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地區政治系列】青年新政反攻黃埔:唔打就唔會輸,要打就一定要贏!

【地區政治系列】青年新政反攻黃埔:唔打就唔會輸,要打就一定要贏!

(獨媒特約報導)青年新政的游蕙禎在網上討論區中有「女神」之稱,在網民心目中可算是最為人熟悉的「傘兵」。相反,同為黃埔區社區主任的鄺葆賢則極少在鏡頭前露面。那晚,幾個人拿著青年新政的宣傳用品進入咖啡室。正當記者疑惑哪位是鄺小姐時,一位架著幼框眼鏡,外表仍帶著稚氣的少女卻先自我介紹:「我是鄺葆賢,可以叫我阿葆。」這個小小的身驅要去從政本已是稀奇事,得知她已在公立醫院行醫五年,更是始料不及。

雨傘後走出網外,以己之力改變社區

跟不少年輕人一樣,去年9月28日發生的事深深地刻在她倆的心中,同時亦是她們人生的一個轉捩點。

928當天,鄺葆賢身處在金鐘的醫療站進行急救工作。「最深刻記得,在催淚彈發射後,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學生在現場一邊喊,一邊問『點解個政府要咁樣對佢地』。」那一幕令鄺葆賢反思,自己身為大人,怎樣可以做得更多。所以她決定跟朋友一起到「屋企樓下搞街站」,及後更認識了青年新政的朋友,決意要從社區改變香港。

雨傘運動亦令游由「鍵盤戰士」的角色走出來。「那時高登有一個『區議會計劃』的討論,我亦參與了計劃參選油尖旺區的小組中」,後來該小組的成員都加入到青年新政,最終變成現時最大規模的「傘兵」組織,在各區都見到他們社區主任的身影。

122223

初生之犢冀為中產發言

近年香港轉變迅速,許多新市鎮紛紛被大藥房、金鋪進駐,在游蕙禎和鄺葆賢心中,黃埔卻還是舊時那個回憶中的香港。而在她們心中,黃埔有努力拼搏的中產,也有垂垂老去的老人,恰似舊時香港的縮影 。雖然不住在這裡,對黃埔卻感情深厚,毅然選擇為黃埔服務。

黃埔大多是中產,如何相信這兩個初出茅廬的小女子?鄺笑言中產們心中自有定論。她表示基層、富家都有人為他們發言,唯獨是中產長期夾在中心受社會忽視,自然希望有人肯為他們做些事情。加上雨傘運動後不少人也已覺醒,故並不認同她們的政綱過份理想化。兩人都相信只要她們努力做好地區工作,黃埔人自然有判斷能力。

鄺葆賢:規劃出錯卻要居民承受

「區議會的角色只是小社區,許多事情牽涉的卻是全港的規劃。」游蕙禎認為區議會有其作用,但最重要的是全港的規劃。黃埔經常塞車,加上興建地鐵後到處改道令交通更為混亂。游蕙禎說歸根究底仍是規劃的問題,例如觀塘沿線遲遲不通、小巴座位加到20座等,以至觀塘線通車後的巴士路線重組,這些都不是區議會層面能一錘定音的問題。她們仍希望以微薄力量阻止,認為區議會絕對有責任監察工程。「十桶六蓋,高鐵、蓮塘、港珠澳大橋,沒有足夠人力卻同時進行那麼多工程。歸根究底仍是規劃上出錯,後果卻要各區居民承受。」

除了交通外,鄺葆賢還提到一件「趣事」。她表示當初黃埔某區議員在選舉前帶人到珠寶城前靜坐,抗議旅遊巴阻塞通道及擾民,但選舉後卻帶頭將碼頭旁邊的地撥作旅遊巴停泊處。不僅未計算增加停泊處後黃埔是否能承受,還與當初的所作所為背道而馳。

「提供一個好人能生存的社會俾下一代」

游蕙禎和鄺葆賢都坦言,明白政治從來都是一趟「渾水」,但她們同時相信,這趟「渾水」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要面對的。「一開始都沒有想過要做社區主任,但時候到了就一定要面對,不可能覺得它黑暗,就去避。」游說。鄺亦表示雖然未必可以真正改變香港,但「希望讓大家看到有人願意走出來,讓大家看見可能性,讓大家知道每人都可以多做一點。」

她們都不約而同地表示,公義的衰落是自回歸以來,香港最差的轉變,亦是她們最想扭轉的。「例如警察濫權的問題,這隊所謂的紀律部隊,已跟我們心中所想的形象的越來越遠」游嘆道。鄺則表示,香港現時越來越多走後門、打尖、走捷徑的情況:「如果我們想教導下一代成為好人,我們必須提供一個好人能生存的社會給他們。」

122222

面對建制版圖寸土不讓

青年新政由去年十二月開始運作,直至今年三月才正式對外宣傳,距離區議會選舉僅有八個月。她倆都表示,有不少人認為她們的部署太趕急,會吃力不討好。「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勤力』!」為了接觸黃埔區居民,特別是較少上網的階層,她倆由三月起每個星期最少開兩次街站。她們亦認為,過去泛民在區議會這一塊已經放棄得夠多,導致現時的局面越來越差,所以她們即使明白是次勝算很低,也不可以再拱手相讓給建制派。「香港已經到了退無可退的境地!」鄺感嘆。

黃埔東、西近年已變成建制派天下,建制派出名以資源多贏取居民支持,成為不少泛民「頭痛」的原因之一。但游和鄺表示「唔可以話蛇齋餅糉就一定錯」。游指對居民適當的關心是必要的,即使傳統泛民也有服務惠及居民,問題在於建制派是濫用這些服務。所以關鍵不在於服務本身,而是背後想帶出的訊息。她們表示一個地區組織有無提供服務、居民是否享用和最後是否投你可以是三件迥異的事情,「只講蛇齋餅粽是把事情簡單化。」

122224

本土政黨眼中的香港人

青年新政最初一公開面對傳媒,已經宣稱自己是一個本土政黨,以香港為本位,但到底怎樣才是一個本土的政黨呢?她倆認為,一個本土政黨「必須從香港人的觀點和立足點出發,去提出為香港人而設的政策」,但這說法無可避免地要先定義何謂香港人。游表示,真正的香港人必須願意「為香港付出,真正視香港為家、為根」,鄺亦指出若一個人「不接受香港本身的語言和生活方式,不認同香港人的價值觀」,她無法認同那人是香港人。

問到會否害怕因其本土的立場,而得罪回歸後由大陸移居本港的一批選民,她們則表示,本地立場其實與新移民的身份並無矛盾。她們認為,對於新移民,更多人移居本港不一定是好事,反而他們自身既資源都會被分薄、減少。她們指出,本土主義針對的應是移民政策本身,要重奪單程證的審批權,而非針對已到港的新移民本人。

泛民突然「殺出」下無奈撞區

青年新政三月宣佈積極為今年區議會籌備時,亦曾表示不會跟泛民政黨進行協調。游蕙禎說:「我們已經盡量避免在有泛民社區主任的區份出選。但有一兩個區份,一月做街站的時候,都未見有任何泛民政黨的出現;到二月卻有報導說我們跟泛民撞區。」她們的助理補充指出,該兩區到最近都未見有泛民擺街站、做社區服務的蹤影。

除了社區議題,她們走到社區,更想跟大家分享的其實是一些全港性的政治議題。她們認為,如果純粹要居民喜歡她們,而不談類似政改的這些具爭議性的題目,是違背了初衷。「如果做一個反政改街站失分,我們唯有多做兩個街站追回分數吧!」。

後記

鄺在訪問中說過,做社區工作像踢一場球賽,跑不動時有另一個隊員幫忙補位。對於兩位開展了社區工作才兩個多月的非黃埔居民來說,對該區的議題的認識始終未算非常深入,幸好她們的助理正好能在這位置上「補位」,幫忙解釋區內情況。

記者:鄭樂煒、余麟
編輯:麥馬高

註:上述乃區選目前形勢,未有人正式宣佈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