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離線沙龍:承傳抑或批判?從司徒華一生檢視香港民主運動

Watch live video from NetmediaU 網台聯盟 直播頻道 on Justin.tv

日期:2011年1月22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三時
地點:獨立媒體(香港)會址 (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9樓)

是次離線沙龍講者如下:
黎則奮(資深傳媒人、時事評論員)
馬國明(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兼任講師)
羅永生(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

司徒華先生辭世,從眾多評論中,予人一種痛失時代「巨人」之感。

環繞著司徒華一生的,有七三年反對削減文憑教師薪酬而發起的教師大罷工,教協亦在這工運中誕生。到八十年代初,香港前途問題談判期間,他進入了草委行列。直至八九年六四事件後,他退出了草委,成立支聯會。期後他與李柱銘創立香港民主同盟,未幾港同盟與匯點合併成為今天的民主黨,司徒華任黨鞭。

主流論述中,從七十年代的香港社運至當下,司徒華的影響力不容忽視。然而,就司徒華的評論中,我們可有感到一種簡化主義在運動著?教師大罷工、成立支聯會、促成民主黨,這些豈是說立就立的嗎?箇中有甚麼物質條件、客觀因素在左右?哪些應該繼承,又哪些該被批判?

香港公民社會的累積和發展,全賴深入和批判的回顧。作為一份公共的民主遺產,司徒華,或受其啟發的民主運動,是民間社會的重要一頁。除了急著往司徒華的臉上貼金或替他苛索醜聞的常見表態之外,我們真正急須的其實是對歷史的細緻疏理,檢視得失,這既是必不可少也是不可懶做的功課。

我們特意找來幾位,也是從七、八十年代至今一直觀察甚至參與本土公民社會發展的學者和分析家,一同回顧香港民主運動。

查詢電話:2147-0788
查詢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