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IT狗》賣樓創業的啟示—問香港往何處去(九)

《IT狗》賣樓創業的啟示—問香港往何處去(九)

《IT狗》主角葉念信當初能創業,全賴沽出手上物業,換資金來搞公司。情況其實類似所謂置業階梯的財技,只不過阿信不是用賣樓所得再做槓杆,買一個更大的單位,反而真金白銀租地方、聘請員工(創造就業機會) 及添置器材等等,先畀錢人賺(促進經濟),再追逐自己的夢想。

但要知道,香港的資產增值遊戲,業主佔有壓倒性優勢—就以近幾次爆發疫情為例,食店生意話停便停,但租金照交,政府從無強制業主減租以分擔抗疫的社會成本﹖像阿信這種正正經經做生意的IT狗(或其他中小企老闆) ,不投機取巧,就算有錢賺,如果不是賺得多的話,扣除租金及員工薪金,老闆隨時連打工份糧都搵唔番。

何況,做生意很少有長勝將軍,資本不夠雄厚,銀行不會願意借錢給妳/你周轉(有樓做抵押便例外) ,只要失一次手,很容易陷入困境,甚至輸光老本。在主流經濟學者口中的市場運作,極有效率地汰弱留強,呈現的是一幅社會在競爭中不斷進步的美好圖象,但實際上遊戲規則容許業主輸打贏要,立於割韭菜的不敗之地。這種毫不公平的制度—對實體經濟作貢獻的人,收穫遠低於擇肥而噬的收租佬—只會助長躺平文化的壯大,形成不健康的、壓抑創作、創新及創業意慾的社會及經濟生態。

有經濟學者提出「再工業化」,期望可創造更多機會給年輕人,本意良善。但假若焦點放在拿地皮去大肆發展,不在上述經濟邏輯/規則的層次作合適的變革,結果,政府提供的土地及各種政策優惠,只會變成數碼港、科學園的翻版,使特定階層獲取巨大利益,無助一般市民。LikeCoin發起人高重建曾經這樣說:「矽谷之為矽谷,是人才、市場、資金、文化、體制等加起來的結果,最後才是土地這個載體。就像做沙律,材料最重要,容器固然必須,卻絕非關鍵。」他的分析值得參考。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