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平庸的邪惡——誰忽視斯諾登?

平庸的邪惡——誰忽視斯諾登?

導演奧利華史東(Oliver Stone)再一次挑戰美國政治議題,拍下美國近年頗受爭議的洩密事件,因此不難想象《斯諾登風暴》(Snowden)並非是一般的荷李活商業電影。

電影游走於斯諾登(祖瑟夫哥頓利域飾)與記者在香港揭密會面與他的背景之間,藉著時空交錯的畫面釐清事件脈絡。電影中雖然沒有驚險情節,但斯諾登的情緒以及心境轉變,足以讓電影情節變得緊湊。

另外,電影也沒有將斯諾登英雄化,沒有將他變成一個遙不可及的英雄。他只是選擇質疑美國政府所做的事是否合法。而選擇不去質疑的「員工」,會否成為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所指的「平凡的邪惡」:一個缺乏思考的平凡人,會產生最大的邪惡行為。同時,經過這一事件,仍然不去思考網絡世界問題的民眾,是否成就了政權的監控?

揭密事件已經沉寂了一段時間,不少人已經忘記了此事。民眾非但沒有反思網絡世界的問題,反而變得更樂於將個人資訊披露於網絡世界中。細微至吃過什麽到過什麽地方與什麽人一起;甚或信用卡戶口跟智能手機連結在一起,將個人資訊披露於網絡之中,被整合成為可分析的數據。如電影中所指,凡於網絡上游走過,必定留下足跡(digital footprint)。民眾除了需要關注政權的監控外,更需要反思科技所帶來的方便性及「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