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幫高志森補中文數字課 兼為《熱血時報》報導補遺

圖1﹕高志森將「一二三」誤當成簡體字(原圖取自《熱血時報》)

日前瀏覽網上媒體《熱血時報》﹐得知導演高志森在批評香港反簡聲音時﹐將「一二三」誤當成簡體字﹐如此說法簡直荒謬。然而﹐閱讀《熱血》有關報導之時﹐卻發現內文有幾處錯漏﹐遂撰此文補遺之。

所謂「大寫」實為通假

《熱血》曰﹕「兩種不同數字書寫方法,並非繁簡體之別,而是大小寫之別」
「大寫」一說乃通俗叫法﹐從文字學角度來說﹐它們應被稱作中文數字的「通假字」。所謂通假﹐即是指該字本來都另有意思﹐不過由於讀音相同或者相近﹐所以被拿來代替本字。

舉例來說﹐大寫的「壹」﹐本來是用來解作「專心」的意思﹐故此「專一」本來的寫法應為「專壹」。許慎在《說文解字》有云﹕「壹者,專壹也。从壷,吉聲」看其本字字形結構﹐「壹」的本字下面並不从「豆」﹐而是「壺」字內有個「吉」字﹐早見於《左傳·昭公二十年》「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由於音義相近﹐故被拿作「一」的通假字。

至於「」字﹐本來寫法為「曑」﹐ 意思為二十八星宿之一的曑宿﹐下面的「彡」是聲符。之後曑上面的「晶」訛變成「參」﹐再後來下面的「彡」再因訛變成了「叄」﹐繼而因近音而被拿作「三」的通假字。又例如「伍」﹐它本是在五字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派生字﹐意思跟粵語俗語的「埋堆」差不多﹐《說文》曰:「伍,相參伍也。」故从「人」﹐成語「三五成群」本來的寫法應為「叄伍成群」﹐後來成了「五」的通假字。其他字如肆﹑陸﹑拾﹐這些字的本來意思相信大家也清楚﹐便不一一詳解了。

對於這種「大寫」寫法﹐其實也有古人批評如此假借乃不倫不類。如宋代學者程大昌﹐便曾在《演繁露》批評﹕「壹貳叄肆之類本皆非數﹐直是取同聲之字借以為用﹐貴點多不可改換為姦爾。本無義理﹐若十之用拾﹐八之用捌﹐九之用玖﹐尤為不倫」


圖2﹕程大昌批評所謂「數字大寫」本無義理﹐拾﹑捌﹑玖三字﹐尤為不倫

不說大家或許不知道﹐「一」﹑「二」和「三」古代其實另有「大寫」﹐它們的籒文寫法為「弌」﹑「弍」和「弎」﹐許慎則以為是古寫﹐故在《說文》曰﹕「弌﹐古文一。」明代錢大昕則不贊成許慎的說法﹐認為弌弍弎均是派生字﹐故在《汗簡跋》云:作字必先簡而後繁,有一二三然後有从弋之弌弍弎,而叔重注古文於弌弍弎之下,以是知許所言古文者,古文之別字,非弌古於一也。」現在除了「弍」字還通用外﹐「弌」和「弎」已成了文字化石了。

「四」和「五」自古已有﹖

其次﹐《熱血時報》聲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自古已有的中文字﹐此說亦不準確。無論從古籍還是甲骨文的發現﹐都可以肯定「四」和「五」不是本字。

根據現時的甲骨文發現﹐「四」的本字為「」﹐乃指事字﹐古人既然造了跟「一」﹑「二」﹑「三」﹐「亖」寫成四劃也很正常。現在「四」字的寫法﹐是秦創小篆從籒文中演變出來。

至於「」﹐甲骨文的最初寫法由五劃而成﹐另有「㐅」一寫﹐期後「㐅」上下加一劃﹐字形像一個漏斗﹐現在的「五」應是隸變時﹐中間那個「㐅」出現訛變而變成現在的寫法(詳見下圖的演變歷程)。現在注音符號的「㐅」﹐就是章太炎取自「五」的古寫而成﹐發音同「五」。可見﹐如有人說「四」﹑「五」二字自古已有﹐此說實有誤也。


圖3﹕「五」字演變歷程

數字大寫始於明朝﹖

其三﹐《熱血時報》聲稱「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的使用有說始於明朝﹐此說亦不準確。據明末顧炎武的考據﹐認為始於武則天﹐他在其《金石文字記‧卷三‧岱岳觀造像記》曰﹕「凡數字作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製字。」


圖4﹕顧炎武《金石文字記》認為中文數字大寫始於武則天

關於顧炎武的說法﹐作家徐緣也在他的最新文章中有所提及﹐只是他轉載的那個大陸網站(連結)﹐聲稱把「漆」字簡化為「柒」出於明朝朱元璋手筆﹐顧炎武原文絕無提及﹐他反而指將「漆」寫成「柒」的最早寫法源自《山海經‧西山經》﹕「又西百二十里,曰剛山,多柒木,多㻬琈之玉」﹐宋代《廣韻》也有載錄「柒」字﹐可見朱元璋創「柒」字之說純屬穿鑿。另外﹐「漆」是「桼」的派生字指漆水﹐河名﹐故从水﹐此說《說文解字》有載。後來漆桼二字通假﹐漆興而桼廢﹐顧炎武說後人妄自加鑒﹐這是錯的。

又﹐若說以「貳」﹑「參」作為「二」﹑「三」的通假字﹐最早出自周代的五年琱生簋內的「公宕其參,女(汝)則宕其貳」是故﹐若說數字大寫始於明代﹐絕對有誤也。


圖5﹕五年琱生簋

最後﹐謹叮囑高志森導演﹐文字學知識匱乏﹐便不要摻和繁簡之爭﹐免得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