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走訪大馬系列】追求點擊當道——新媒體的出路?

(獨媒特約報導)獨媒編採團隊於7月14日至7月25日到馬來西亞進行交流及採訪,其中在17日舉行《媒體怎麼了? 馬來西亞網絡/獨立媒體生態 x 香港另類/社區媒體經驗》論壇,近四十人出席,反應熱烈。論壇上談到兩地媒體生態的情況,大馬媒體學者莊迪澎及獨媒編輯謝曉陽從個人經歷談到對兩地媒體的看法;和在主流媒體只追求點擊的大勢下,獨立媒體的出路。

做媒體浪費青春?

莊迪澎表示,自己在過去十多年都是被動,不論唸研究院或是做網絡媒體。「媒體很浪費春春。」他在十多年前離開《星州日報》,提到記者生涯期間的一件事,當時有一宗案件,他由早上八點在警察總部,等待警察總長的回覆。結果等到晚上七點,警察總長只回答了兩個字:「No comment!」,令他感到無力和無奈。

莊迪澎指,《當今大馬》的朋友2004年年底時聯絡他,但當時推辭不幹,因為已沒有興趣再在媒體前線工作。他其後創辦《獨立新聞在線》,成為創刊總編輯,莊形容這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

IMG_1208

《獨立新聞在線》在2005年成立,主張深度報導和調查報導,經營六年後至2012年8月2日停刊,當時的公告中指,因為經費困頓導致人手不足,員工需要邊作編採邊尋找營運資金,已疲於奔命。

莊迪澎指《獨立新聞在線》一直走深度報導的路線,網站內新聞分析及評論專欄,更強調報導應該要有背景資料:「不止要讓讀者知道現在發生甚麼事情,也要讓他們了解過去發生了甚麼事情。」

莊迪澎:《獨立新聞在線》「賺錢」部分做得不好

對於《獨立新聞在線》的內容被批評太長及消息較慢,他不同意並舉例說明指,馬華公會在2008年完成收購馬來西亞四大報,《獨立新聞在線》的報導只是較其他主流報紙慢了三分鐘,但在內容上卻相對充實,包括其他相關公司資料。他表明不支持以內容農場的形式做新聞,即使只有七個記者,但都必須地作採訪。

他回顧主持《獨立新聞在線》的四年間,在賺錢的部分做得不好,原本打算依靠眾籌成為主要收入來源,並且邊做邊賺錢。而且組織團隊時,只集中在尋找合適的编採人員,媒體連行政主任都沒有。

現時為台灣世新大學博士學位候選人的莊迪澎,近年主力作翻譯的工作。他提到,《獨立新聞在線》被標籤為反政府的新聞網站,商家很難會作支持。再者是編採人員的替補問題,大多是前《星州日報》和前《東方日報》的記者,其他版面如財經更難聘請記者。

促思考辦媒體的初衷

莊迪澎又指,在十一年前的中文新聞網站較少。他認為既然要辦新聞網站,除了要報主流媒體敢報的事情,還要報得深度一點。

他認為,馬來西亞未來要有新的中文新聞媒體出現有一定困難,因為眾籌並不容易,而且中文圈願意付錢訂閱內容的人數較少。莊迪澎認為辦媒體最重要的是理念,「到底是為生存而食飯,還是為了食飯而生存。」他強調如果是單純為了點擊,便不要辦媒體。

獨媒編輯謝曉陽指自己來自澳門,在1989年到台灣政大修讀新聞。她表示想當記者的原因簡單,因為想在現場報導新聞。她表示,在畢業後經歷了台灣的民主化過程,是很大衝擊。她其後在規模較小的雜誌《九十年代》工作,後來又轉到《遠見》雜誌工作。

謝曉陽及後修讀社會學碩士,又做過《聯合報》、《蘋果日報》和《亞洲週刊》,過後到法國唸哲學。她認為人生時間有限,「即使被時間推住走,但人生可以因為有更多選擇」。

獨媒在2004年成立,定位為公民媒體,強調人人可做記者。初時為社運訊息平台,成員大多為社運活躍人士,並參與反世貿、保育天星及皇后碼頭運動等。獨媒在2009年轉型,成立特約記者團隊,主力採訪社運新聞和關注土地及保育議題。

IMG_1214

加入獨媒推動動保議題

謝曉陽提到,獨媒創辦人、編輯葉蔭聰在2009年邀請她加入獨媒,因為希望有一些改革,做到多一點媒體的部分,少一點社運的部分。

謝表示自己當時有點「心懷不軌」,因為當時參與全民退休保障聯席的工作,全民退保一直缺乏媒體關注。她希望透過加入獨媒,作相關的編採工作。她後來關注動物議題,更全力關注屬於少數的野豬。謝曉陽認為要推動議題,便要社運和媒體結合,而且論述更為重要。

謝曉陽稱,香港的媒體在三年前報導動物的標題,不外乎是動物很可愛及動物被虐待;自己透過採訪和在獨媒發佈引起更多關注。她認為網媒的威力是令新聞成為熱話,而主流媒體不得不跟進。

被問到關注動物權益議題的原因,謝表示很多社運朋友都強調關心弱勢,她認為動物和老人家就是弱勢。她續提到,在過去兩年,香港主流媒體開始關注野豬,網絡中亦出現主力報導動物議題的《動物報》。

IMG_1210

獨媒樽頸後何去何從?

她分析指獨媒近年有走到樽頸之勢,因為不同團體都有自己的 Facebook 專頁作宣傳,不用再借助獨媒。但她認為,主流媒體缺乏對弱勢的同情,後者則是社運行先,當中一定有預設立場。而獨媒正好能藉著社運圈的網絡,獲得更多消息,並作客觀和深入的報導。

謝曉陽又認為,獨媒是開放平台,堅持沒有審查的貼文制度,作者能自由貼文。她形容這是去精英化的制度,相對其他媒體只邀請較有名聲的人寫稿,即使當中沒有政治考慮,也必定是意識形態的篩選。

談到媒體的方針及如何維持穩健,謝曉陽表示獨媒是依靠月捐及小額捐款的媒體,財政狀況勉強算穩定。但她認為,獨媒多年來培養了不少記者,但資源有限下,人才流失並成為其他媒體的記者;所以長遠要考慮給予稿費,留住有質素的作者和公民記者。

莊迪澎則認為,媒體必須具批判性立場,而且記者的視野和素養十分重要。他笑言,在經營《獨立新聞在線》期間曾收到律師信,形容是十分高興的事情,因為媒體表現得到肯定。「記者必須要勇敢,而且一個會道歉的媒體才有公信力。」

記者:麥馬高、梁敏德、石姵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