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日常生活作為後殖民香港的重要文化權利

日常生活作為後殖民香港的重要文化權利

此文為 Urban Diary 城市日記的序

文:司徒薇

今天,無情的發展主義在港肆虐,即使是最日常的生活方式我們也不得不聲嘶力竭去爭取及捍衞,情況教人神傷。《城市日記》的動人故事尖銳地告訴我們,那些或年長或年輕的街坊鄰里,如何滿懷創意地保衛各種文化承傳,使其免受都市重建及地產炒賣的摧殘,令我城不至落得只剩下奢侈品牌和觀光地標的境地。

我向此書的製作團隊致敬。他們向世人宣說,諸如香港的後殖民城市其實蘊藏微小、平凡但饒有價值的文化遺產。以世界標準來衡量,後殖民城市或算年輕,但我城珍貴的地方,是它記錄了平民百姓如何運用他們矢志的影響力,塑造了香港的今天——即使他們的努力往往被摒棄於官方與殖民歷史之外。

《城市日記》透過車行老行尊吉叔、大坑傳統舞火龍靈魂人物輝哥和特技人暨女鼓手朱自然的故事,告訴我們今日潮流食肆林立的大坑,如何由一個默默無聞的客家村落,演化成香港本土文化中不可或缺,充滿傳奇故事和獨特風俗的社區;光漢台三十間石屋的小販工匠、小店食肆、米行及魚檔肉舖,自一八九九年起便聚集人民、商戶甚至盂蘭勝會的猛鬼,現在卻不敵士紳化磨刀霍霍的威脅,危在旦夕。書中也描述坪州這個古樸,至今仍不沾汽車廢氣的離島社區,以及大黎的夕陽漁業,如何因填海及過度海鮮消費而承受嚴重打擊。

作者還採訪阿杜和Teresa兩位現居粉嶺郊外,既勤奮又富有經驗的農夫。他們同時身兼科學家、環保人士和哲學家三職,透過經營有機小店的社工Dora,在灣仔市區售賣他們的農産品。此店同時是從四川遠道而來的保健美容顧問時芬不斷鑽研漢方醫藥智慧和療法的地方。還有電器技師及滾軸溜冰教練Oliver,私底下是無師自通的藝術家,把深水埗和石硤尾的日常生活入木三分地活現於畫紙上;單車騎士Uncle Moon 在穿梭城市的街頭巷尾之際,重構我城與世界其他地方的歷史脈絡;阿豆是位認真的亞洲傳統紡織和工藝學徒;Stephanie區區學生卻設立社企,傳頌爪哇珠寶Omah-Omah 的愛;年輕獨立紀錄片導演Fredie和林森深入面臨清拆的社區,以獨立批判的目光觀察爭取「城市權」的市民之日常政治生活,以創意和顛覆的方法呈現當中湧現的政治議題……

令人感動的是,《城市日記》如數家珍地訴說香港故事,娓娓道出我們依然珍視、敬愛香港的原因,讓此城剛剛覺醒,急於重新發掘自身文化、歷史與生活方式的人民,在時間洪流淘洗他們和城市最後的連結前開展探源溯流的旅程。《城市日記》理應是我們對基層研究的集體力作,就讓我們來延續這既可敬又必不可少的任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