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那三個新方案是你心目中的西九嗎?

那三個新方案是你心目中的西九嗎?

作者:何尚衡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第二階段的公眾諮詢開始了近兩星期,不知道大家有否參觀過巡迴展覽或到過網上看資料,又有否參與過公眾論壇,不知道大家有多關心這一片難得政府會徵詢我們意見的土地。今次的設計諮詢,沒有了令人嘩然的巨型天幕,沒有了官商勾結、藝術區淪為地產項目等指控,討論似乎不如上次沸沸揚揚。

三個設計孰優孰劣,各人當然有不同想法。曾修讀建築的人對方案的看法和評價可能與其他人不盡相同,而是次的總體設計均為建築師操刀,想到這點,覺得若把這星期在建築界的所見所聞寫下來,作為大家討論的對照參考,應該相當有趣,儘管這些見聞並不代表什麼業界的意見,亦可能有點偏頗。

「城市中的公園」的不足
很多朋友談起那三個方案,即時的反應都是不喜歡Foster + Partners的「城市中的公園」那十九公頃的大公園,和不少市民的想法好像恰恰相反。他們不是反對在市區應該多種一點花草樹木,而是覺得那部分沒有設計、很馬虎。記得以前導師說過,很多學生在面對一幅不知怎樣處理、運用的土地時,總愛在那裏插滿密麻麻的樹,販賣環保概念之餘亦容易蒙混過關,因為綠色的自然植物在模型和展示板總顯得好看、有生氣。一個好的公園,或一處好的公共空間,必定能反映當地公眾地方的文化、活動和使用習慣。香港的市區可能需要多一點植物、多一些讓人在感到窘迫時可以深呼吸和休息的戶外空間,但這就等於我們需要大公園嗎?香港其他大公園的使用情況如何?Norman Foster又知不知道香港人需要怎麼樣的公共空間?還是只是以強者的姿態把自己的一套放諸四海?再者,是次規劃的重點是文娛藝術的發展,這大公園又如何與之呼應、配合?

至於那些市民享用公園如臨天堂一般、小孩在草地上嬉戲的願景,將來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英明領導下會否出現,我很期待,也很想看,因為見慣的公園不是空無一人就是只有老人和外籍傭工。西九龍的大公園西面和南面向海、北面是西區海底隧道的入口,試問我們怎樣享用公園?莫非到公園真的要好像到郊野公園一樣?大公園成功的關鍵在於怎樣把遊人從入口帶到西端的樹林,不然公園最終會成為人煙稀少的典型香港海濱公園。方案似乎沒有考慮這點。

計劃的其一賣點是「零碳排放」,但細心點看,會發現他們只是用太陽能、風力和廢物發電這些老掉牙的方法來企圖達成目標,效用成疑 — 在維多利亞港用風力發電?維港之所以為優良的海港,不是因為一年四季也風平浪靜嗎?另一方面,方案中的文化、藝術設施佈局令我不期然想起毗鄰吐露港的香港科學園:一條中軸生出左右兩排大廈,大廈各有不同的設計和用途,但走在其中就像走在一個龐大的商業城一樣,很冷漠、令人感到很絕望無助。

也許你不同意以上的想法,但我真的很擔心我們將來的文娛藝術區會像放在海邊的科學園加九龍公園。

香港的街道文化能否重現?
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的「文化經脈」和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OMA)的「文化新尺度」似乎頗得建築師的歡心,兩個方案都有一種不能一語言盡的複雜性,這種令人眼花撩亂的複雜性正是過往香港城市肌理的獨特之處,這種特質在近年的發展和重建下正在逐漸消隱。嚴迅奇和庫哈斯(Rem Koolhaas)提出的方案就是想重現這種城市活力和生活味道。「文化經脈」的三層組織和經脈與「文化新尺度」的村落概念都旨在令文娛藝術區的空間更人性化,以人的尺度和體驗為依歸,不像政府的慣常做法 — 先考慮道路基建,然後把人放進去。前者的手法為層層遞進、一步一景,後者為梅花間竹、互相映襯生輝。

兩者都想重構香港多采多姿的街道文化,但是是否提供類似的街道脈絡和建築物,這就會隨之而出現?街道生活、氣氛又能否刻意營造?我覺得關鍵在於周邊的城市狀況和規劃方案怎樣與之連繫。文娛藝術區的北方是海底隧道的入口、圓方商場和廣深港高速鐵路的香港總站,三者都不是一般市民常去的地方,若非乘坐港鐵,相信也不易抵達,原因是隧道、圓方和高鐵在規劃上根本沒有協調,像從天而降的大怪物一般。現在可以做的,只是想想怎樣可以借此機會把它們重新連繫。如果方案沒有意圖嘗試令文娛藝術區和周邊的環境融為一體,只用大廈的背面對着柯士甸道西和九龍公園徑,只會令那些建築物的關係更疏離,令問題惡化,在重構香港街道文化、連貫九龍其他社區這方面,可以說是失敗。項目最後可能成為類似主題公園或民族文化村這些抽離的個體。好的街道網絡,是行人可以舒適、便捷地在各區間自在地遊走。觀乎眾方案,似乎只有OMA的做得較好,你們又覺得哪一個方案的行人連接做得最好?

由譁眾取寵到沒有地標
想起第一眼看到三個方案時,得確有點失望。蘊釀十數年,不知花了多少錢,證明的原來只是應該用香港舊有的東西來建造新的文娛藝術區 — 不是不好,只是沒有驚喜,不能令香港的城市景觀向前邁進一步,到另外一個層次:有和諧一致的城市天際線也有令人讚歎的建築,兩者兼備,令香港有多一樣建設在世界建築的地圖上佔一席位。香港匯豐銀行總行和中銀大廈就能做到這點。也許你認為我的要求太苛刻,有天幕時又說它喧賓奪主、浮誇不實際,現在政府順應民意拿走了又嫌計劃平庸。但是地標不一定等於天幕吧,也不一定是不實際的,而且有新的地標才能吸引世界的目光,吸引全球各地的人前來參觀、遊覽,以收交流之效,真正令香港有成為區內文化樞紐的雛型。當然政府的文化政策和市民的涵養也不可或缺。

沒有靈魂的發展項目
另一點教人失望的,就是三個方案的概念都沒有緊扣文化、藝術和娛樂這些核心的主題,着眼點反而是什麼公園、「零碳排放」和香港的街道文化和城市結構,這點可以從他們方案的建築物怎樣構成、空間和街道如何陳設看出。博物館和文娛中心彷彿變成項目的點綴一般,可有可無,隨時變成購物中心亦無不可。究竟是誰忘記了當初要建立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原因和目標?西九怎樣幫助香港成為經濟與文化、藝術兼容的多元社會?計劃沒有形而上的思想貫徹引導,就好比一沒有靈魂的商業項目,不過是開放給公眾罷了。

由最初規定設計藍圖要有大天幕,到現在不要求有地標,一時「激情」,一時「細水長流」,我們可以看到政府其實不清楚自己想要甚麼,更遑論它能夠為港人勾勒出什麼世紀文化大藍圖。你可能會問,我在這時候說這樣的東西有甚麼作用,是否想爭議不斷、西九龍永遠是塊空地?我在這裏提出這點,是希望大家明白將來的方案有可能由政府合併﹙或在政府的牽引下由設計師合併﹚,試想想最終政府會為我們拼出什麼?而且大家不要忘記,文娛藝術區和公園的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旦管理不善,整個區建得怎樣完善也得物無所用。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只是總體設計(masterplans),總體設計的目的旨在點出建築物怎樣分佈、密度如何、大廈之間的關係怎樣、大廈與行人路和馬路的關係如何等等,模型和展示板的大樓、博物館和街道設計都不會照樣建造出來,因為建築物的設計細部屬於下一個階段的事,希望市民留神,不要因為偏愛單一的建築物而選擇所屬的那個藍圖。

現在我們可以做的,就只有多發表意見,期盼政府聆聽後會好好把計劃實踐出來。

﹙同載於:http://alfredhsh.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