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潛規則:傳媒的均勢法則

潛規則:傳媒的均勢法則(修改)


新聞界分類甚繁,分有政情、教育、醫療、法庭、突發等等範疇,不勝枚舉。有很多外行人以為,新聞界有一套普遍的辦事準則:編採獨立,相互競爭。可這只是桌面上大義凜然的文明規則,僅能反映行業的表象。很多時候驅動著部分媒體運作的,卻是另一套看不見的「均勢」法則。不同範疇的媒體,有著不同的潛規則,這些規則有些可以為人理解,有些卻不便告人,有些可以折衷,有些卻極端反動,任何試圖打破均勢者,往往會遭其反噬。

資本主義社會講求競爭,信奉森林定律,媒體都在爭奪有限的觀眾群,適者生存。可是正面的競爭並非求存的唯一手段,在更多時候,媒體需依賴「合作」來維持生命。這是因為資訊無窮,人力有限。部份媒體的合作範疇包括相片互用,資料共享,甚至乎採訪分工,以確保大家的報導沒有太大出入,最後達成某種相對安全的「均勢」。這是部份學院派不能接受的現實,也是新聞界不願告人的「潛規則」。


如果你以二分法來對為傳媒的辦事手法作道德審判,傳媒決不是玉潔冰清的,但只有政客和憤青才會以這樣的思維解釋世界。你或許不知道,媒體之間的競爭是多麼殘酷,在某些報館,輸掉一宗新聞隨時等於輸掉職位。現實是,任何一件稍有價值的新聞都必須去「做」,翌日必須見報。否則,當事者誓將面對龐大的壓力。因此,媒體間經常保持緊密聯絡,一旦走寶亦可補飛。

也許有人說,新聞行業肩負監察社會的責任,神聖不可穢瀆,豈能容忍虛偽的編採獨立?從業員吃慣鹹魚忍得渴,幹這行就要承受隨之而來的壓力,拼死也要捍衛貞操,否則就是道德犯罪。我不信基督,但我想起基督的一句話「你們當中有誰是無罪的,就拿起石頭扔她」。

道德的界線雖然模糊,但畢竟也得有個底線,否則世界將渾沌不堪。在一些重大事件或極具價值的新聞面前,新聞部門的掌舵人及前線記者絕對有理由回歸獨立採訪原則,否則就不會有獨家新聞,傳媒對此亦有沉默的共識。他們都明白,有時大家並不是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起步的,輸了也理所當然,而無可披露的新聞資料亦不是潛規則可以管束得來的。潛規則的有限度運作並非壞事,具彈性的「均勢」並沒有摧殘新聞道德的核心價值。但若然放任潛規則坐大,「均勢」成為鐵律,新聞道德便會真正遭受傷害。


十九世紀的歐洲外交奉行「均勢」,列強透過締結盟約來保持力量均等,致令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以期避免戰爭,保持現狀,維持既得利益。報館之間也有類似的「均勢」政策,這種「均勢」相當反動,有著某種惰性,而且越是居於新聞前線者,惰性越重,「均勢」的觀念也越重。

記者在同時同地採訪一宗新聞時,往往會互相照應,分享資料及相片。大家既然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起步,較積極的記者便能獲得更多具價值的新聞資訊。可是,現今部份新聞範疇最前線的潛規則已成幾乎不可撼動的鐵律,「積極者」往往被視為「搞局者」,勤力的記者往往被反動的行家勸退,而且一旦逾越雷池,可能會受到各方圍剿責難,不得安寧。

人們在建立不同行業建立各式各樣的潛規則,讓大家根據某些默定法則行事,確保工作效率。但當制度成熟運作多時後,人們習慣在規則下流水作業,便會漸漸對它產生依賴而不自知。此時,潛規則便反過來扭曲某些人的觀念意識,加上他們在其中累積了一定的既得利益,便需要強硬地維護或強化潛規則的不變性以維護自己的地位,彈性的規則因此便得反動,人的惰性也由此而生。

長久下去,當潛規則完全支配前線記者之時,他們會變成努力迴避工作的打工仔,而不是積極發掘新聞的記者,屆時新聞界的活力勢必消磨殆盡。 眼前只有一股力量可以衝擊潛規則的反動性,即人的積極性及自省能力。投身新聞界以來,踩著潛規則的鋼線小心前行,亦看到不少積極的記者在鋼鐵般的潛規則面前栽跟斗,不得不感嘆:這條鋼線實在難走。

http://mansonkin.blogspot.com/