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玩轉腦朋友》:成長的旅途(文:庸生)

《玩轉腦朋友》:成長的旅途(文:庸生)

文:庸生

筆者網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filmcritic

本年最新動畫力作《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將人腦的各種情緒擬人化成各個「情緒管理員」,同時將大腦的各種運作實體化,譜出一個動人的少年成長故事,適合讓未成年的朋友學習如何面對逆境、面對生活上的不如意事情,更適合讓成年朋友反思往日失去了那些「腦朋友」、荒廢了那些象徵不同性格及價值的島嶼。

一個也不能少的情緒管理員

Riley的出生為故事揭開序幕,代表「喜悅」的「情緒管理員」阿樂隨之而來,翩翩起舞的她對世界充滿盼望。怎料不消多久,伴隨Riley來到世界的是一場嚎哭,大腦內喜氣洋溢的氣氛隨即被代表「哀愁」的「情緒管理員」阿愁所破壞。情緒控制室內的各個管理員隨著Riley的成長陸續登場,分別是代表「驚恐」的阿驚、代表「憤怒」的阿燥以及代表「厭惡」的阿憎。五位「情緒管理員」中只有阿樂給予Riley正能量,控制室內阿樂經常要疲於奔命地去舒緩其餘四位管理員的「情緒」,好讓他們不會給予Riley負能量,令她能愉快地過活。

最令阿樂頭痛的絕對是阿愁,當Riley的生活有所轉變,遇上不如意的事情時,阿愁總是不由自主地要觸踫大腦內的各種東西,讓Riley心情低落,不能以樂觀態度面對困難。面對屢勸不改的阿愁,阿樂甚至劃一個圈,向阿愁指出其職責便是留在圈內不要幹任何東西。阿愁的存在確實是一個煩惱,幸得阿樂的支撐,Riley才能樂觀地面對搬家的挑戰。

後來阿愁再一次闖禍,觸踫Riley的主記憶體令她情緒崩潰,阿樂及阿愁更不慎跌出了情緒控制室,欠缺了喜悅和哀愁的兩大主要情緒,Riley如行屍走肉地過活。積極樂觀的阿樂為拯救Riley而誓要帶同阿愁回到控制室,可能部份觀眾會想,控制室內沒有阿愁這位令Riley落得如斯田地的始作俑者會更好,阿樂在故事中段亦想到這點,想到為Riley情緒著想而決定遺棄「百害而無一利」的阿愁,獨自回控制室,卻事與願遺。阿樂最後發現阿愁並非一無是處,哀愁的情緒以往使Riley獲得身邊的家人和朋友關心,傷心的回憶令Riley珍惜關心她的人、傷心的情緒令Riley更清楚什麼才是自己不欲失去的東西,從而更懂得珍惜對自己重要的事物。連番闖禍的阿愁反而解救了Riley,令她免於步向離家出走的歪路。

故事深入淺出地告知大家,要正視自己的各種情緒,樂觀地看待各種負面情緒,阿燥可以令Riley與親友交惡,但亦可為Riley於比賽提供力量,阿憎和阿驚令Riley厭惡及拒絕不同事物,卻能助Riley作出正確的選擇,負面情緒的代表阿愁亦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了最大的正面作用,而大前提是要維持以樂觀態度看這些負面情緒。

被放棄的價值、被遺忘的童年

電影將有關大腦的各種活動實體化的概念極具創意,廣泛為人所稱道。象徵不同性格的島嶼、記憶球、記憶回收員收集逐漸濛糊的回憶、幻想空間、製造夢境的工場、不時跑出來的植入廣告、關起來卻隨時被喚醒的潛意識、童年幻想的朋友及記憶棄置區等。

主宰Riley的主要性格及價值,被實體化成一個一個的島嶼。代表對家庭及朋友的重視、代表誠實和鬼馬的個性、代表最愛的冰上曲棍球的島嶼逐一崩壞而且墮入無底深淵,使觀眾萬分婉惜。人們對於個人價值觀的放棄以及對於性格的轉變已習以為常,但將這「常態」實體化後,觀眾特別是成年人才能重新感受當中的震撼,從而反思以往失去的重要價值。

Riley的童年幻想朋友乒乓更加是俘虜男女老幼的心。可能基於身為獨生女兒的關係,不時感孤獨的她童年時幻想了一位名叫乒乓的朋友。乒乓身處在長期記憶區,他沒有完全被遺忘,卻由於Riley的長大而很久沒有被Riley所回憶起。這位貓、象、海豚混合體,並會哭出糖果的幻想朋友,象徵的是童年的幼稚以及童年的無限想像力。阿樂原打算與乒乓一同回主控制室,二人卻誤墜記憶棄置區。最後乒乓利用其廢置拖車所造的火箭,助阿樂脫離被完全遺忘的命運,助Riley不至於忘掉快樂,自己則獨處漆黑無光的棄置區,等待被消失、等待被永遠遺忘。童年的無限想像力作出最終貢獻,但成長的路亦終需向童年的幼稚告別。

完成這成長的其中一段歷程後,象徵不同性格和價值的島嶼重建起來、不同情緒管理員回到崗位、指令亦更多更複雜。不知將來控制室內會增添什麼樣的新管理員,但希望阿樂仍能以主導的角色帶領控制室,與其他管理員共同進退,與Riley一同迎接未來各樣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