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年危機 與 成人之危

中年危機 與 成人之危

前陣子,跟民間團體朋友聊天,主題自然離不開金融海嘯對基層人士的影響。最近的確多了人失業而求助,例如申領綜援。這批街坊以男士居多,估計是因為受影響的行業以建築運輸居多。而即使女性被裁,她們尋回工作的機會較高,雖然薪金可能低了一截。 這群人不少都是「餐搵餐食餐餐清」。當知道自己將會失去工作,就向銀行借錢,然後「慢慢搣」,耗盡積蓄再算。

在經濟好景時,「中年危機」似乎多指男人年紀漸長而魅力下降,要想盡辦法重振雄風,包括生髮,服偉哥,尋找伴侶(不論有沒有結婚),透過展現吸引力令人覺得他們Look young and healthy。「健康」跟「性能力強」打了個等號。

經濟轉差,中年危機的意義由機能 / 生理方面轉移至身份地位。滿以為工作尚算穩定,昨天仍拼命工作,今天卻連電梯大堂也入不到。失去工作,失去收入,家庭和社會地位大減。性生活危機最多只是給人家笑,但生活危機卻在於重拾一份工作,養家活兒。當中年出現生活危機,老年生活如何打算?

那麼剛出學堂的後生仔呢?小弟不止一次在「呻」青年人難以說將來。世事變得太快。2007年大學畢業,學生在算手上有多少份聘書;2008年大學畢業,學生慶幸還有一份聘書;2009年大學畢業,學生擔心除了實習職位,就沒有聘書。外間風高浪急,打機是否一個心靈避難所?就算去年的遊戲展營業額和人流均較前年的少一成,顧客平均仍願意消費千餘元。這不是一個小數目。玩家打遊戲機,消費比外出消遣少,又可以三五知己聚會,何樂而不為?

當然,打機不可以佔據整天生活,但為何成人可以「終日工作」,而青年人不應該「終日打機」?而手不離遊戲機,再加上鍾情玩具,被成人扣上「長不大」、「Peter Pan」、「Kidults」、「Adultlescence」的名詞;生理和法律上的成人,心理和行為仍像小孩。

直至現在,社會上對「成年人」有一個模糊的準則,例如婚姻,有子女,晉升階梯,離開父母獨立生活。這些標記在這二十年慢慢改變:多樣化的家庭結合模式就是青年人製造新的成人標記;合約和外判工作制度,高昂的樓價,就通通阻礙新一輩擁有這些標記。然而,這些人生理想(ideals)仍然存在大眾的腦海裡:中產味濃厚的樓盤廣告仍然氾濫,農曆新年親戚仍然問單身的後輩「幾時到你/妳派利是」。當我們沒有這些標記,我們就被怪責沒有盡人的本份,帶有缺憾。其實,在香港,這種「步步高」的生活模式,九七金融風暴已經變成泡沫,金融海嘯只是再提醒一遍:大家不要再發夢。

誠然,除了三十歲至四十歲的,有穩定事業/家庭的人(尤其是男性)外,所有成年人也達不到「成人」(adulthood)的準則。莫說我們難以達致父母輩所要求的成人,而已屆中年的也要拒絕認老,留戀「年青力壯」的時光。另一方面,社會到底又需要有一群人接捧承擔。我們要問的問題是如何承擔和何時承擔。與其追逐觸不到的理想,倒不如為成人重新定義。也許這樣,我們可以消弭代際矛盾,又可以平息所謂「港男」「不配」「港女」的爭論。

參考文章: Blatterer, Harry. 2007. Contemporary adulthood: Reconceptualizing an uncontested category. Current Sociology 55(6): 771-792.

Hunt, Stephen. 2005. The life course: a sociological introduction.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亞洲遊戲展閉幕人流減一成 星島日報 A06 港聞 2008年12月23日

吳志森 拒絕長大的Peter Pan明報D9 2009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