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對石油危機的(不扮高深)闡述 (三)

上回說到油價上升是与美元貨币量有正关连,可是究竟何為因何為果,抑或互為因果?而這是一個关鍵問題,因若人們將因果倒置,又怎可能真正解決問題。更甚的是,人會因此而捉錯用神,以至令問題更惡化。
這裏存在着兩个可能,第一是美元供应量大於其有效需求。第二是石油供应增長低於其需求增長。現從美元近年持續貶值的事實,我們可說第一點是成立的。餘下來我們且探討第二點。
“在2007年,全球石油每天產量為8153万桶,而全球石油每天消費量卻為8522万桶,全球每天石油缺口約370万桶。”(引自28/7/08明報B6頁)亦即全年供需差距高達13.5億桶,或佔全年供应之4.5%強!而這絕不是一個小數目,所以第二點也是成立的。由是我們須進一步追問其因由,而可能因由不外以下二者:
1. 供应減少: 近年來,石油供应仍每年有轾微增長,雖則增長率有限,並呈下降趨势。
2. 需求增加: 这其实是一个偽理由,因需求從來就是多多益善。所以更正確的說法应是石油需求彈性不及其供应彈性。這个供求彈性差距的情况本來於經济上是頗尋常的,正如上週若打風,則下星期的菜價自會貴咗,但石油不是菜心。首先,菜心加了價,我們可改買外國生菜,但石油加價,我們架车總不能改燒柴吧。二來,石油与菜心等之另一大不同處在於石油是有既定蕴藏量,且是以全球性而非地區性供應來計量的。換言之,這不可能是任何一个个別石油輸出國藉減產所能导至石油起價,更遑論持續上升多年了。
所以我們實再难以否定如下的一個,雖則我们很不顾面對的,結论:石油產量高峯期已過!
或曰,往常的說法是產油高峯若過去,產量是會逐渐下降的,正如七十年代初美国本土油產高峯期一過,其產油量即持续下降。可是現在仍有轻微增長噃。
須知道,當年美國之所以不再選择一直食自己老本,但因為外國石油重平嘛!點解香港不再食新界種的米,因外國如泰國米重平嘛。但當全球都米貴時,就不再是同一回事了。但米都還可以种,從而增加供应,但存量既定的石油就必然是賣一桶少一桶!試想像,若你是沙特油王,你自己应是至清楚你重有幾多石油可賣,當你見到油價竟由廿元升至四十元時,若你還有大把油剩,你沒理由不大舉多賣,因你唔賺時俄國會、委內瑞拉會,加拿大會,於是油價會很快被推低,此之謂供求均衡嘛,啲主流經濟學者至鈡意搬出嚟講架啦。但事實是油價竟已升了六倍而供應只輕微增加 (但主流經濟學者卻冇解释)。所以一个近乎必然的結论就是石油總供应必然出現了困难,而你這油王是少數先行確實知道这事實的人。但旁人如你我在一段時間後也能推斷出來。
又,若你是格林斯潘,你好有可能早於四、五年前於油價升了一倍至四十元時也已知道因由,但你不能又或不敢透露之,所以你咪唯有暗啞底持續減息和印銀紙囉。 Doesn’t it make good sense?
之所以,仍有輕微增長確是能做到的,始終若要催谷產油量,方法仍是有的,如泵(海)水入已半被抽乾的油田,以增加其內部壓力等o當你比多六倍價錢人,就有如當你比到買一隻雞嘅價錢人來買一隻蛋,人又何妨殺雞取卵呢!
下回將會解释人們為何肯以,或不得不以,雞價來買雞蛋!
以及其可大可小但仍為人所忽視的後果、後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