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亂步戰國:真田幸村之遊略

二零一五 十月 長野、松代、上田、松本、甲府、東京

二零一六 二月 和歌山、橋本、高野山、大阪

真田信繁(通稱真田幸村),或許是最被後人浪漫化的日本戰國武將。適逢NHK大河劇本季放映的正是以幸村(堺雅人飾演)作為主角的《真田丸》,上田巿以及大阪、和歌山等都有不少連動的推廣及宣傳,整個地域都是一遍六文錢。

這一個「幸村遊略」,其實是綜合了本人的兩次日本之旅。卻說第一旅的時候,我在長野巿內的書店內閒逛,才看到有關《真田丸》的放映及推廣活動。第二旅的時候,則適逢真田丸正在放映中。上田巿的大河Drama館在今年一月已經開放,至明年一月為止。不論是幸村迷還是戰國迷,都不容錯過這一遍「真田熱」。

幸村一生的事跡,嚴格來說在戰國武將中並不算特別豐富。他的少年時代主要是作為人質被送到上杉、豐臣家。成年後的幸村隨著父親真田昌幸,依從主公豐臣秀吉的命令轉戰各地,二十四歲才經歷初陣小田原征伐。在秀吉死後,因為石田三成跟德川家康的衝突,引發了「天下二分之戰」關原合戰。遠在上田的真田家在第二次上田合戰中以一小隊孤軍,成功拖住了由德川秀忠指揮德川主力部隊,以至德川秀忠大軍未能及時趕赴關原主戰場參戰。當時幸村在鬼謀百出的昌幸指揮下奮勇作戰,可以算是人生中的第一個小小亮點。

關原合戰後,從屬西軍的真田昌幸及真田幸村被流放到紀伊國的九度山(今和歌山縣九度山町)。昌幸在九度山逝世,壯年的幸村則渡過了整整十四年的流放歲月,才再一次回到戰國舞台,參與戰國史上最後一場會戰—大坂之陣。大坂之陣可說是幸村人生最光輝的時刻,亦可算是蠟燭熄滅前最後光芒。悲劇人物特別能夠觸動人心,幸村的不幸遭遇,卻使他成為日本最知名的歷史英雄人物。

這一個真田幸村之遊略,包含了幸村作為戰國武將人生的重要景點,要論遺漏的話,主要就是群馬縣如沼田城遺址等等的真田家勢力範圍吧?至於何時才能補完,就說不定了。

家族起源—真田氏歷史館(長野縣上田巿真田町)

真田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平安時代,支配上田盆地一帶的滋野黨。貞觀十年,滋野恒蔭來到信濃,及後分家為海野氏、望月氏及禰津氏。真田氏是海野氏之後,直至真田幸村祖父真田幸隆移居所領的真田町後才改姓真田。

在上田駅乘上田巴士約二十多分鐘便可以到達真田町(巴士有點複雜,不同時間開出的下車地點也略有分別,建議到案內所取得巴士時間表及詢問一下職員為佳)。真田町至今仍為一個農業小鎮,陽光下巴士沿路而來的農田風光相當優美。

一般來說,也請先在「真田地域自治中心站」或「幸村之鄕夢工房站」下車。因為除了真田氏歷史館外,真田町一帶還有很多真田家的遺跡,地方廣闊,非自駕而又要遊遍各景點的話,就很有必要在夢工房那裡租借單車。

真田氏歷史館就在真田氏館跡東側。真田氏館是真田氏的居館,而要到作戰指揮用的真田本城(松尾城)則要徒步二十分鐘。歷史館內有著真田氏的長久歷史資料,雖然地方不大,但作為真田迷這裡實在是必到的地點。

出生地—武田神社(躑躅ヶ崎館跡,山梨縣甲府巿古府中町)

這個遊記是按幸村的人生排次序,事實上我是完成了長野巿、上田巿、松本巿後才來到這個在山梨縣富士山以北的甲府巿。甲府巿內有兩個重要的歷史景點:甲府城跡及武田神社。甲府城跡從甲府駅徒步10分鐘便可到達,不過要留意躑躅ヶ崎館跡並非在甲府城跡,而是在武田神社附近。甲府城別稱鶴舞城,是在武田氏滅亡後,由秀吉下令築城,以作為監察當時已被移封至關東的德川家康的據點。亦因為甲府巿內曾經有兩個城下町,以一個只有19萬人口的小城巿來說,發展繁榮的地區也可算是相當廣闊。

甲府巿的標誌—「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公像

至於武田神社,則要從甲駅站北口乘二號線巴士往北走8分鐘(或從北口往北一直走20-30分鐘,約兩公里路程),神社側保有館跡及小部份的石垣,而從神社往東走約15分鐘就可以去到武田信玄墓所。幸村的祖父真田幸隆以及大伯真田信綱的住所亦在武田氏館的東側,幸村的出生地大概就是在這一帶。

第二次上田合戰—上田城遺址公園(長野縣上田巿)

從上田城駅徒步約15分鐘,就可以到達上田城跡公園。上田城是一座小小的梯郭式平城,城內以西櫓的歷史價值最高(仙石氏入主後惟一殘留下來的建築),沒有重建或復興天守。從第一次上田城合戰的歷史紀錄(山鹿素行著的《武家紀事》),德川勢對上田城的調查結果為「一座沒有天守的小城」,之後亦沒有上田城曾築有天守閣的紀錄。

在第一次上田城合戰後,真田家臣從了豐臣家,自立為戰國大名。

可惜之處是我只安排了一天時間給上田巿,早上還在長野巿參觀善光寺,要到中午之後才來到上田巿。上田巿以上田駅一帶為中心,是長野縣東部的重鎮,人口僅次於長野巿及松本巿,比我想像中要繁榮許多。而我也沒有想到真田町一帶可遊性非常高,狠狠的打錯了算盤,因此無論是真田町或是上田城都弄得「到喉唔到肺」—在真田之鄉就只遊覽了真田氏館跡及歷史館,沒有去到真田氏本城;而上田城只在黃昏時間沖沖趕到,連資料館都來不及一遊,只能感受一下,卻沒時間去好好了解。

或許就可以用這個「好籍口」去重遊這兩片真田氏的恩緣之地:明年的櫻花時節,再來一次真田之旅,好好看一看「上田城千本櫻」以及千曲川左方的「信州之鎌倉」,感覺會是相當不錯的行程。(太理想了!我連幾個月後在那裡上班都還未講得定!)

流放山涯-真田庵/善名稱院(和歌山縣九度山町)

善名稱院,亦稱為真田庵,伝為幸村十四年九度山流放歲月生活的地方。幸村的長男真田大助(幸昌)、次男真田大八(片倉守信)以及五名女兒(包括下嫁伊達家重臣片倉重長的三女阿梅)都是在九度山出生。

九度山町是高野山下的一個小小村落。據說起初真田一族是被流放到高野山的蓮華定院,但因為佛門重地的高野山不容許女性進入,於是帶著一眾妻女及家臣共十六人的真田氏惟有移居九度山。真田家本為武家,是信濃的豪族,以領地的知行為收入,被流放後只能製作及售賣真田紐為生計。生活的淒苦,與流放前身為戰國大名的威風相比,當然不何同日而喻。

真田庵離九度山車站不過15分鐘路程,沿途也有一些紀念品小商店及茶屋。真田庵內有著在九度山過身的真田昌幸墓碑,亦有一個小小的寶物資料館,展出了不少真田家相關的寶物(例如幸村公的飯盒,哈哈)。對於一般旅遊人士來講,九度山町的可觀性不高。但作為戰國或真田迷,這個四處都掛著各式六文錢裝飾的小鎮,則是非常有必要一遊的地方。即使到了現在,九度山町仍然是如此的一個小小鄉郊,被流放到此處蟄居十四年的幸村的心境到底如何,在這裡走一遍後你或許能夠有更深的感受。

大坂冬之陣—三光神社/真田丸(大阪巿天王寺區餌差町)

三光神社可以從大阪巿內乘地鐵至玉造站,2號出口左轉徒步2分鐘就到。神社內有真田幸村公像及傳說可以通往大坂城的地道。

三光神社東側真田山上,則是名聞遐邇的「真田丸」遺址。真田丸遺址上建有一所「心眼寺」,寺內亦有一個真田信繁的墓碑,建於2014年。

大坂城是建在平地之上的平城,只能依靠城牆防禦,跟戰國早期以戰鬥功能作為最大考慮的山城或建在丘陵上的平山城相比,欠缺了以地形以助防禦的好處。秀吉建城的時候,天下大體已經安定下來,大坂城的主要作用是作為指揮天下的中心,規模比信長的安土城有過之而無不及,是權力的宣示,而非戰鬥用的要塞。

在大坂冬之陣時,真田幸村主張大坂勢應主動出擊,在近江國的瀨田河口與前來的德川軍進行野戰。可惜的是,大坂勢的決策權始終是在消極派的大野治長及淀姬手上,最終決定籠城守備。大坂城三面環水,有木曾川、淀川等河流保護,就只有城南的位置是開闊的平原,適合軍隊佈陣進攻。因此,幸村認為德川軍會從城南進攻,亦看準了城南方的平野口外築起了出丸,被稱為「真田丸」。

「丸」是指以城牆、堀等等障礙物所規劃出來的區城(如「本丸」、「二之丸」),亦稱為「曲輪」。真田丸的構造及大小有不同的說法,大概都是270米至140米左右的一個半圓型曲輪。一般看法,真田丸是按甲斐武田流所建的一個大型的「丸馬出」(馬出是指在出入口築起用來阻擋城外敵軍直接進攻、要繞道而入的設計,丸馬出即半圓形的馬出),城牆外有三重圍欄,東西兩側的出口設有小型馬出。但亦有說法北側離大坂城的建築有一段200米的距離,實則是獨立於大坂城的小堡壘。最新的調查指出真田丸的北側另設有一小曲輪。

冬之陣當德川軍把豐臣軍都趕回大阪城內之後到議和之前,雙方只曾經在真田丸發生過一次攻防戰。而雙方議和的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大坂城除本丸及天守以外,其餘的曲輪及城牆勻要拆除,這當然也包括了真田丸。

大坂夏之陣-安居神社/真田幸村戰死之地(大阪巿天王寺區逢阪一丁目)

從大坂都營地下鐵谷町線的四天王夕陽之丘駅,途經大阪星光學院(相當有動漫感的名字),拐一個彎就可以到達安居神社。

大坂城的壕溝已被填平、二之丸及三之丸已被拆除,解僱浪人亦使兵力下降,夏之陣的時候已經再無可能籠城防守,只能主動迎戰。在道明寺之戰中,因凌晨的濃霧各部隊都比預定時晚遲到(包括真田幸村隊,各部隊行軍的遲誤有各種說法),後藤基次在小松山受德川軍猛攻而陣亡,而木村重成亦在八尾之戰陣亡。翌日,德川軍向大坂城發動進攻。天王寺之戰中,真田幸村奮勇突擊,跟毛利勝永合共約一萬兵力,把德川在天王寺布陣的各個部隊共數萬兵力打得混亂不堪,突破了一重又一重的兵力。幸村更曾經攻入德川本陣,不幸的是被打得慌亂不堪的德川家康早已逃去,沒能製造出一個奇跡般的勝利戰果。據說,當時連德川的一眾旗本也因軍心大亂而拋下了家康逃遁,情況最壞時家康身邊只有一人相伴。

激戰後,真田幸村及毛利勝永被松平忠直、藤堂高虎及井伊直孝部隊包圍。毛利勝永擊退藤堂高虎而成功撒退;而真田幸村未能突圍而力盡,在安居神社的一本松下休息時,遇上松平忠直的鐵炮大將西尾宗次,被槍刺而死。

真田幸村在大坂夏之陣的勇猛廣為流傳,到底有多少為杜撰或是紀錄者的溢美之詞,或許已經無從稽考。但幸村的後代倒是有跡可尋:據說真田幸村在大坂夏之陣決戰前夜,將年僅三歲的次男大八及十四歲的三女阿梅托付予伊達家的片倉重長(一說為城落之時被重長發現)。夏之陣時幸村的長子大助負責守護豐臣秀賴,城破之後秀賴與淀姬母子一同自殺,年僅13歲(一說16歲)的大助拒絕逃走而隨秀賴殉死。大坂之陣後,重長納了阿梅為繼室,大八改姓片倉,以名字片倉守信成為仙台藩士,而伊達家則對外訛稱大八早已投井而死,守信不過是真田信綱之孫。守信之子二代辰信復姓真田(一說為幕末時代的九代當主,幕末名將幸歡才復姓真田),是為仙台真田家,一直效力仙台藩至明治維新,現在的當主為十三代(一說十四代,視乎你視幸村或守信為初代)的真田徹。

雜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