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懶人觀眾」的政治電影導賞入門——以《Bastille Day》(《反恐局中局》)為例

「懶人觀眾」的政治電影導賞入門——以《Bastille Day》(《反恐局中局》)為例

近年香港人政治覺醒,不少人無懼泥漿摔角,投身政治,欲貢獻香港。本是美事,但政治是社會性事物,需要知識backup,過去的政治教育步伐落後,結果培養出部分空有熱情,議政能力欠奉的政治人,如某新晉MK妹議員。

欲惡補政治知識,進取者可回到學院,或公餘時到圖書館自修。較忙(懶)的,也不要只刷facebook,多看政治電影,也是不錯的學習。正如宮崎駿曾把動畫比喻為甜點:好的甜點,會帶有營養。電影也一樣吧。

剛看畢英國導演占士華堅斯(James Watkins)的新作《Bastille Day》(《反恐局中局》),想以此為例,討論「忙(懶)人觀眾」可如何觀賞政治電影。

「懶人觀眾」的政治電影分類法

政治電影可分兩類:一種是「非主流」電影,具批判性,本身已經和官方意識形態有明顯差別,例如年初上映的《女權之聲》(Suffragette)或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的作品,因為電影本身已帶批判性,懶人觀眾只需直接「代入」角色,便能獲得精神上或靈性上的益處;另一種是「主流」電影,可幫助我們理解官方意識形態,簡言之即「哦,現在普遍人對某某事的共識大致為如此」,看的時候需帶「批判」眼光,因為這些電影是意識形態操作的一部分,會加強某些不一定屬實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

「主流」VS「非主流」的分類方式對資深電影研究者而言當然是過於粗疏,但假如各位不是打算鑽研如法國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艱深晦澀的電影哲學著作《電影I:運動-影像》(Cinema I: The Movement Image)和《電影II:時間-影像》(Cinema II: The Time Image)(筆者打算用五年時間攻克此二書,現正在做前期準備工作:看畢書中提及過的約千套經典電影)的hardcore電影研究者,而是一個「懶人觀眾」,「主流」VS「非主流」的分類已「夠用」且方便。各位以後在入場看政治電影之前,不妨先在心裡評定該電影屬「主流」還是「非主流」電影,再選擇用「代入」還是「批判」的心態看這部電影。

比較閱讀一:非敵即我的冷戰思維難以復燃?

怎樣才算「批判」的眼光?這裡提出一個簡單的方法:在你見過別人家的男朋友之前,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家男友有多糟糕。同樣,把一部電影和不同時代或國家拍攝的,題材相近的電影作比較,便能突顯作品的特點。用文學研究的專業術語,這叫作「比較閱讀」(Comparative reading)。(當然,本文做的只是粗疏版的比較閱讀,不符合學術規格,僅供各位「試味」。)

看畢《Bastille Day》後,我對當下普遍人的政治想像有以下看法:

一. 非敵即我的冷戰思維難以復燃?上年我上了一門討論戰爭與記憶的課,因而看了不少戰爭電影。看畢《Bastille Day》,我即時聯想起那些冷戰時期拍攝的荷里活戰爭片,如《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1963)、《坦克大決戰》(Battle of the Bulge,1965)等。最明顯的分野,是冷戰時期的作品均是「敵我分明」的,有明確的敵人如二戰時期的德軍,亦有明確的己方如美軍或英軍。在《Bastille Day》中,敵人卻是來自己方陣營的內部。

蘇聯解體後,有評論指出美國一直欲尋找新的假想敵,例如中國和911事件後的伊斯蘭國家,延續冷戰時期二元對立的政治格局。但從《Bastille Day》可看出,冷戰結束後,民間似乎不太認同這一套,甚至拍出「官方想誤導民眾敵人是恐怖分子,但真正敵人其實是貪腐的政府」的情節。

比較閱讀二:網絡操控政治已成常態

二. 網絡操控政治已成常態:數月前讀畢媒體操縱專家萊恩.霍利得(Ryan Holiday)的《被新聞出賣的世界》(Trust Me, I’m Lying:Confessions of a Media Manipulator)後,我就像「開了竅」般,對youtube上突然爆紅的影片或facebook上廣傳的帖子,總帶著懷疑和審視。

在《被新聞出賣的世界》中,霍利得坦言自己曾為幫一部新上映的電影製做話題,毀壞該電影的廣告牌,再裝作經過時發現,把照片貼在facebook上。他又煽動同志和女權團體聲討電影中的反女性情節,結果花費很少便讓電影獲得很高的曝光率。霍利得在書中亦透露,他也曾為政客執行過類似的媒體操作。

《Bastille Day》是我在讀畢《被新聞出賣的世界》後,看過的第一套關於媒體操縱的電影。《Bastille Day》的劇情毫不穿鑿附會,對媒體操縱的起承轉合有完整交代(這裡我就不劇透太多了),實為理解網絡操控政治的優良教材。

若把《Bastille Day》和十年前的同類型電影作比較,例如杜琪峰的《大事件》(Breaking News,2004),最大的分野是當年科網熱(dot-com boom)散去不久,評論把網絡操控看成創新題材,僅僅十年,此題材已成常態,甚至老套。

主流電影來說,實在不俗

最後回到電影本身。以主流電影來說,《Bastille Day》節奏明快,笑位恰到好處,看著看著時間便過去了,沒有悶場。三個字:值回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