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浸大視覺藝術院終於做了點成績來

浸大視覺藝術院終於做了點成績來

浸大視覺藝術院剛踏進首個五年,相比於過去兩屆畢業展,今屆畢業生交了一份相當不錯的成績表,不論在作品構思與啄磨、陳示方式與展場規劃,或各宣傳品的設計。中大藝術這個老大哥,有難了!香港藝術已是小圈子,還躲進勾心鬥角的刻薄暗面,把浸大視為「威脅」中大的對象,未免有點不正確,或不該。然而,那又是事實,尤是在中大藝術再一次教人失望之時。

本屆浸大畢業展之好,當是評量學生展覽程度的好。一個聯展,說到底要看的離不開四個地方:整體展覽的策劃與舖排,創作者對藝術的理解與態度、作品的內容與視野,以及作品採用的媒介與表達方法。

展覽尚未開幕之前,已在不同渠道收到相關資料。甫進入展覽網站,其傳達之訊息鮮明不含糊:年輕,有活力,藝術創作就在他們生活中,即使畢業卻絕不quit art。該展覽以工作室(房間)把62位畢業生劃分成7組,每個房間都以一張成員集體照示人,而各人形象不盡一樣。以畢業生(參展者)的身體與形象為圖象,獨立個體(Individual artists)這訊息再清楚不過。是的,藝術創作就是個人得很的事情,沒有了個性與自己的聲音,再出色的手藝或聰慧的展示手法,都只是沒有內涵的形式。故此,以「Solos」命名展覽,理所當然。在這個一個花盆掉下來擲死幾個博士的年代,於不同大專院校任教的朋友都說,要求大學生有獨立思考能力原來是件過份的事。不能說浸大每個同學都已好好整理自己,並在藝術領域上抓住點甚麼,跟著藝術介入社會議題走進公共空間的潮流走的不是沒有,重尋各段藝術歷史的步履亦有跡可尋。不過,教人欣喜的是,畢業同學各有主張,各具本錢,不太看得見同學分成幾小隊如粉絲追車般的羊群情況。

在繁華城市的夜空裏浪漫地仰望星星幻想童話般的故事橋段,或面對成長、升學、戀愛、就業等實際問題的同時反思自我為何,均可以是中學生作品題材,亦可以是藝術家終身探討的嚴肅主題。俗套不堪與教人感觸頓悟,取決在於對題材體會的深淺及如何透過視覺形式表達。郭燕銘的《消失中的我》使用了玻璃缸、醋、陶泥及錄像,呈現自我頭像逐漸消減的過程。想法沒有驚喜,但動用的方法恰當而完成度高。黃珮珊的《許願》用剪影方法把城市景觀繪畫於一狹小的圓柱形空間內,並邀請觀眾進入坐下;甫坐下,柱形空間內的燈泡熄滅,外面的光線穿過小孔射進,幻化成溫柔的星光。作品感覺浪漫而年輕,讓人感到純真與赤誠;但同時,繪畫的造形可更為靈巧,而裝置方法又未免簡陋。學生作品可愛的地方就在於她的單純與坦誠。中國藝術已與眼前變幻莫測的現代世界脫軌,不少慕名學習國畫的年輕人,或許都會疑惑不斷上追古人代入「傳統」價值精神到底與當下的我何干?總有人適合繼承國畫的傳統,可亦會有如鄧啟耀《經歷「山水」》的反問。他在旺角街頭臨摹「逸筆草草」的「蟹爪樹」,背後卻是車來人往電子屏幕煩囂至曾有鏹水彈擲下的城市生命體。該作品呈現的正是中國藝術觀念與眼前現實的落差何奇之大,矛盾之多,擁護「國粹」的朋友不必加句「後生仔入世未深」。

當代藝術容易引起令人費解莫明的情況,或過於坦白表露「形式就是內容」的普遍特質而常使人感到不滿足。「下?!你去超市買完野keep番d單,去郵局寄幾打信,然後鑲落個框度就係藝術?我都識做啦!」是的,那就是藝術;你也可以如此做,倘若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甚麼的話。溫桂文的《腐朽立方》可能會讓七十後的你想到無聲無色消失了的公園鋼架。然而,其焦點更可能在於笨重而堅實的金屬,變成輕型而脆弱的吹氣管子,垂吊於空中的狀態。倘若,那「立方」能進一步化身成欲升上雲端的氫氣球懸浮於半空,效果可會更為理想。口香糖,除了用來辟除煙味口氣抗菌防蛀牙外,落入王麗瑋的手(口)中,則可變成探索物料可能性的作品《香口膠》。當觀眾觀賞時,不一定發現那是咀嚼後的口香糖,但撲面而來的氣味,就不難讓你洞悉它的真身。

通常,個人在聯展中所佔的空間相約,乃基於公平,也考慮到不一定每個同學都能駕駛一空間。不過,楊沛鏗的《我 視障》卻是個例外,獨自佔據可供兩至三位同學使用的房間,那當然與自行寫計劃書爭取展出位置與空間的畢業展制度有關。單從格局與氣勢來看,該作品已技勝一籌;再了解到作品是關於創作者與視障學同的雙向關係,觸摸到金屬圓盆上的凸字及聆聽到人的聲音,就知道那是超越本科生水平的作品。為何浸大可以在兩屆畢業展的歷練後出現整體的提昇?是不是因為浸大收生人數多就自然有較多的優秀學生?學生勤奮與聰慧與否是個因素,惟教師的導向與投放的心力也是個關鍵。單從整體作品不再出現「甩皮甩骨」的情況,中國媒介作品有一定睇頭及不少作品花了近半年時間醞釀完成三點來看,就知道浸大師生下了多少功夫。

談學院畢業展,沒可能不涉及討論高等藝術教育。一所學院的上揚與低落,與其制度、行政、課程結構與內容、教師的藝術取向及投放的精力,有密切的關係。浸大視覺藝術院近年不斷吸納不同媒介及想法的藝術家執教,又在實際經驗裏改進,漸見規模。的確,她已成培訓藝術專才的重鎮,亦希望她能與其他院校共同為香港藝術踏實做點事。

(原載於2010年7月號《AM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