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傳媒政治報効時代將告終

傳媒政治報効時代將告終

傳聞已久的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兼主席馬雲收購《南華早報》,在社會輿論尤其是外國傳媒間引起了一番哄動,原因不難理解。作為百年老店,又是英治時期港英政府最重要的喉舌,《南華早報》最終要轉手成為中國媒體,不啻是一個時代徹底終結的象徵;《南華早報》被郭鶴年收購後,早已與本港絕大部分被富豪收購的主流媒體一樣淪為幫閒,今次再度轉手,意義其實不在投共, 而是以習近平為首的政權重新部署,銳意建立自己嫡系的宣傳機器。

換言之,由本港富豪作為政治狷客以及傳統左派操控媒體、炮製輿論的時代行將終結,集大權於一身的習近平政權已經決定重新洗牌,放棄舊電池,建立新部隊。受到最大衝擊的絕不是早已自閹的本港媒體以及子虛烏有的「新聞自由」,而是親中建制派的傳媒老闆和傳統左派的黨媒!

澳洲傳媒報道馬雲也準備收購《明報》,儘管表面上阿里巴巴已經否認, 但空穴來風,肯定未必無因,何況收購的目的不在商業,而是政治。《南華早報》亦可以超筍價洽購,區區一份《明報》,盈利能力每下愈況,不是一個「公信力第一」和「知識分子」報章的虛名,中共的馬前卒會有興趣據為己有嗎?

無論從任何角度考量,郭鶴年都是一個贏家。財政上,賣出不賺錢的出版業務,淨賺14億,還可以保留一個股殼和集團物業,搖身一變成為地產股,試問天下間還有更着數的交易嗎?政治上,則甩掉一個包袱。反正報紙早晚都要徹底斷送「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貞節牌坊,壞事交由共產黨去做,不是更乾手淨腳、一家便宜兩家着嗎?

其實,比他更有先見之明的是楊受成,一早便把新傳媒集團售予大陸資本恒大集團,最後連蝕本的《新報》亦索性關門大吉,一了百了。

老實說,在不知不覺間,近年不少主流傳媒主要股權已經易手,成為中共不折不扣的半官方傳媒。亞視固然不消說,由鳳凰衞視的劉長樂入主開始,已淪為中共操控的傳媒,最近終於能夠籌足資金購入王征一眾股權的中金,倘若沒有得到中央首肯,也休想取得電視牌照;即使早已被民眾戲謔為CCTVB的無綫,主要股權亦已經落入屬於黨官的上海傳媒大亨黎瑞剛手中,今後的新聞報道,肯定不會求求其其,而是按照政治需要執行應有任務。

對於主流傳媒,不管報章、雜誌、電台抑或電視,我們已經不必寄予任何希望。再高舉什麼「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旗幟,求諸這些媒體履行傳媒天職,不僅緣木求魚,人家不訕笑,他們自己也不好意思照單全收吧。由中聯辦發動的反佔中運動期間,本港一眾傳媒老闆和管理階層奉召上京,由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接見,明令本港傳媒要做好反佔中工作,香港這些曾經以「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臉上貼金的傳媒大亨和新聞工作者,又何曾有人敢持異議,力斥其非?

事實上,這些媒體狷客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被意欲接管香港的中共積極組織的新媒體全面取替,只是早晚的事。習大大連份屬中共文宣系統的《文匯》、《大公》的表現亦不滿意,勒令合併,又斥巨資創辦新媒體如《端傳媒》和即將面世的《香港01》,目下回歸前由本港富豪陸續購買企圖用作政治保險或向中央和特區政府輿論報効的主流傳媒,試問還有多少可資利用的剩餘價值?

如果他們聰明又識時務的話,就應該趁現時還有價有市,把名下傳媒悉數售予習近平政權嫡系的傳媒機構,兌本套利之餘,還可在政治上做個順水人情,完成習近平一統傳媒天下之宿願,否則秋風過後,隨着主流傳媒的沒落、讀者(受眾)的鄙棄和共產黨明的暗的打壓,面對市場無情的壓力,最後黯然告終,肯定指日可待。

一年將盡,《信報》編輯來函聲稱改版,通知明年起不用供稿。我沒有惋惜,反有一種釋放的感覺,因為與其繼續「醬」在缸中,同流合污,倒不如及身而退,無謂陪葬,在「網絡23條」通過之前,大可在自己的網頁暢所欲言,繼續發聲,見證香港的淪亡!

原文刊在信報,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