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文維基的腐敗——側看第四次書生罷免戰

中文維基的腐敗——側看第四次書生罷免戰

在第四次書生罷免戰中,各方都表達了一些想法,但分析過一些想法,一些行為,當中體會到中文維基的腐敗,社群主流如何搬弄維基支拄與維基方針,誤導自己,甚至出現一些方針律師,製造方針的漏洞作出故意的攻擊,利用方針去把偽精英語言合理化。當中所展示的,是維基社群主流如何變成程序官僚與原教旨化,令部份互聯網群眾無法與他們溝通。

一切的問題,首先之事要返回維基支柱。

維基支柱

任何人希望參與中文維基編輯之前都應讀過維基五支柱(或/及方針與指引),至少,這是中文維基社群主流的期望。維基五支柱大致很簡單:維基百科是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不可以把以事實描述的形式展示觀點與想法(常被稱為[中立性]),維基百科的版權是自由的,維基人應文明地尊重其他維基人,與及忘卻所有規則。

中立性

中文維基主流常用的詞語就是「中立性」,如果中立只是指以事實作依據,其意思還是可以清楚的(但什麼是可靠來源,卻是很多不同理解的)。當「中立性」要引伸到編輯視點(例如內文比重,例如命名,一些事物因為有不同視點而有不同稱呼,但一個條目兩個或多個矛盾的編輯視點,便會自相矛盾脈絡全失),其實已經是當吃力,因為中間並不存在平衡點,只存在折衷點。但要說到極致,就是有些維基主流應為(下文會給於例子),連觀點也有中立與否之區分,這個已經是腦殘的地步。

維基人

維基人的界限是抽象的。即使你只是維基的閱讀者,甚至只是身處於受到維基影響的互聯網上,你也算是半個維基人,只是你並沒有參與維基的編輯。維基並不是為維基編輯而服務的,她應該服務整個互聯網,甚至,將來若有其它形式的世界網絡,我相信維基都應該參與的。然而,一般我們所說的維基人,只是指參與編輯(包括只編輯討論頁,投票頁與事件頁的編輯)的維基人,因為沒有人可以代表沉默的大多數,只有活躍的人才可以代表自己。若要規管維基人互相相處的方法,首要的考慮仍然是讀者的利益,而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卻是魔鬼在細節裡。

共識解決

維基人(至少是精英維基人)很重視的方針就以共識為手段解決紛爭。這個意圖背後也是很美好的,之後我會說說在實踐時出現的缺點。

編輯視點的折衷點

所謂編輯視點(editorial standpoint)就是指,一個條目必須有其固定的命名,內容上的脈絡,或其它不可模棱兩可的立場,否則會嚴重擾亂對此題目只有入門認知的讀者。編輯視點可以在命名,內容比重,描述次序,事件/概念定性等等範圍發生。

無論閱讀或編輯維基的人,都是互聯網人,然而,到達編輯視點爭拗的時候,互聯網並不是可靠來源,主流媒體才是可靠來源(有很少情況是例外,但微不足道),在找尋編輯視點折衷點的時間,只有依賴主流媒體。這個方針其實背後有良好的意願,那是,資料內容的來源都應該可以被追查的,這是顧及讀者的利益,亦是保護維基的信譽。然而,在什麼時候應該保留沒有可追查來源的條目,不要直接將它刪除呢?保留或刪除才是顧及讀者的利益,才是保護維基的信譽?

忘卻所有規則

維基第五條支柱是忘卻所有規則,這是最難應用得好的規則,因為它在邏輯上是自我干涉。可是事實上並不是那麼困難,我們要做到的是,當機械式應用編輯方針會出現不理順的情況,我們應該返回最初的原點,什麼是讀者的利益,什麼是維基的信譽,兩者有衝突時最較重要,甚至要再退多一步,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什麼,而不是強行執行方針。這一條並不是規則,而是一種自省,顧及現實與返回常理的精神。

傳媒與現實對維基的挑戰

中文維基並不是中國的維基,但中文維基人較常面對一個問題,就是,各類話語權都在傳媒與現實世界爭一席位,而中文媒體形態都十分之畸型。這個並非中文維基的獨有挑戰,英文媒體一樣有它們的問題,不過,中文媒體的畸型是獨特的,受到相關政治與及政治史的影響。很多中文媒體都並不是有自身崇高的意識形態,而是簡單地倒向不同的政金權結構。中國法學專家部份言論,已經淪為法棍水平(例如五區公投違反基本法之爭論),大學教育也是為了服務政金權結構,根本不以常理為首要前提。這造就了中文維基的獨有挑戰。

互聯網人的對維基的挑戰

面對現實的無奈,互聯網人的回應是含混,分裂,又帶有黨派性的(相同現象不只限於互聯網,不少社群都是含混,分裂,又帶有黨派性的)。不竟,沒有力量可以把人類的思想統一,亦不見得這個統一有什麼好處。互聯網人與一般人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有差別的是環境。互聯網令小學生也可以出版著作,著作的工具不再由媒體或發行商把持。原本媒體可以把持的話語權,互聯網令這個權力的分佈重新洗牌。維持這個進步元素的並不是網絡禮儀,而是依靠網絡混沌。混沌令人感到無所適從,無所依靠,所以很容易被抗拒,但事實上正是因為網絡混沌,互聯網才不能簡單地倒向金權結構。

維基人由互聯網人組成,如果他們只自視自己是藍血人,抗拒自身的含混,分裂,又帶有群黨性的性質,他們只會與互聯網人脫節。這個混沌,正正也是維基的挑戰。

維基是傳統的百科全書,還是互聯網人的百科全書?

維基當然並不是印刷的百科全書,問題是,維基應該合乎哪一些的期望,是要乎合傳統的百科全書,還是互聯網人的百科全書?進一步的問題是,維基如何有能夠,應付含混而不同的讀者期望?這個是重大價值路線的問題。

這裡有一點要各各位留意的,維基的定位可以由維基理事會決定,由各分會行政員去詮譯,但他們的行為並不等同讀者(不同黨派)的期望。

中立及超黨派的偏見

在一些單純的學術層面,不管生物學又好,統計學又好,管理科學也好,討論者往往會被期望為中立與超黨派的,而且我們不需要黨派去處理這些學問,不論當中涉及的爭議有多大也好。但是,當我們一要討論一個事物的存在合理性,要討論人事的去向,要討論價值觀的時候,要求討論者是中立及超黨派的人,那是不可理喻的。我們太容易忽視的是,中立本身也是一種偏見,存在就是合理;挑戰現有價值觀時,要以共識價值觀為依歸;不可以以有違共識價值觀去推倒任何一個人事任命。堅持在這些情況也竟然要求中立的維基人,我稱呼他們為「中立黨」,予以區別正常意思的中立。

第四次書生罷免戰

我只有觀察第四次書生罷免戰的很少部份,所以我並不打算整體地評論這次罷免。我想反過來,從部分讀者期望與編者期望煮的衝突的角度,看第四次書生罷免戰,這個才是罷免戰的全象。如果只是由罷免戰是如何推動,由時件頭到尾作檢討,這反而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刪除與退回

書生罷免的主要理由,在我印象中,指他不適當的刪除與退回,不予理由,較次要的是及後他指摘對方破壞,無禮,甚至最後封權。這些封權大多都合符中文維基方針的,有依據的,甚少人相信書生/其他人封權是違規的,但並不表味是合理的。

這裡的問題核心並不是書生的編輯(包括刪除,退回,不予理由,或其他人在編輯時他所給予的支持理由),甚至,不完全是書生本人的問題,而是這類行為在維基主流蔓延,部份讀者需要有渠道走出來反彈,表示他們部分的讀者的權利被侵犯,或中文維基並沒合乎他們部分讀者期望。他們的編輯經驗較少,或是曾早有熱情卻已經意興欄柵,他們大多數都沒閱讀過所有已在執行的編輯方針就跑出來。

轉移視線

維基讀者是一個一個不同的人,沒有一定的觸發點,他們不會跑出來。在討論中被反對罷免人士點名的,我看到的有黃世澤,林忌與及方潤(依印象中被點名的次數排次序)。

反罷免方常見的指摘是,支持投票者的理由不是理由,甚至沒有理由;支持投票者只是被動員出來的,他們對罷免方針毫不認識;支持投票者有強烈地域來源(即是以港澳為主),並不反映主流共識;支持投票者根本來者不善,並不是來尋求溝通;支持投票者是傀儡用戶,以種案及卑劣手段求勝。這些指摘是卑劣的轉移視線的手段,只是把已有問題衝突歸納於幾個個人身上。

方潤甚實與其他維基人一樣,沒有很特別的名氣,他的 blog 也不少長者讀者,很同級的維基人其實也算不少。他在做的行為其實不少人都在做,只有「站外拉票」一點不同,他公開讓別人他有拉票的,但其它人做的是完全秘密的。林忌有關的文章其實只有兩篇,他所關心的根本不是中文維基的社群發展,他只是關心他一直關心的議程,而維基/維基人的行為如何在互聯網影響這些議題。黃世澤直接被書生點名,但事實上,任何認識黃世澤的人也知道,他的仇家比他的朋友還要多,黃世澤寫文章可以第四次書生罷免戰變成這樣壯大,決不是黃世澤有個人魅力(他的作用反而可以催生反對票),而是物先腐而後蟲生,黃世澤的作用只不是其中一個觸發點。

要說明一下:我並不是要說明「站外三人vs書生一派」那一方才是受害者,不是這樣,我所講的是這個「站外三人vs書生一派」其實是虛假的對立想像,只是用來轉移視線。這個對立是真實的,但問題的核心根本不在這裡。

反對方不斷把對方婑化,令人以為傀儡用戶主要是來自支持方,這樣只會引來一波又一波的對抗性行為,因為講道理是完全浪費時間的,只會換來另一個官僚的回應。

玩弄程序:“站外拉票”用詞

其實一個重要的指責,是指三人「站外拉票」,破壞維基的中立性。這個指責我要單獨抽出,指明維基方針舞弄成為攻擊對手的利器,而方針的應有功能卻被消滅殆盡。

拉票在中文維基並不是方針,只有英文維基對拉票行為有方針(WP:CANVASS)。即使不是中文維基的方針,也有參考作用,不妨一讀。其實英文維基是接受拉票的,但是有四類拉票行為被為不文明。我們先閱讀這四個分類,再分析相關實況,才回去評價這個方針。我們要注意,英文維基對拉票行為並非只針對管理員任命或解任的事情上,而是一般討論,應否獎勵(例如優良條目)與及排解糾紛上。在英文維基討論社群解任管理員的提議上(不成功的方針提案 WP:CDA),提議者與其它不同意見都有提及,在短促的解任動議程序及必要的投票門檻下,拉票行為有必要的,拉票方針是這方面(如真的落實的話)應有不同運作。這個是不成功的方針,我不可隨意讀解這個「不同運作」應該是什麼,但我可以做的是,就今次事件表示一些有關見解。

在四類不文明的拉票行為中,第一類就是大量通知。在相關但大流多的頁面通知有關討論/投票是適當的,但大量把留言丟到用戶頁,或強迫別人接收拉票電郵,都是不文明的。第二類是使用不中立的拉票訊息,這類我要強調,拉票方針主要是設計用於一般討論,而不是社群解任管理員的情況上。第三類是刻意選擇只通知某些對象,尤其是只在某一類用戶頁下丟通知,同樣,拉票方針主要是設計用於一般討論。第四類是秘密拉票,因為大多數維基人無法看見這些拉票的內容,因而無可討論,低透明度的論理是不適當。

在社群解任管理員的提議上,應用第二類不文明(不中立的拉票訊息)是完全不可理喻的,我們並不是討論應該如善一個方針或是一個獎勵計畫,而是討論你還是否仍然信任一位管理員。這場爭戰並不完全是法庭審訊,背後涉及不同的維基價值觀(例如,維基應該如何一條殘缺的條目),大眾沒有理由可以用完全中立的態度去投票。這個層面沒有完全中立的意見,只有中立黨。同理,第三類不文明(刻意選擇只通知某些對象)有必要小心處理而不能直接應用。我們要承認一個事實,這次爭戰的主要來源其實是不滿的部份讀者(濫刪令部份讀者的權益受損),而不是主流的編者,他們原來就有一定的虛擬世界凝聚力,禁止/懲罰他們使用原有通知渠道,等於把要求洋人用快子進餐,這只會進一步增加對話成本,減少對話的意願。因為各個方針連同尚未成為方針的準方針的數量大,而這些方針與他們在互聯網的網上禮儀差異亦甚大,這個對話成本一早已是十分氣力。

「站外拉票」是個很有玩味的詞語,這是經過多重推敲,千篩萬選才能得到的詞語,完全是度身訂造。第四類不文明拉票是秘密拉票,其原意是針對拉票的不透明。不公開拉票會令人有產生合理懷疑與擔憂,兩方都會擔心被秋後算賬,或有其他不良效果,這對被提議解任者不公允,對動議者及已投票者亦不公允。然而,把「秘密拉票」 spin 成為「站外拉票」,就玩得大了。這樣要說一說背景,其實在中文維基人中秘密拉票是尤來之久之事,Skype,MSN,QQ 的拉票,若非收件人將拉票內容公開,根本是無可查考的。在公開的網誌議論及拉票,反而就變得眾矢之的。世間豈有如此荒唐之事,只懲罰或責難在公開網誌拉票的人,而對反對秘密拉票的人卻只說愛莫能助或查無實據?這豈不是與第四類不文明的原有精神完全相反呢?

我的確曾嘗試對這個詞語的來源作善意推定,但結論只有一個,就是度身訂造,為求目的,不擇手段。

恐懼失去「中立」

維基主流派之所以如此偏執,其實是害怕失去「中立與超黨派」。這個「中立與超黨派」其實並不真實存在,他們其實是不自知的中立黨,他們以主流行政員或部分元維基的解釋去鞏固他們的價值觀,亦即是,存在就是合理:「你要求我改變,就要來證明我因為嚴重違反已有站內共識因而有罪」。這個「中立與超黨派」是非常美麗的詞語,對一些人甚至是精神依靠,沒有「中立與超黨派」就不能在維基共事。但背後的含意只不過一套偽精英主義,嘲笑外來者不懂得遵照他們訂立的遊戲規則。這套遊戲規則(五支柱,方針,指引,其他準方針)其實的存在是很合理的,問題是這些規則不應該成為維基精英與外來維基使用者之間的溝通的阻礙,更加不應該成為一個堅固的堡壘,強迫對方以八仙過海與扭六壬的方式去攻破。

所有大型互聯網社群都有站外串連

所有互聯網社群都必然有站外串連,例如較早時批評 Canonical 的前 CEO 涉疑失言,這些批評很多時都先在個人網誌發公開信,然後經過各個開源管源的 RSS 傳遍大量關心開源軟件發展的人。我們不會把這些站外串連看成為「不明真相群眾被煽動」。我知道今次支持罷免的人群的論述是相量參差,這正正顯示各人所用自己的方式判斷,幕後黑手(如有)並沒有發揮真正的意義。訊息雜亂無章,但有一件事是十分清楚,中文維基的共識只是站內“專家”們的共識,這個共識對外來人士,最多只是一種權宜,根本是沒有說服力的。一眾維基專家認為追求高品質的編輯方針是為了讀者利益,但對這些讀多於寫的外來人士來說,這個想法只不過是一眾維基專家的一廂情願。

提高對話成本顯然是反其道而行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維基人當然可以去討論現有的社群解任管理員制度有沒有漏洞,我亦相信總是有改善之處的。可是,如果維基人以為這樣做就可以把這批「不明真相群眾被煽動」堵在外面,不斷在社群內建立「不明真相群眾被煽動」的想像,或以為可以以「認識維基」或「認識維基方針」去教化他們,那是不可能的任務,把維基方針淪為原教旨主義。我並不是有什麼妙計,但是眼前明明就是一大座冰山,沒有理由要一船人不顧一切地撞過去。

後註:不少人也說我的內文沒有腐敗那麼重,那麼我就借我的回答去補充一下:
> 腐败的問題在指,A),一些編輯理念的衝突並沒有被正視,只是以現有方針合理化某些偏頗的編輯理念。編輯理念必然是政治的,但好像有許多主流編輯都害怕維基政治。B),一批維基知深的管理員甚至是書生本人,都在玩弄方針,製造「站外拉票」與及其他各種污損性的名詞,並假裝那是維基應有的精神,那是十分明顯的集體瀆職,那是行政員不應所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