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快‧觀影筆記:活在陰影下的《點五步》

快‧觀影筆記:活在陰影下的《點五步》

撇除電影上映前關於「義工」問題的風風雨雨,以電影論《點五步》實在難稱得上佳作。整體而言,電影不無感動的地方,演員賣力而且有不少表現手法上的嘗試,但電影在主題選擇上太貪心,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

《點》以八十年代初成立的首支華人少年棒球隊「沙燕隊」為題材,講述一群邊青的奮鬥故事。今時今日拍捧球電影很難不與台灣電影《KANO》比較。儘管比較苛刻,但《KANO》拍得很純粹與專注,盡力呈現捧球隊的熱血故事,看得熱血沸騰。熱血也是《點五步》的主菜,但電影卻要將熱血與雨傘運動後的失敗情緒掛鉤,又要將電影扣連港英時代的歷史,略嫌失焦。

另一個貪心的地方是要平衡兩個男主角之間的故事與沙燕隊的努力故事,九十五分鐘的電影要兼顧兩條截然不同的劇情線,其實難度很高,結果兩個主角以外的隊員角色不夠立體(明明其他角色也很有趣,卻沒有發揮空間),沒有為沙燕隊的熱血提供足夠養份。阿龍(林耀聲飾)離隊後歸隊,突然獲得隊友無條件的支持,電影因為將重心放在他與細威(胡子彤飾)之間的爭拗,讓到這幕本應十分感動的一幕因為鋪陳不足而略嫌突兀。

貪心,也許是因為《點五步》活在很多電影的陰影下,所以既想承上亦想突破。熱血題材走《狂舞派》的路線、歷史與時代精神則與《哪一天我們會飛》相似,兩部也是黃修平的作品。另外,描寫校園與屋邨生活受台灣電影影響,但同時避免有《KANO》的影子,於是加入大量本土符號(例如屋邨的天井與棒球場),但感覺卻很刻意。

《狂舞派》的成功在於美國有多部舞蹈電影在前,《狂》還能拍出一部有香港特色又不遜前作的作品。《點五步》也彷彿在挑戰自《KANO》,做想法似乎不夠黃修平完整。這不是資源的問題,我認為是想法問題。

我猜想《點五步》有很多訊息要傳遞給觀眾,但不代表在一套九十五分鐘的電影裡可以將所以訊息好好傳遞,導演要取捨。另一方面,就算有話想說,也不妨留觀眾一點想像空間,不需要將話說得太白。電影最後嘗試以「點五步」的精神疏解雨傘運動後的失敗情緒,但選擇將整個電影的重心訊息以旁白方式直接說出來,就算佔領期間金鐘的畫面有多漂亮動人,結尾還是相當生硬粗糙。林海峰的旁白是出色,補救了電影很多敍事上的不足,但依賴旁白很難將故事說得動人。導演與觀眾需要建立一種互信關係,訊息才能好好傳達。如果導演不願意相信觀眾可以透過電影語言、演員的表現了解電影的訊息,觀眾就會覺得不被信任,與電影打造的世界越走越遠。

也許因為導演未能平衡各個主題,最後點題的「點五步」也不見得有足夠的說明與建造,讓電影的主要訊息變得薄弱。

電影是有誠意的,年青演員很賣力,不少拍攝手法也有努力創新。廖啟志的演出有說服力,但演得相對平淡,也許是不希望在年青演員身上搶去焦點。演員有「火」是觀眾的福氣,要如何善用、發揮這些「火」將會是導演的下一個課題。

近兩年開始出現本土電影嘗試在梳理雨傘後的各種情緒-氣餒、憤恨、恐懼、焦急等等。《哪一天我們會飛》、《十年》到《點五步》都在做這種嘗試。然而,這嘗試並不容易。《哪一天我們會飛》嘗試重塑香港回歸前年青人的掙扎情意結,但不少人也說沒有共鳴。連結香港歷史不難,立體地重塑歷史裡的情緒卻毫不容易。《哪》做不到,《點五步》也做不到。

也許我們太急於從過去尋找如何走下去的提示,忘記了如果閱讀歷史。歷史要被詮釋才能理解,本土電影對歷史的詮釋,反而展示了後雨傘時代的無奈與焦燥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