?會否有些我們努力想忘掉的記憶,像阿樂般那樣千方百計爬上來?尾段描寫Riley情緒升級成更複雜的組件(年紀越大,情緒越複雜),會否衍生出不同程度的阿樂、阿愁和其他組員?

電影絕對適合情緒正受困的人士去看,故事告訴我們,憂傷是情緒的一部份,我們沒法趕走它,只能接受它的存在,讓自己釋放憂傷情緒,才可安然度過困境;哭也不是罪過,是一種宣洩、向別人求救希望得到安慰的行為。不然,當所有島嶼都崩塌時,對一切都沒法有感覺,就是踏上情緒病的邊緣了。

阿愁這麼可愛,給她一個擁抱吧!

好喜歡王菀之驚喜的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