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雪櫃冇餸,點過海嘯年?

雪櫃冇餸,點過海嘯年?

(刊於 09年3月4日明報世紀版)

(明報編按:關注綜援檢討聯盟,理大關社組及Roundtable Community早前於展覽「解說雪櫃」期間,於理大舉辦了題為「雪櫃冇餸,點過海嘯年?」的論壇。一個「從食物貯存看生活智慧」的展覽,引發出這個論壇和作者的一場反思:社會是如何對弱勢者、基層人士以至小康家庭生活狀況懷有蒼白的想像、進行盲目的標籤,最後生成偏見與歧視。)

文:陳宗佑、黃愛華@Roundtable

打開一個個雪櫃門,反映的除了是香港不同階層的生活外,更道出了香港人為了生活而留下種種掙扎的痕跡。民間博物館計劃的柏齊,走訪了二十四家人,將廿四個雪櫃拍下、解構,這些雪櫃就如窗口,讓人窺見身處於由資本主義引領的城市裡,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生活生存的基調。

在論壇上,柏齊說了兩個拍攝中遇上的小故事。一個發生於兩夫婦的中產家庭裡,在他們的雪櫃裡,積滿了甜甜的利賓納飲料和食品,問他們為甚麼,他們的解說竟是:「每天勞碌地工作,生活太苦了。」也有另一個故事,發生在基層家庭裡。雪櫃裡堆滿著許多麥當勞的茄汁包,母親說茄汁包是屬於女兒的,因為每天努力工作向上爬的女兒,討厭家中餸菜夾雜著的「雪櫃味」。

在蒼白處盡情標籤他們

在金融海嘯、百物騰貴的環境下,各階層都不能倖免;力爭上游追求溫飽生活的人,當然也包括領取綜援的人士。以一家四口的綜援家庭為例,每個家庭每月大約只有五千元可以用在日常開支上,每天要面對的是實在和切身的問題:雪櫃沒菜了,團年飯怎辦?我們和觀眾玩了個小遊戲,讓他們試用96元去為一家四口做團年飯,結論是勉強夠用──但這其實也是個小陷阱──96元其實是一整天可以用的錢。小孩子讀書要上網,這上網費用省不了,『節衣縮食』是名副其實唯一可以縮減開支的方法。無視他們的處境,把他們「沒有工作」及「領取綜援」這兩點放大,將兩點連繫並在空白的想像上加滿標籤及負面符號,其實正是向弱勢者落井下石。

回溯社會對綜援人士的態度,過去並不是這樣的──至少對小孩子,我們的社會從來都很寬容。自九十年代中後期,在政府開動宣傳機器,挑動恐懼,綜援人士『好食懶做、不勞而獲』的印像,漸取代了往日香港社會的包容與關懷。在他們最需要幫助的年頭,社會大眾卻對他們愈加歧視及排擠,甚至將他們邊緣化;綜援家庭匱乏的不單是物質,更是精神上的支持。高官們稱讚堅決不肯拿綜援的人『有骨氣』,卻苦了因為不願孩子受苦受餓的綜援父母。這種論調,簡單地標籤了這些有困難的群體,所以當申訴專員公署指出有一位買 Gucci 眼鏡的綜援受助者,傳媒和讀者都理所當然地將它變成『綜援養懶人』的鐵證。申訴專員報告雖確實指出有這種「懶人」存在,但任憑這一竹篙打一船人,卻卻讓更多有血有肉、努力求生的故事煙沒於偏見和誤解之中。那些低收入或有需要接受幫助的家庭,因為害怕被標籤,甚至是孩童不願向人提起自己是綜援家庭的一員,而要求父母不要領取綜援金。這種無聲的歧視影響了他們平等獲取工作、追求幸福的普世權利,使很多人為了『尊嚴』拒絶理應享有的幫助。

基層和更基層的人困獸鬥

細想一下,我們每個人否曾經有過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但為什麼偏偏會認為需要幫助的想法是不應該的?甚至進一步說,誰不是在政府的補助之下生活?公屋、教育、醫療,我們其實都是在政府的保護網覆蓋之中。現行的綜援制度將長者、傷殘、單親、失業、小孩都納在這個機制之中,而協助的都是生活最困難和最有需要的人,指責的手指為何偏偏都要指向他們呢?

我們可以大膽逆向歸根地找到這種論調本身的邏輯:就是一個勤勞而有手有腳的市民,無論如何都不會也不需拿取政府的援助金。還有傳統的『香港故事』作為憑證──當年來港的移民都是自食其力不靠政府,今天的綜援人士卻都是來港白吃白住的新移民、大懶蟲,所以政府根本沒有必要用福利制度保障這群「坐享其成」的市民。各位沒有拿取綜援,每天朝九晚十的勞動者,自然容易同意這種論調;但實情是,香港人生活的繁碌,不論是窮人或中產、拿綜援還是沒拿綜援,都同樣對未來的生活充滿焦慮,苦苦在賺取金錢和追求生活中掙扎,其實都在面對著同樣的困境。在沒有安定、完善和公平的福利保障下,市民只能赤裸裸地面對未來,充斥著之於生活的憂慮和掙扎,並將怨氣怒氣向著其實更基層的人發洩。弱勢者欺負更弱勢者,是社會最致命、最悲哀的深層矛盾。

一個健全而有效的社會保障制度的目的是惠及社會每一位市民,達到社會共同承擔社會責任、共同分享社會成果的目標;更重要的是這種制度會令市民樹立正確的觀念,表明幫助有困難或有需要群體不單單是政府和社會共有的義務,更是快樂而應當的義務。

零九年,當金融海嘯的暗湧讓整個社會醞釀著不安和愁雲時,香港政府和社會何不藉此機會反思,市民在這些情況下是否永遠只能充滿無力感?在勤勞工作自力更生,與領取綜援被人標籤及遺棄的兩個選擇外,或許我們可以在福利制度上,勾勒出第三個選擇。讓福利制度更鞏固和完善,永不單單是基層市民的問題。

 [文:陳宗佑、黃愛華@Round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