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歧視式教育下的怪獸學童,如何逃離社會植下的政治與道德之牆

歧視式教育下的怪獸學童,如何逃離社會植下的政治與道德之牆

浸會大學向善心店主明哥索取贊助一事鬧得滿城風雨,失策本是無意,但事實上浸會同學在未清楚了解贊助一方的背景貿然決定,確實是做錯了。

以搲 Sponsor 來說,你贊助我食物,我幫助你宣傳,從而達到 mutually beneficial「互惠互利」之效。找搲 Sponsor 已不是新鮮事,很多大學在上莊也同樣找店舖建立 sponsorship 的關係,不止是浸會大學。搲 Sponsor 是訓練學生自給自足及聯繫社會的機會,事件本質上十分可取,但略有「找業績」之感。大學生的交接典禮是否一定要找 Sponsorship 呢?資金不夠能否與校方商討尋找解決方法?或是親身上陣準備食物?這也是訓練學生去解決困局的考驗,一味逃避或依賴是不可取的。

說到這裡筆者有另一個疑問:為什麼他們不去找大商店贊助而非得是店舖呢?不少曾經上莊的同學亦反映,大集團都會拒絕他們的申請。大集團哪會在意你替它宣傳,它們早已闖出名堂。在山窮水盡的環境下學生也迫得「佛跳牆」,例如轉投自願幫忙的明哥。這是大學與社會接軌的問題,找 Sponsor 不是學生的專利,社會上的聚會同樣會有贊助一說,為什麼那些大財團只願受理社會機構?實在甚有身份歧視之嫌。

明哥是抱有善心在做非做牟利生意,令筆者十分敬佩,也希望香港有更多的善心人士站出幫助貧苦大眾。平等分享行動出發點也是正確的,遇到不公之事理應發言。但在資訊年代非常容易造成 cyber bullying 的窘局,網上暴力的可怕之處引伸出謾罵的氣氛。更嚴重的是「標籤化」問題,坦護地說,大學生不一定是全部都有足夠成熟都處理事件,而涉及當中的這批學生便是一例子,每次都以高道德批評不成熟的同學也過於苛刻。社會上似乎對大學生存在「擁有絕對智慧」的刻板印象,以致出現「大學生讀屎片」這種攻擊性言論。這種刻板印象製造了一種常見的弊病—以偏概全,同時對年青人制造社會上的年齡歧視。

這類找小店舖搲 Sponsor 的歷史已久,這次引起民憤還是得多謝網絡媒體的力量,也只能慨嘆浸會同學沒有運氣。不斷轉發一個已有既定立場充滿批評的 POST,從一開始就判了學生死刑,學生自己被被攻擊繼而辯解乃是人之常情,難道你被別人用老母問侯會乖乖的承受?想深一層,學生和明哥之間真的存有所謂不平等權力關係嗎?就是次事件上,學生欠缺周全考慮是一弊病,明哥沒有拒絕學生也是出於單純助人的善心,在雙方已溝通過的情況下建立這個合作關係,真正想法只有當時人最清楚,以彰顯自義的方法透過互聯網加添壓力,結果造成雙方不愉快的局面。上面提到學生找不到贊助商可找方法自行解決,同樣的話也適用於平等分享行動,處理方法有很多吧,一定要以嚴厲評擊複雜化事件,或是藉此挑起民眾壓力建立自已理想中的「國度」?

「你雖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如果要指學生做事欠細心,這次的指控未免太草率,當中還未求証就先存著「今天的大學生不像樣」的觀點,影響了大家的判斷。那班學生親自去道歉的真心有多少我不敢肯定,在一片批評謾罵的環境下,他們就只能道歉。本來一件小事,被網民及傳媒不斷滾大,令校長也要出面約見學生去道歉,此「家長式教育」令筆者看得心酸,也是一直在說的香港教育的失敗之處。大學生本來就是社會意識形態下的產物,成績定輸贏,思考靠邊站,在這功利的社會遊戲規則下,大學生也是一個弱勢的悲劇。從教育起始就做錯了,不但沒有糾正,等到學生真的做錯了,就以一副「道德烈士」的嘴臉點起火苗。搬校長出來,就像在要求小孩的家長「麻煩你管教一下你的小孩」,家事被全盤插手干預,該家庭就變成了社會的奴隸。

我們欣慰的看到愈來愈多年輕人出來反對政治打壓,而這次偏偏就是以群眾壓力迫使學生低頭。筆者在讀大學的時侯學到一樣名為「政治化妝」的學問,此學問本來用來形容政府用言語藝術來自圓其說的公關技倆,套用在這次事件,卻異常適合。以A事件來蓋掩B事件的嚴重性;以罵醒這班大學生為目標,卻不檢討背後種種的導成因素,那副跟政府一樣的嘴臉,實在令人「心癢難耐」。小孩如何成長?而社會有沒有間接導致此悲劇?

浸會大學同學最終願意站出來道歉,先不論是否作秀,筆者亦相信他們吸取了是次教訓,希望市民大眾能夠寬容的接受他們的反省。莘莘學子,學習的是待人處事之道,假若處處被施加道德壓力,他們該何去去從。

圖:Be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