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1600人出席聯校「重鑑六四」論壇

1600人出席聯校「重鑑六四」論壇

(獨媒特約報導)六四事件27周年,至今仍未能平反。11間大專院校學生會昨晚於中大舉辦聯校論壇,題為〈重鑑六四意義 構想香港前路〉,探討六四悼念活動對香港人和香港未來的意義。中大學生會會長周竪峰日前指,論壇「行程安排較緊密」,故不設任何悼念環節。

13340614_10209238563632188_1071617782_o

周指參與論壇人數有1,600人,對此感到滿意,認為有成果,論壇討論非常全面。被問到對於悼念六四學界是否有分歧,他指學界唯一共識是進行學術討論及不出席支聯會晚會,其餘做法各有自由。他又指來年六四是否會再有論壇,將留待來年學生會再決定。他又認為並不是人數多就代表正確,而維園12萬的集會人數亦比去年少,顯示有不滿支聯會聲音。

13396538_10209238559432083_1030373490_o

陶傑:支聯會與本土派應找最大公因數

整晚論壇分為兩節,第一場論壇題為〈重組記憶碎片,六四的本土面向〉,請來資深傳媒人者陶傑、《無待堂》堂主盧斯達、《學苑》前副總編輯陳雅明及政治評論家鄭立,討論六四對香港人的意義及香港人應如何看待六四。

陶傑於去年浸大六四論壇稱,對六四的銘記與哀悼要堅持,亦反對意氣之下全面與六四切割,今年他指應要以「人」的眼光看待六四。他又認為一年364日都可以爭辯為何悼念六四,但今天則要記住27年前的殺人政權至今仍在,是與我們密切相關。他認同六四活動要「好多人」,但不一定要在維園。他又笑指討論六四是響應梁振英日前所說,「市民應該關心中國發生的一些重大事情」。他希望借此機會令全香港一起見證,27年前登報要求平反六四的那班人其態度今天已變得截然不同。

早在3、4年前,陶傑就不滿支聯會因循守舊,每年都找一些路人甲在台上做「光明使者」,如出一轍。他批評支聯會正體現了中國的問題,「人老咗就不會變通」。但他亦稱要多謝支聯會「負碌」年年維園再見,令香港人一直記得六四一事,亦令中共知道當年自己的愚蠢,間接減少發生同類事情的可能。

他認為泛民不能放棄不去維園的市民,因為他們也是選票,既然意見不同就應該說服對方而非排斥。他又指支聯會與本土派其實可以找「最大公因數」,就是堅持反對用暴力鎮壓示威。另一名嘉賓鄭立亦指支聯會可以與本土及學界輪流舉辦六四活動,看哪種形式較為吸引。

盧斯達:六四令香港人自設限制

盧斯達曾在網上批評支聯會獨裁、賣港,他直言11間大專學生會表明不出席維園的六四集會令他十分感動。他不反對悼念六四,但認為通過非支聯會的方式最好。他指自己本來不想參與有關六四的活動,但看不慣一些有份在維園聲嘶力竭的人,在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時卻表現得「成隻狗咁」,因此為了能讓更多人出來與支聯會分庭抗禮,他願意應邀出席聯校六四論壇。

盧斯達批評自六四事件發生,香港人就為自己的抗爭自設限制,認定如何做就會令共產黨不高興、動輒便出動解放軍,覺得做咩都「冇L用」。他又指六四令上一代香港人覺得失去希望,我們這一代則因為沒有感受到,無知而幸福。他認為最好是甚麼也不做,日常生活中已是繼承了。

《學苑》前副總編輯陳雅明指,支聯會一直以普世價值回應本土思潮,自以為站在道德高地。他認為,港人不悼念其他地方發生的鎮壓死難者而悼念六四,是因為六四的意義對港人而言多於普世價值,一是多了一重愛國意識,二則是事件對香港有特殊意義,他引用資深傳媒人練乙錚:「1989年後香港人推《基本法》,是希望97後中國會有民主,其實是在保障香港。」陳雅明相信假以時日,當香港由年輕一代接管,六四的記憶將會被以後的本土抗爭,例如雨傘運動取代。

13340543_10209238560712115_337838208_o

陳浩天:要分清中國人和香港人

第二場論壇則以〈面對獨裁政權:香港命途的未來去向〉為題,由學者方志恆、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黃台仰、青年新政召集人梁頌恆及前中大學生會長張秀賢,討論香港前途。

陳浩天指他自己會悼念六四,透過再一次回顧歷史,就能悼念、學習和思考。他認為當中有兩件事值得學習,一是當時的人民如何對待共產黨,二是香港人不要擔心何時會出動解放軍,因為隨時都有可能。他以六四事件時湖南三君子一事,比喻本土派為香港人抗爭卻遭當時的社運主流排斥,他直指「同泛民好似」。他批評堅持愛國民主運動,所做只是清君側靖內難,恐怕僭越君臣關係。

陳浩天又指即使推翻政府也不等於香港能獨立,他戲指如果今晚成功推翻香港政府,勢必由支聯會等組織成立新政府。不幸是他們都自認是中國人,將再建立一個傾向中國人的政府,到時香港就「玩完」。故他認為最重要是要分清中國人和香港人,只要認清自己不是中國人,就會開始質疑自己的地方為何要受中國管治。陳浩天指其主張的武裝革命是武力,而非不理性的暴力。他又認為相較建立武裝部隊,香港更適合使用野貓式遊擊戰術。

方志恒在其著作《香港革新論》中提倡「重建香港自治傳統」,主張港人建構論述。他指談及香港的未來,應先定義何謂本土。他認為香港有別於中國,應由文化、價值觀等因素來定義,這是任何本土的共同點。他認為最重要令港人有身份認同,港人在文化、經濟甚至能都能自主,就有獨立的能力。他又主張不同的自決、獨立黨派可以有更多對話及合作空間,而香港獨立也不單靠本土力量,可連結新加坡等城市,連結世界,令香港有獨立的能力。

張秀賢:埋到枱傾,即使港獨都是一個選擇

前中大學生會會長張秀賢認為,香港獨立的看法混合了國族主義及大中華民族主義。他認同此刻香港並沒有獨立的能力,現在應為自決條件爭取籌碼,落實各樣建議。同時,他主張公共參與並不應限於政治,更應體現在經濟、學術、文化等領域,創造香港的本土身份。他又認為現時的抗爭者都缺乏資源,難以對抗資源豐富的建制派,故抗爭者也可從商業領域入手。張秀賢稱要使香港成為真正的談判對象,「埋到枱傾,即使港獨都是一個選擇」。

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黃台仰認為,這一代繼承了上一代追求夢想及理想的特質,而想保持有這種港人特質,就只有獨立一途。黃指中國一直沒有遵守《中英聯合聲明》中的一國兩制精神,一個毫無合約精神的政權根本就不可能是談判的對象。對於香港能否獨立,他認為不一定要靠香港自身的能力,如果能連結西藏、新疆、蒙古等獨立勢力,則可以從外交方面使香港具有獨立的條件。

青年新政召集人梁頌恆指明明27年前是殺人政權,當初香港人竟可笑地要「民主回歸恐怖份子」。他又指支聯會一直是以「好唔民主的方法sell民主回歸」,根本就不能為香港人爭取民主。

13405359_10209238556232003_261937675_o

另看:
中大聯校六四論壇參加者:不滿「建設民主中國」

記者:何雍怡、陳偉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