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經歷三次改朝換代:友愛商場與街市的歷史軌跡

經歷三次改朝換代:友愛商場與街市的歷史軌跡

文:區嘉奇

上世紀七十年代,屯門發展成新市鎖。面對持續增長的人口,香港政府於區內興建多個大型屋邨。友愛邨及安定邨在這個時代脈動下,分別於1979年及1980年落成。為應付友愛邨及安定邨的日常生活的需要,友愛街市及商場於1980年正式啟用。

公營時期:1980-2005

2005年之前,友愛街市及友愛商場由房屋署管理。跟今日「私有化」相比,當時的街市及商場的各項設施都較簡陋,最明顯的差別是它沒有冷氣系統,光線亦較陰暗。不過,由於當時街市及商場的服務對象主要為是從各地搬來屯門友愛的基層市民,故鋪頭租金平、貨品價格便宜成為了街市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翻查報導,專頁「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版主梁瑋鑫在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曾指出,表面上友愛商場並沒有特別之處,但在設計上其實暗藏很多為社區著想的細節,例如它預留了很多空間供市民聚腳,而通往這場各樓層的斜道設計,亦照顧到行動不方便人士的需要。(1)由此看來,當時的商場及街市的作用除了消費購物外,更重要的,是方便居民,以及凝聚社區。

領展時期:2005-2017

2005年,房委會2005年出售180個屋邨商場、街市及停車場設施予領匯(現改稱領展),自此友愛商場及街市便交由領展管理。經營之初,就有傳領匯要求小店繳付高昂的租金,及提出難以接受的條件,令小店不得不搬遷或選擇結業。到了2012年,領展對友愛商場進行大型的翻新工程,工程把友愛商場及合二為一,新商場亦重新命名為H.A.N.D.S,意指HAVE A NICE DAY SHOPPING。翻新工程把原有的半室外商場改裝成密封式商場,裡面提供了空調設備。本報曾訪問了一名居住於友愛邨,八十多歲的黃婆婆,她指:「有冷氣好好,早起買完餸咪可以上黎抖涼坐下,唔使係屋企咁熱。」可見改裝後的商場為長者帶來舒適的感覺。不過,前區議員林健翔(友愛南)指:「裝修後係有冷氣,但商場全部變左買貴衫貴鞋,年輕人唔會係度買野,去都去市中心。長者唔會買年青品牌啦,所以佢令到一班基層無辦法係區內買到生活所需。」由於H.A.N.D.S走年輕時尚路線,其引入的商戶主要屬於貴價奢侈品品牌,一些居住於那裡的基層市民並沒有足夠的消費力購買那些商品。

基匯資本時期:2017至今

時間來到2017年,基匯資本以50億元向領展購入友愛商場及街市。當時基匯資本以翻新工程為由,要求街市的商戶於2018年6月30日離場。由於決策引起廣泛的爭議,基匯資本把計劃延遲至2019年3月進行。2020年6月,翻新工程完成。管理團隊除為街市注入了童話元素外,還在內部進行大規模改裝,把友愛街市分成「食肆」及「街市」兩部分,收窄了行人道,並將本來呈不規則形狀的鋪位改建成長方形,各鋪位的空間在觀感上較寬敞。加上店鋪內的光線非常充足,顧客進內購物時也較舒適。前區議員林明恩(友愛南)肯定基匯資本的公共關係團隊,認為跟領展相比,他們「非常樂意跟大眾對話」,亦願意去關注街市的公共空間使用問題。然而,對於街市私營化的管理方式,他仍感到憂慮:「首先,好多商戶反映租金貴左;其次,在售價上升的情況下會否加重基層的負擔,都使人憂慮。」

(1)〈公屋有甚麼好指﹖你真是個怪人〉,《蘋果日報》,2017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