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解放信徒思考Pokemon Go

文:吳國偉

手機遊戲,全城注目。主流福音派的基督教圈子仍在前現代的世界觀中,辯論「精靈」與上帝之「忌邪」。此等討論水平,令人噴飯,波及教會被青少年人認同的程度,跟689被香港人認同的分數同一斜度。可惜,稍為開放的反對者亦只流於呼籲教徒不要與大眾文化脫節,實在與公共知識份子的討論水平,相距不只里計。

教外論者有視此手遊為減壓、短暫潮流,也有以天秀公園驅趕大媽為例視為凝聚人氣動員抗爭,也有視之為資本家操控全球民眾掉入商業化消費循環,或視之為科技對空間之再定義。立場多樣化,分析框架有文化心理,有政治經濟,也有空間城市,跟論者的政治議程及批判立場相關。

為何福音派信仰總令信徒思考低於公共水平?這樣的福音派如何可以進入公共論辯,如何令世界變得更民主、更公義?

這裡要提出一個例外,就是戴耀廷團隊,他們立時借助這個潮流,生產有助「雷動計劃」的宣傳品。在教會中他當然不是主流。(我非常期待古斌兄的神學評論)

所以大家不妨聽聽解放派神學的角度,如何幫助信徒思考,再倒過來,了解福音派神學的限制。

解放派神學首要的關心是社會的結構壓迫,即是所謂「結構性罪惡」。「日頭猛做,到依家輕鬆下」。讓被壓迫者稍為開心,舒緩壓力,很可能是國家資本主義政商同謀的詭計,好讓市民休息過後,再盲目投入被剝削的勞動。

文化物本身的生產過程是否有剝削成份?使之流通的操作又是否有利鞏固既得利益者(status quo)?文化人朗天在面書提醒我們,Pokemon Go的登錄程序要玩家同意自己的google個人通訊名單與google drive圖片會被收集,玩家的行為模式,很可能在大數據的計算下,有助資本家設計下一波遊戲再生暴利。

解放派神學也關心個體解放,以及空間的主觀再造。很多人發現結合現實與虛擬世界的遊戲,除了令玩家走出社區,交朋結友,發掘平時少留意的社區風景,突破手遊玩家日常相對封閉的社交及社區圈子;人群對空間結合童年回憶、遊戲設定的可愛角色、角色與現實的某種互動(比如有人拍到現實的貓好像對虛擬的烏龜感到無奈)、玩家結合虛擬與真實的影像作出某些動作(向手機上的真貓影像投球)等等,都有助玩家重新定義自我與周遭環境的關係。

關注城市空間的民間學者陳劍青亦在面書提出,Pokemon Go令人流以極低成本改動過去資本與實體空間不能營造的流動軌跡,例如無人涉足的商場可能因為遊戲設定而聚集大量群眾;而他們可能會對此遊戲的周邊產品產生興趣,促使新的消費行為在過往沒有發生的空間發生。如此,除了資本可能操控人流,人本身亦因為賦予空間一種新的意義,而增強了自主性,在低門檻甚至免費的狀態下進入遊戲,讓低下階層的市民都可以參與定義空間。

解放派神學如何看Pokemon Go?

《神學私房菜》提供了方法、思考方向與原則。按特雷西的模擬論,文化物倒過來有助我們理解神聖,就是既然虛擬世界介入及定義現實世界是可能的話,天國降臨在人間也是可行的。教會應該學習Pokemon Go,將焦點從封閉的堂會轉向世界,學習在現實中看到那世人看不見的基督,(相近的例子是德蘭修女說過,她在將死的痲瘋病人身上看到基督?)就是轉向「被隱形了」的被壓迫者。他們需要我們的介入,堂會應該幫助我們得到介入真實世界的視野與行動力。

我想起以西結書卅七章的異象:先知看到遍地都是人的枯骨,耶和華吹氣令人骨生肉,石心換成肉心,他們起來成為耶和華的軍隊。今天我們被政治經濟文化壓迫成枯骨,需要Pokemon Go帶來的快樂,需要愛的福音的拯救。

兩位春天教會教友的貼文正反映這種想法:「正當大家在捉精靈之時,其實有兩個書商都畀人捉左」、「雖然捉精靈捉得好開心,但當中國捉左兩個在香港辦雜誌既人,心裡不禁一沉,被判刑兼剝削自由……」這些回應不單是思考手遊的道德性,而是思考在當前日趨極權的社會中,手遊玩家的解放道德性。

於是我們可以回去思考福音派神學的限制。首先,福音派神學過度強調形而上的上帝觀,就是強調了觀念上的上帝。這個觀念上的上帝有某些屬性,而當文化產品具有相似層面的屬性,例如有「精靈」,就好像立時在同一層面產生矛盾,生產出一大堆跟一般市民(甚至有時跟大部份信徒)無關痛癢的辯論。而解放派神學則強調人的經驗,上帝觀念是由下而上建構的,祂的解放行動,隨具體的處境脈絡及人的經驗而展開。

第二是福音派神學強調形而上的教義與道德。當觀念上出現矛盾,立時出現的反應是「不可以」。在今天大家對社會科學不再完全無知的時代,福音派神學對世界尚未有足夠的理解,便急不及待提出答案,只會令人覺得教會無知反智,是「古老石山」,是「道德塔利班」。

這不是道德立場的問題,問題出在神學上,因為「認識這個世界」、「深入了解社會問題」、「深入了解人的痛苦」正是福音派的弱項。相反,解放派神學深深關注人的痛苦,在「描述神學」的框架下,借用社會科學的最新視角,好像前面引述的空間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地提出關乎人痛苦的神學問題,從而走向聖經及神學觀念,去找回應世界的智慧。

要解放信徒的智力,香港教會應該先解放自己的神學立場。

(作者為春天教會宣教師、《神學私房菜》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