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國學講義(二) ——「善抱者不脫」茅于軾與老子的治貪智慧

茅老先生是一位十分值得敬重的內地經濟學家,他將自己的角色定位體制外以用更澄明眼光監察政府和企業,扎實地為低下社群辦事。然而茅老在觀點地產網的訪問中,卻發表了頗為具爭議的言論:「廉租房應該是沒有廁所的,只有公共廁所,這樣的房子有錢人才不喜歡。」

廉租房的存在是為了照顧社會上經濟能力較弱的社群,好讓他們有安身之所,因此言論引起了憤青們攻擊,認為剝削空間。然則,在討論應該有還是沒有廁所問題,卻忽略了「為甚麼要沒有廁所?」,這才是茅老的核心。

提出只有公共廁所,是因為針對有錢人以權謀私的現像,避免有錢人濫用這些房子,終歸都是保障基層的權利。而他提出的藥方與強調弱者生存的《道德經》有同工之妙。《道德經》中「善抱者不脫」是說的是被善於擁抱人的抱著,如何也掙不掉。原因只有一個,就被抱的人用沒有離開的念頭,就像被愛人抱著一樣甜蜜。由此引伸的道理,就是無論一個政制或者法則如何嚴密,要是去蓄意謀私,總能躲進法制的灰色地帶中,要杜絕這個現象就要針對人起貪念的私心,亦是所謂的:「不怕賊偷,只怕惦記。」面對賊人最難的地方就是要無時無刻堅守,可是總會防不勝防,所以要使他不去偷唯有讓他覺得不值得去偷。同樣道理,要讓基層得到居住的保障,茅老開的藥方就是使居住質素慘不忍睹,有權有錢的人才不想去佔便宜,無疑是一個很消極和殘酷的生存哲學。

基層社群就是指對自己生存權利和空間選擇權少之又少的一群,作為社會階層中的弱勢社群,理應是受到生存的保障,然而保護的方法諷刺地是要去不斷降低生活質素,以免引起別人的私心,但是應該下降至如何程度(extent) 才引不起人的關注?在這個情況下,對於沒有選擇能力的人來說,生存的空間和權利還剩下多少?貪念無限,貪法形形式式,「鬥低」解決不了問題,因此不妨回到「為甚麼會有謀私的機會」這一問題上,顯然是出了兩個問題,一是有法不依,即是執法人士沒有如實執行,有更多的茍且,同樣社會中亦沒有守法的觀念和出現了有錢等於有權,有權等於無法的心態,因此重點必須落於執法者的力度與對法律認識須加深;二是法制失去生命力,即是失去按經驗而成長和發展的體制,沒有成長能力如何能制衡不斷成熟的貪念?因此重點又放之於立法的層面之上。兩者的共同目標,和「善抱者不脫」道理一樣,就是要使人覺得做賊難度太高代價太大了,繼而失去了貪和偷的念頭。這才是治本的方法。

反觀香港的「高薪養廉」又何嘗不是一種使賊不惦記的做法?制約得到錢財的誘惑,可是權力的虛榮和濫用猶在,因此是時候回顧一下濫權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