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街頭小吃今不如昔

街頭小吃今不如昔

如今的街頭小吃,水準遠不及兒時,主要的因由,是食材已經普遍受到污染,飼養和種植方法又太多人工化學元素,食肉無肉味、食魚無魚味、食菜冇菜味,即使你捨得腰間錢,到高級食府也不一定可以吃到真正美食,何況價廉只可賺得蠅頭小利的街頭食品。

美食受社會歷史條件制約,最有世代鴻溝,有些味道早已失傳,和當代八、九十後講好嘢食,一定牛頭不搭馬咀,嘥鬼氣,只可能成為同代的集體回憶。

我喜愛的童年美食和小吃甚多,簡直多不勝數,有些滋味一吃難忘,至今仍然停留在腦海中,回味無窮。

五十年代香港社會普遍貧窮,食肉不多,我家做洗衣鋪,每個月讓工人吃餐好的,初一十五都有做「牙」,例牌有大雞牛白腩,因為肉味鮮甜,平時吃得少,特別滋味。日常普通的菜色最回味的是香煎紅衫魚、菜遠炒牛肉和梅菜蒸腩肉。我家吃的是用柴燒大鑊飯,用的是俗稱「米碌」的粗碎平米,有飯焦,亦可搓成飯卷,與如今的日本飯團相若,搽上牛油當小吃,正過正餐。夏天最醒胃的餸茶很簡單亦便宜,炸菜蝦米粒豆腐花加豉油熟油撈白飯。

七歳左右搬到石水渠街,最回味的街邊小吃是流動小販賣的粉炸魷魚,兩毫子一大舊,太好味不斷咀嚼遲遲也不肯吞下肚。六十年代搬到電車路,譚臣道一檔街邊車仔麵,魷魚、豬皮、蘿蔔配生麵,那味道特別的鹵水汁,今天的車仔麵全吃不到。

還有六十年代大王東街大牌檔的牛雜,不管牛粉腸、牛肚、牛膀都是一絕,今天街鋪賣的多漂至無味,全部用味精搭夠,且路邊塵土飛揚,極不衞生,故絕少幫襯。至於街邊薄餅、腸粉、啄啄糖雖然今天有時亦見到有得賣,但味道已不是那回事,不可同日而語。

食物味道的記憶,既是個人的,也是歷史的,無法言傳,非筆墨所能形容,只有試過的人才知道,有所共鳴。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