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民粹之後,政府露底

日前在港鐵上看到一則新聞,說政府考慮將部份李惠利地皮改作住宅用途。規劃署一再強調這只是拋出一個想法,試探民情而已,大學無需過分憂慮。然而,皇后山消息出台一周未滿,政府已經迫不及待地推出李惠利的「想法」。政府究竟急甚麼?從處理「雙非」時的民粹反應,到「回應」市民房屋需求的種種政策調整,出招之多變幾近無常。今次提出改變土地用途,更幼稚如小學雞的「鬥氣」。不禁要問這政府瘋了嗎?

早在梁振英上台之前,許下那「雙非」零容忍的承諾。計劃以行政手斷,強令公私營醫院停收「雙非」孕婦,保障本地準媽媽享用醫療福利的權益。在「蝗蟲論」盛行的語境下,梁振英此言一出,立時引起市民大眾的支持,認為他願意站在市民那邊。特首跑馬仔期間,這一招多少促成梁振英得民心的形象。當時公民黨等律師及其他專業人士已有評論,指梁的行為是「行政凌駕法治」,為求促成民粹效應而犧牲合法合理的程序。梁政府「特事特辦」的風格,原來早在選舉之時已有透露。上任之後推出的政府及回應市民訴求時,那種「為求達到目的,不循程序」的管治特色更形明顯。民粹被利用到最後,政治的幼稚和愚昧便水落石出於人前。

當日梁振英的選舉承諾的重點之一為解決房屋問題,上任後推出「買家印花稅」,又將「置安心」計劃的綠悠雅苑改為類似居屋的項目出售,銳意針對住房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土地供應方面,政府積極提出改變土地用途。從啟德體育城到最近的李惠利,政府不同代表吹風試探民意。彷彿前屆規劃大可不理,一切由今日重新開始。今日市民要求房屋,土地就改為住宅用途。如此過分敏感地處理市民訴求,就似小孩子「鬥氣」的幼稚行為:「你們想要房屋嘛,我現在甚麼都不幹,就只建屋給你們住,好了沒有?」。這種反應究竟是出於一時之意氣用事,還是低估民智,實在不得而知。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欠缺長遠的地城規劃和發展方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問題只會越積越多、越堆越重,最終民怨大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撇開對梁振英個人誠信的質疑,他領導的政府展現出一種朝令夕改的可能性。只求得到市民的支持,而沒有主見和方針的統治者,將會是城市發展的瘋狂駕駛者。從曾蔭權年代的派錢六千,到今日梁振英的「見風駛舵」,似乎這不是一個半個特首的個性,而是整個問責團隊的傾向性。沒有民意授權,卻又要取信於民,很難。特區政府也許只能利用民粹,很無奈的說。

(原文發佈於吉暝水之部落格:http://movingfromhere2there.blogspot.hk/2012/12/blog-post_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