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作為仕紳化的開路先鋒

文化作為仕紳化的開路先鋒

近兩月都在看一些地方,一直沒有記下,趁記憶還在,趕快留一些筆記。首先說說布魯克林音樂學院(BAM, Brooklyn Academy of Music)。

由於1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馬丁路德金紀念日」,而布魯克林是紐約黑人的根源,所以BAM也安排了一系列節目,其中包括演講、音樂會、電影放映以及社區藝術展覽。由於遲起,錯過了早上的節目,下午來到BAM後,只剩下以馬丁路德金為主題的社區藝術展覽Picture the Dream。計劃是BAM與New York City Housing Authority合作的產物,對象是居住在布魯克林區公共房屋的十三歲以下的小朋友,在藝術家Cey Adams與the Van Dyke Community Center的學生之引領下,繪劃馬丁路德金平等與自由的夢。

展覽在BAM二樓的BAMcafé,由於來到時差不多二時多了,上午節目的觀眾大概早已散去,二樓除了兩小堆人之外,就只有三兩個職員在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大概是因為該日是公眾假期,二樓差不多三時多便打烊,而觀眾也不多,職員也就特別輕鬆。看着咖啡廳兩边排開的小朋友的作品,沒有特別的驚喜,只覺得有些事理所當然。



不過,BAM本身以及附近Fort Greene的歷史以及近年的發展,倒值得一提。BAM本身是歷史建築,最早建於1861年,位於Brooklyn Heights的Montague Street,是當時the Philharmonic Society of Brooklyn的根據地,也是布魯克林的主題表演場所。1903年,一場大火把BAM夷為平地,而重建的BAM則建在當時興旺的Fort Greene區。

1967年,Harvey Lichtenstein接手BAM的執行總監一職。在他在任三十二年間,BAM被打造成前衛藝術文化中心,1983年開始的The Next Wave Festival更先後引入Philip Glass、Peter Brook、Laurie Anderson、優人神鼓的節目。

BAM大概是歷史建築(持續)再活化的例子,除了搞演出,它也跟不同團體合作,推動藝術與社區活動。

不過若果把BAM放回它所置身的Fort Greene區,以及紐約近三十年來以文化推動經濟、以文化氛圍打造城市的背景,又是另一個故事。Sharon Zukin在新書Naked City中指出,七十年代,由此美國經濟下滑,紐約市政府財困,於是出現不少公私合作模式,以保住紐約的吸引力和競爭力,而其中一個至今仍然實行的計劃,是「營商環境改善區計劃」(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 BID)。所謂「營商環境 改善區計劃」,其實是市政府把部分公共設施與公共空間的管理責任與權力轉駕民間,以解決市政府因稅收減少所引至的財困問題。當然,這類計劃得以實行,也跟美國近三、四十年的新自由主義轉向有關。本來,公私合作也無不可,問題是「營商環境 改善區計劃」似乎一直為大財團主導,於是七十年代中以來,不少紐約城中的小店都因為加租、遷拆等原因,而被迫關門。

BAM正正置身於名為FAB (Fulton Area Business) Alliance的BID。說是公私合作,結果是市政府讓出部份權力與責任,而參與BID的商戶則需要付多一點稅,以支持地區的宣傳、保安、清潔所需的費用(這些被認為是帶旺地區經濟所需要的)。由於曼哈頓近年的樓價與租值已不斷上昇,近年紐約的發展已漸漸向離曼哈頓市中心較遠的布魯克林伸展。順理成章,BAM所置身的Fort Greene,也是其中一站。

正如Zukin所言,這類發展的結果往往是仕紳化,舊的老爹老媽店被被迫走。怪不得Fort Greene一帶的商戶對BID疑心重重。除了担心仕紳化,他們還搞不通為什麼交了稅之後,還要額外付款找另一些人做一些本來是市政府份內的事(例如治安、街頭清潔等)。

Zukin說文化藝術是仕紳化的開路先鋒,是邪非邪?看看Fort Greene一帶的行情便知道。

3-3-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