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區立行:環境問題是剝削的極致

圖:香港馬克思節

(獨媒特約報導)環保一向被視為個人道德問題,要保護環境,便要由個人入手,人人做好本份,即可集腋成裘。但左翼21成員區立行(區刀)卻指出,「環境問題是剝削的極致」,例如最近令連鎖快餐店顧客人心惶惶的黑心食品,便是以低成本、低工資生產出來,最後卻要高成本處理這批垃圾。公眾可以做甚麼?他認為,公眾必須從政治角度切入,才能思考解決方法。

區立行首先提到有很多「看不見的浪費」,如運送農產品會「掟爛」食物,兩三成空氣污染是來自拆卸工程,現代化的傳統習俗製造大量包裝垃圾。意想不到的是互聯網使用佔了全球十分之一用電量,當中Facebook更佔一成。他舉例鹹海20年間被沙漠化,稀土採礦污染水源等問題對環境生態造成極大破壞。人類由原本「確保足夠」變成「足夠有餘」,使供過於求,形成浪費,而大財團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則為其主因。他批評「環境問題是剝削的極致」,諷刺人類以低工資、低成本生產大量「垃圾」如黑心食品,卻要以成本價高10倍價錢買回「垃圾」,賣剩的又變成垃圾,極度浪費。

環保關鍵:靠群眾力量

區立行認為環保並非反科技,反而要重新審視何謂發展,發展前要細想發展是否公平,「係咪真係要發展」?他強調「用冇咁浪費嘅形式仍然係浪費」,呼籲大家要有節約意識,減少浪費才是健康的消費模式。他建議環保分子應該要走上街頭,走上街頭的人亦應該要有環保視覺。他評論現時環保問題要「殺到埋身」,當區居民才出來反對,以致力量不大。被問到解決環保這個政治問題,是否要進入建制才行。他則表示,進入建制未必有用,關鍵是要有群眾力量向政府施壓。他以機三跑一事為例,指出機管局這個「怪胎」是政府機構,同時卻又要自負盈虧,使機三跑可以繞過立法會的審批。

從三堆一爐,到機三跑環評報告,都告訴社會,即使公眾每天做好自身,盡力保護環境,結果卻往往是政府為了經濟發展,犧牲了環境。環境問題往往影響市民健康,是重要的民生議題,會影響政府管治,需要群眾力量解決。他斷言環保是一項「政治議題」,加上它牽涉到資源分配和各持分者利益問題,近年世界各地環境問題都出於政治考慮。

參考外國例子

他感嘆香港的回收業受到極度剝削,指政府將原本打算擴建堆填區的土地給予回收再造業更佳。他批評政府垃圾徵費的措施只向消費「開刀」,反而不監管生產過程大量包裝,完全是「荒謬」。他希望說服大家個人沒有力量,環保問題是決策、建制、社會群體之間的角力,要在政治層面解決。最後,他指環境問題徵結在於生產模式上,一小撮人為減低成本造成大量浪費,環保界要有批判性聲音,「全面民主才有機會減慢破壞」。

面對越來越嚴重的環境問題,他以其他國家例子為環保提出一些出路。例如可以用微型水車水力發電,不需要大壩攔河,足以供應村落用電需求。他亦提到瑞典在1885年已開始按樽、芬蘭的回收率逾九成,反映不少環保政策是有例可援。完善的城市規劃亦應包括城市農業的發展,進行空間、排污、用水的規劃,減少運輸浪費。

CIMG4654
講者認為環保關鍵是群眾力量

記者:陳善恩
編輯:方鈺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