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前鋒到哪兒去了?

巴西的一對前鋒「特廢」和「糟糕」在本屆世界盃的表現讓人看得搖頭嘆息,更特別令人懷念起他們的前輩朗拿度,羅馬里奧等等。不過其實不只他們兩人,各大球隊的正印9號都在本屆世界盃表現失色。在10個入球超過3球的球員當中,就只有雲佩斯,賓施馬和安拿華倫西亞可以勉強稱得上是傳統正前鋒,其餘如占士洛迪古斯,湯馬士梅拿,美斯,尼馬等等都是難以稱得上正前鋒的球員。究竟傳統前鋒都去哪兒了?

這屆世界盃的總入球數字是171球,是總入球數最多的一屆。這麼高的入球數字,意味着入球並沒有減少,而是從前鋒身上轉移到其他球員身上。而明顯地,最大的得益者是10號球員,前鋒身後的組織者,以及7號球員,兩邊的翼鋒。金靴獎的占士洛迪古斯,以及美斯,尼馬,沙基利在國家隊全部都是10號型的球員,而洛賓,舒爾尼等則屬於7號型的球員。從組織者變成入球者,中者發生了甚麼事?

首先是陣型上的改變。4-4-2是這十多二十年來最盛行的陣形,很多時候用兩個風格不同的前鋒進行互補,而中場四人主要的責任就是提供彈藥給前線,兩個前鋒只需要偶而參與組織的任務,射門入球是他們的主要職責。不過這三五年來戰術理念開始產生變化,越來越多球隊意識到中場的重要性,選擇犠牲一個正前鋒,多踢一個中場,將陣形改成4-5-1或是較進取的4-3-3。不過無論是4-5-1還是4-3-3,有一點都是不變的,就是正前鋒只有一個。而這個正前鋒的任務和以往的已經完全不同,現在的正前鋒任務是為其他球員拉開空間,接到球後不是第一時間射門,而是控住球讓隊友後上射門。

而在只有一個前鋒的時候,那個單箭頭所受的壓力頓時大了很多。在正常情況之下,中堅主要盯防前鋒,而兩個前鋒就被兩個中堅盯防,很合理。但在只有一個前鋒的時候,當然不是兩個中堅同時防守一個前鋒,但是有一個中堅可以空閒出來隨時補位,那個前鋒就會受到多一倍的防守壓力,自然較難發揮。

而問題是,這個年代的前鋒,大部分從小都是訓練跑位接應,然後起腳射門。但在現時對前鋒的要求有變,加上防守壓力增大之下,他們這個技能重要性已經減低。大家回想一下,這屆世界盃有多少次前鋒走位擺脫防守,中場傳直線給前鋒射門?印象中實在不多。這屆世界盃可以看出,前鋒的主要作用已經變成了橋頭堡,首先在前場控好球讓隊友參與進攻。射門得分?仍然需要,但不是首要,有射門機會就好好把握吧。

費特可能真的「特廢」,希古恩阿古路可能真的練了隱身術,盧卡古可能真的名過其實。但更加確切地描述他們的,他們仍然在適應如何擔當這種新型的9號球員。前鋒到哪兒去了?在歷史洪流當中,因為現在可能是10號7號一手包辦一切的年代了。

(所有文章皆為原創,請Like我們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